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有效操作的观察和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6
/ 2


引领学生有效操作的观察和思考

水红莲

安徽省芜湖市清水小学 安徽 芜湖 24112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探究中体验和感悟数学,从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获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于是,在新课程实验推进的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活动愈来愈多,但透过这些“繁华”现象,我们又曾发现,有些活动并非真正意义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有效引领的缺失。那么如何运用好这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方式呢?下面,结合几个教学片段浅谈几点思考。

一、关注学生动手操作的“需要性”

在课堂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并不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为了操作而操作,而应该为教学内容服务,为接下来的学习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课引入环节,一位教师开展了“搭一搭”的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将课前准备的各种物体搭一搭,搭成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听完要求后都非常开心地叫起来:我要搭坦克,我要搭汽车,我要搭宝塔……5分钟过去了,还有不少同学还没搭完。汇报交流时,师只问了一位学生搭成了什么?都用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然后,老师适机在学生的作品中拿出牙膏盒:你们的作品中哪些物体的形状和牙膏盒差不多?从而引入长方体特征的探究中。但是在接下来的交流中,许多学生的注意力还停留在刚刚搭的物体当中,严重干扰了接下来的教学。

思考:在认识图形引入环节就开展“搭一搭”的操作活动,并不能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与接下来展开探究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学习联系起来,花这么多的时间为了操作而操作,忽视了动手操作为教学服务的宗旨,浪费了课堂学习时间,而且干扰了学生的思维,脱离了教学的本质。其实,在学生学习认识图形一课前,学生对各种立体图形都有所感知,有不少同学还能叫出它们的名称。因而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课前准备的物品分一分,形状相同的分为一类。分的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特征,从中获得一定的体验和感性认识,为接下来学生有效探究各种立体图形的具体特征搭建了阶梯。

二、关注学生动手操作的“独特性”

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是真实的、独特的,他们都是生命成长中的个体,对知识的学习上都有着自己鲜活的想法和独特的理解,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教师去尊重、去理解,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原汁思维中内在的独特性。

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当学生在对角有了初步感知后,许多教师都会设计一个折角的活动:利用一个圆纸片折出角。目的是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巩固学生对角特征的感知,同时,在折角当中,暴露出学生的思维缺陷,通过教师引导后修正自己的认知结构。但在学生折角的活动中,就有许多独特的折法等待教师捕捉。我在教学这一环节时,就过多地关注学生的错误上,忽视了独特折法的捕捉,错失了宝贵的教学契机,给教学造成了遗憾。

片段:

Group 24606bda20394c9_html_518f3919a91ef765.gifGroup 33Group 41606bda20394c9_html_8e8c4d8b4db54c59.png606bda20394c9_html_636ab22c0600d86c.pngGroup 47 报交流时,学生纷纷举起作品,大部分学生的折法都是 ,但有一个学生的折法与众不同 。凭借教学经验,虽然学生都折出了角,但在指角当中通常会出现只指顶点是角,或者认为 是角的错误。因而,虽然看到 的同学小手举得高高,但却简单地认为对的同学已经掌握了角的本质,而错的同学他们的思维缺陷则需要被关注,被反馈。所以在本环节的处理上,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错误上,忽视了独特折法的反馈。课后回想这一环节的处理有些草率。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对于 同学这一与众不同的折法,作为教师,首先应当及时发现,及时肯定,及时展示。这样,才有利于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从而做到独树一帜。其次,如果适时追问:你为什么把圆弧往里一折就可以? 行吗?在不断地追问中那么角的两边是直直的,顶点是尖尖的本质自然就凸显出来了,同时学生的思维也会在追问中不断深入,比指着角问顶点在哪儿,边在哪儿,它们有什么特点要生动得多,深刻得多。

三、关注学生动手操作的“错误性”

学生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但学生在课堂上有些隐形的错误却很难被察觉。如果教师缺乏听觉上的敏锐,学生的发言能蒙混过关,甚至误以为是精彩之语,这样会给学生带来认知上的干扰。

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折完角后,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一位老师进行了如下处理:

师:(拿出学生作品一大角一小角)这两个角谁大谁小?

生很快判断,从而得出观察法。

师:(拿出学生作品非常接近的角)这两个角谁大谁小?

生猜测意见不一时,师引导学生顶点对顶点,一条边与一条边重合,再比另一条边。

接下来,小组比一比各自角的大小。

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重叠等活动感知角有大有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教师却忽视了学生操作的材料都是一样的圆片,而学生的折法基本类似,所以在比角的过程中,学生感知角的大小真的是着眼在角两边的张口上吗?课后和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发现许多学生都认为面大的角就大。造成这种错误思维的根源在哪?一方面,老师给学生提供了统一的材料,造成学生折出的角边一样长,从而产生了比角就是比面的错觉。另一方面,在学生比的活动中,教师真的走入学生,倾听学生的想法了吗?关注到学生动手操作中的“错”了吗?

总之,动手操作作为学生数学学习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要真正体会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关注课堂中的实际操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