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改善途径探析——以二年级课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3
/ 2

小学语文改善途径探析——以二年级课程为例

赵燕乐

云南省宣威市复兴街道鲍屯小学

摘要:语文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这是因为学生必须先学会识字、阅读后才能进行更高阶段的学习,因此做好语文教学工作意义重大,但在现实教学中,语文课程的地位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还因为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陷入了困境,亟需改善。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二年级课程为例,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二年级课程;改善途径;教学困境

教学是一个过程,涉及多个主体,关系方方面面,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犯错误,打击教师教学自信心,其实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问题,忽视问题,任由问题发展壮大,直至无法收拾。为此,笔者吸取这一教训,勇于直视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经验,如下所示:

一、端正学生态度,重视语文课程

家长包括学生自己认为语文可以在用中学,无需另花时间,因此将精力放到了其他学科上。其实,语文学科自成体系,内容丰富,知识点诸多,且包含大量的概念,语法教学,不花费一定的时间难以真正把握,掌握精髓。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改善建议:教师要纠正学生这一观念,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其对学科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如果能从家长角度入手,纠正家长的观点,效果更佳。

其实,在教学活动中,笔者不仅一次强调学生要端正态度,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但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为此笔者只能借助实践活动来改变大家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如,在学习《村居》《咏柳》这两首古诗时,笔者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问题后就“消声”了,将课堂交予了学生,由他们自己探寻文章的主旨,透过文字与作者达成情感共鸣。因为少了教师的引导,大家能力有限,只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结果还不尽人意,更不用说理解古诗主旨了,由此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除外,笔者还会对家长进行正确引导,借助家长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态度,提升语文课程的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二、贯彻生本理念,满足学生诉求

生本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将学生放在了教学的首要位置并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价值,为生着想,促生发展,以生为本,回归了教学的本质,是课改背景下诞生的产物。其实,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后,学生都应该在课堂中占据一席之地,与教师地位平等,只是因为师本理念“作怪”,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剥夺了学生的权利,让课堂成为了教师的课堂,这一情况在课改后得以改善,迫使教师们不得不重新定义学生的地位,审视师生关系并接受生本理念,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学生学习诉求。

如,在学习《揠苗助长》这一篇文章时,笔者知道学生喜欢直观教学活动,于是不仅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相关的动画视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情景剧表演活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到《画杨桃》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带领学生通读了文本,解决了生字词,梳理了文意,但还是有学生“质疑”作者的结论,为此笔者特意买来了杨桃进行实物教学,消除了大家的困惑。再如,学到《妈妈睡了》这一篇文章时,笔者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就是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感谢信,因为学生从教材文本中感受到了母爱与母亲的辛苦,情感得到了升华,此时再写一份信的话可以将这一情感内化到学生的内心,落实到实处,激发他们的感恩意识。

三、响应课改号召,改变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艺术上趋于成熟的标志。教学风格会因为教师个性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偏于严肃,有的过于宽松,有的则是向着民主方向发展。严肃的教学风格容易造成师生隔膜,师生关系冷淡;宽松的教学风格难以把控学生,控制教学秩序,民主的教学风格则会赢得学生的喜爱,促进师生地位趋于平等,还能拉近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成为了笔者追求的目标。

如,在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在备课工作中就邀请学生加入其中,师生合作制定了教学计划,设计了教学活动。等到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后,因为活动中渗透了学生的“心血”,符合学生口味,因此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并不是每一次的备课工作笔者都会邀请学生加入其中,那样做会浪费很多时间,没有学生参与的备课可能与教学实际情况有所差距,可能不能完全契合学生的学习诉求,此时笔者会鼓励大家提意见,说想法,采纳有价值的建议,提升教学水平,实现师生协同发展。即便是学生犯下错误,出现问题,笔者也不急于批评指责,先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并认可学生的行为与想法,其次才探明问题出现的原因,随后才是耐心地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

四、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成长

“习惯”就是一个人经过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行为、方式和风格,有好坏之分。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了规则意识,能明辨是非,还能听从教师的“指挥”,因此可以把握这段时间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协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其受益终身。

如,在学习《找春天》这一篇文章时,为了提升阅读效率,笔者布置了课前预习任务,任务不多就是熟悉课后生字词。等到第二天教学活动开始后,笔者询问了大家的预习成果,效果不尽人意,即便是笔者将预习的任务上传到了家长微信群中也没有得到学生的重视。为此笔者布置了阅读活动,在没有协助学生解决生字词障碍的前提下要求大家直接进入了阅读中,因为有很多生字词不认识,因此无法顺利阅读,令大家十分沮丧。此时,无需笔者多讲,学生就能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从心底改变了对预习的看法。此外,笔者还引导学生多积累、勤思考,善动笔,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处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其自身成长。

五、巧用教学评价,培育学生自信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他们常常用它指出学生当下存在的问题,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帮助学生成长,培育学生自信。但不能否认的是,部分教师“误解”了教学评价的作用,只是用它来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严厉的批评,即便是学生取得成绩,也会被教师忽视,是“打击式”教育的典型做法。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明确教学评价的意义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多表扬、多肯定,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学习《蜘蛛开店》这一课内容时,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很多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会走神,或发呆或聊天,亦或是东张西望,见此情景,笔者没有批评大家,而是肯定了大家刚刚的做法,夸奖了他们已经能独立阅读了,令大家十分高兴并重新集中注意力完成了后面的阅读,期待着笔者更多的表扬。其实,笔者认为表扬比批评效果更佳,这是因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鼓励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与心理需求,比打击学生自信,损害学生自尊心更受学生喜爱,因此成为了笔者常用的手段之一。当然,如果学生屡教不改或明知故犯,教师也应该指出学生的问题,否则就是纵容学生犯错误,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这一过程需要教师付出时间与耐心。

综上,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看待简单,但践行起来比较困难,除去学生自身年龄特点外,教法与环境也存在着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上述几点改善建议,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为教育教学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任怀玲.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好家长,2015(43).

[2]吴恒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纳税,2017(27).

[3]杨廉英.浅谈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