以"知"育"智"——浅析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7
/ 2

以 "知 "育 "智 "——浅析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唐向军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校 6101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教学效果,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本文是针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性和以“知”育“智”为主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具体措施进行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以“知”育“智”;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引言初中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学生思考问题的模式已经逐渐发生改变,从传统的思维模式的转变为抽象思维。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思考问题的模式由“知”育“智”,提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内容

核心素养犹如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有思想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学习的基本技能、学习的基本品质和学习过程中学到的基本经验的综合。它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注入主体精神的合金,成为一种处理问题的习惯或思维方式。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六大模块: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这些素质的培养都需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的实施来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

  1. 以“知”育“智”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1. 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内容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指导方向,也是各个学科教学活动最终所要达成的目标。作为初中的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数学教学的真正的真正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由“知”到“智”的培养。教师在对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确定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在进行“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进行提问设计,教师可以预先设定教学场景,提问学生“同学们,我先提问一个问题。一家同学向西走了6米,再向东走了5米,规定东边为正,西边为负,请大家针对这个习题列出算式”,班级里面一个学生说:“算式应该是(-6)+(+5)”,根据学生的解答,教师就可以开始正式教学,教师继续提问:“我们已经知道6+5=11,那么同学们知道(-6)+(+5)怎么计算吗?”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计算规律。教师可以多出一些类似习题,让学生去思考,训练学生做题的速度与能力。经过全班同学讨论得出结论“同号两数相加,需要取加数的符号并将其绝对值相加,对于异号两数相加,需要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将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零,一个数与零相加不变”,通过这种教学设计与提问方式,使学生思维清晰,既能学到有理数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创建情境课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地,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轻松掌握学科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该不断的为学生创造生活情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教学内容较难,学生不能较好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以下情境:假如相关部门要在我们学校后面的山坡修水管,假如水管与地面的角为30度,水管长50米,那么山有多高?学生对于生活场景感到非常熟悉,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当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及时的评价。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解决分析课堂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完善教学设计。

数学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作为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完善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在挖掘教材中核心素养因素的前提下创新多种教学形式完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的完善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几何”知识中《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复习全等三角形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学习判定定理,这是开展新课的基础前提。在引导学生探索判定定理时,教师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辅助提出问题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利用“几何画板”动手操作,在经历观察、推理、实验、交流的教学活动中最终解决问题,在体验过程中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分类思想解决问题,在分类与转化思想的引导下解决问题能使复杂问题明确化、简单化,对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推促作用。

4.注重学生思维拓展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一般都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无论是从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教学方法的选取和教学习题的选择,都是按部就班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要想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应该注重构建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比如,在对《轴对称图形》进行课堂讲解时,请每一位同学都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大家跟着老师的操作,将长方形进行对折,在折好的一侧沿折痕画图,用剪刀把图形剪下,再打开,再对折。此时,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动手实践,你们发现了什么?”然后,向同学们进行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的继续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渗透数学文化

新课改也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科知识,实现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得学生的文化能力得到增强,促使学生的文化意识不断强化。因此,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为了推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教师也将一些数学文化融合起来,实现数学文化与学科知识的整合,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成效。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西帕恰斯发明三角函数公式表的过程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知识的起源文化等,了解三角函数知识的发展,使得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使得教学成效大大强化。

三、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得到改变的事情,它同时也更加不是一撮而就就能够看到明显提高的事情。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用积极的心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关的一些知识,不断的改善教学方法,使其能够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实现数学教学工作的以“知”育“智”。

参考文献

  1. 祝晓霞.以“知”育“智”——探究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文存阅刊,2018(10):117-117.

  2. 姜炜.从“知”到“智”——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数学教学通讯,2017(11):27-28.

  3. 王国坚.浅析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6(96):41-41.

  4. 兰爱爱,吴利敏.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培养途径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1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