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在感染性休克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EGDT)在感染性休克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蒋永平,李雄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邮编 541002)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实施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所发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4月接诊的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24例,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照组24例,应用常规治疗。对比指标:两组患者器官衰竭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器官衰竭发生率低,死亡率高,组间数据经过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中,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器官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但无法改善感染性休克中期、晚期患者的生存情况,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把握抢救时间。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应用价值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上危重疾病,疾病的特点是全身性感染导致器官功能损伤,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当前临床上常规的治疗方式是利用有效抗生素对感染病灶实施彻底引流治疗,但由于患者疾病过于严重,仍然存在非常高的死亡率[1]。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感染性休克病理知识的认知深入,提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方式。感染性休克属于特殊类型的全身性严重感染,属于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展时期,如果从损伤刚开始时进行治疗,能够阻断疾病的持续进展[2]。本文分析早期目标导向应用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时间是2019年3月~2020年4月,研究对象是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患者经过临床检查确诊,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按照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11例,年龄范围是32~67岁,年龄均值是(54.39±1.0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范围是33~68岁,年龄均值是(55.31±1.2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数据在对比后,P>0.05。

1.2治疗方式

观察组: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方式,具体的内容如下:积极控制患者的原发性感染。治疗目标是“早期复苏”,采用积极液体复苏的方式,争取在6h内达到治疗目标。早期复苏目标:患者MAP≥65mmHg,尿量≥0.5ml/kg·h,CVP在8~12cmH2O,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0.70。如果复苏后患者CVP达到目标,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未达到时,需要注射浓缩红细胞来提升血细胞比容,或是注射多巴酚丁胺[3]。当患者出现威胁生命安全的低血压时,需要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升压。当患者早期病情稳定时,监测患者的血糖状态,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将患者血糖的水平稳定在低于8.3mmol/L。在病的早期治疗,需要间隔30min测量一次患者的血糖,当病情稳定后,改为间隔4h测量一次血糖,详细记录[4]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主要有容量、循环支持,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稳定患者的血糖状态在12mmol/L之内。

1.3评价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死亡率,死亡原因是因不可逆器官功能衰竭所导致的死亡。②统计两组患者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评价标准是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障碍综合征)≥3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软件是SPSS21.0,指标数据的记录方式是(n,%),指标数据的检验工具是6018fbd4b0023_html_e36e83f027628056.gif ,只有当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时,P<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率和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见表1。

1 两组患者治疗预后数据对比(n,%

组别

例数

器官功能衰竭

死亡

观察组

24

5(20.83)

3(12.5)

对照组

24

10(41.67)

9(37.5)

t值

-

9.03

15.86

P值

-

P<0.05

P<0.05

3 讨论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是在定量、动态指标的指导下所开展的滴定式治疗,根据不同层次的检测目标选择恰当的治疗手段,逐步深入治疗。将容量治疗作为中心,配合血管活性药物,实现控制感染、调节血糖等,纠正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改善组织缺氧,阻断感染性休克持续向多器官障碍综合征进展

[5]

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基础是积极液体复苏,快速扩容,增加心排血量和运氧能力。快速、大量的补液可迅速恢复患者循环所需的血容量,减少器官血流灌注不足的时间[6]。休克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关键是改善组织灌注,纠正组织缺血状态,因此在评价药效时不仅要观察血压状态,还需要检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指标。感染患者的预后与血糖水平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严格将血糖控制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器官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过对比有差异,证实早期目标导向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可降低器官衰竭和死亡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甘宇,陈惠英,陈俊峰,杨雪,邵汉权,沈利汉,蔡立华.基于PICCO评估床旁超声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9):217-220.

[2]张艳艳,夏菲,江丽阳,张德保,杨爱祥,陶唯益,张云.经皮氧负荷试验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安徽医学,2020,41(09):1026-1029.

[3]顾华杰,霍玉洁,樊锐,叶宥文.重症超声指导下液体复苏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5):1949-1952.

[4]牛杏果,张思森,焦宪法,郭宇红,王小雯,李锦绣,王红宇.ScvO_2联合P(cv-α)CO_2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9,39(10):939-944.

[5]白岭晓,宫梅,刘国娟.EVLWI联合ITBVI对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的指导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9,39(09):864-868.

[6]彭丽清,朱梦莉,范学朋,戴伟,翁方中.PiCCO联合快速反应体系对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监控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8):2763-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