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思想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基于德育思想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方式

郑秀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鹿塘小学 536016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正确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而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引导者、管理者,需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培育学生,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德育品质。对此,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教学中,是小学班主任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在当前,随着新课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生的的关注点已经从学习能力的培养转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德育品质的提升。但是,在应试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成绩依旧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因素,绝大部分班主任侧重于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却忽视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甚至还有部分班主任从不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这样一方面无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无法实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本文就对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的有效办法进行探讨。

一、小学班级德育教育的教学现状

(一)德育渗透方式单一

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班主任通常是为学生讲述多件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物和事件,让学生聆听和感悟。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特点。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感。所以,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不仅难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感悟体验,而且会反感枯燥的学习方式,对班主任所讲述的德育内容,无法准确掌握和有效理解。即使在每周的班会课中,班主任也是总结学生一周的表现和学习,然后在进行表扬和纠错。这些过于单一的德育教育方式,无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更不要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班主任缺乏引导作用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学生的引导者。想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品质、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首先一点,班主任要首当其冲,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如何培养,就是通过模仿,不断的模仿班主任的样子、模仿家长的样子,进而养成自己的行为习惯。但是,在实际的班级教育中,部分班主任没有做好表率,缺乏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这样导致学生也会模仿班主任,从而带来不良的行为习惯。只有班主任自身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才能让学生在自己的模范行为中,不断模仿和感受,学生才会不自觉的了解德育理念。

(三)缺少和家长的沟通

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原因有多种,如,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教育的不足、学校管理不到位等等。小学阶段,正是价值观念培养、生活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并且,小学生的自制力差、不能对事物进行辨别,可能会因为社会中、家庭中的一件小事影响学生一生。因此,在德育管理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完善。而班主任的工作需要积极沟通家长和社会各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品质,使其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从而有助于未来健康发展。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创新德育教育渗透方式

在当前,受到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的不断完善、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理念的创新,及时改进教学方式,不断优化,运用丰富的管理方式来教育学生,想方设法的让学生能自愿加入到德育学习中来,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

例如,在德育学习中,班主任可以合理利用互联网,从互联网中搜集一些有关德育的视频、图片等内容。如,《感动中国》、《大国崛起》等。让学生欣赏、观看这些具有高尚品质的人物。或者,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宣传德育思想、做好人好事、到社区帮助孤寡老人、去养老院义务服务等活动,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德育品质。运用德育创新方式,能让学生激发出德育学习的乐趣,学生能自愿加入到德育学习中来,还能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身作则来培养德育品质

在德育学习中,班主任是树立学生正确行为习惯的传播者。由于班主任长期和学生生活在一起,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将会影响到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会观察班主任的行为,有的时候会模仿其行为。所以,这就需要有人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班级理念。为了更好的开展德育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约束自己,优先管理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学习生活中,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优先管理好自己的行为,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样子。这样才能管理好学生,从而有效进行班级管理,实现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班会中,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摆放书本、上什么课该用什么课本、正确的坐姿和写字姿势等内容;或者,班主任要注重时间观念,做到不要迟到、早退。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样子,可以让学生形成上课不迟到的好习惯;或者,为了让学生培养坚持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将自己带病上课作为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悟和体会;或者,班主任要积极地与学生打招呼、问好。这样能为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正确行为,能够让学生学会尊重教师、父母。再或者,在课堂学习中,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这样能让学生激发出对学习的乐趣,还能自愿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有效掌握教学重难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品质,还能让学生激发出学习的动力,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家校合作的方式完善成果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不单单需要班主任的教育和指导,还需要让家庭教育参与进来,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这样学生既可以在学校学习相关的德育知识,又能将德育运用到实践中来,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所以,小学班主任需要处理好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引导下,让学生家长加入到学生的教育活动中,运用家长的力量实现学生德育品质的提升。

例如,家长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好坏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因此,班主任要利用一切方法来缩短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多和学生家长沟通,让学生家长学习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正视学生的优缺点,不能盲目引导学生。为了增强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班主任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通过开展家长会、班主任走访等形式,进行相互交流。在组织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可以让家长时刻关注学生,通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自己整理书包和课本、培养读书习惯、做到课堂知识的预习和复习等方式入手。或者,就目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家长认为学生只有学习好就可以了,家长给予了更多的希望,造成家长认学习成绩高低的唯一标准,而缺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班主任走访的时候,班主任要让学生家长明白,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唯一,让家长的关注点从学习转变到德育、品质的教育方向上来。通过开展家校合作的方式,让家长全面认识学生的发展,也帮助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能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小学德育工作的教育方式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方面。在德育学习中,需要班主任不断改进德育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渗透德育理念为目标,通过创新德育教育渗透方式、以身作则来培养德育品质、家校合作的方式完善成果等方式,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德育的重要性,为学生带来全面的德育学习。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品质,不仅帮助班主任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还能实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桂梅.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24):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