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每周自我评价”中养成良好品格——德善品格教育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让学生在“每周自我评价”中养成良好品格——德善品格教育案例

朱军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中学 215214


近两年,推行学生品格发展省录制度成为我们学校在德育上最大的特色及亮点,我校让学生通过做好品格发展的记录来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具体实施: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品格发展记录本》,班主任指导学生设定目标(目标可以理解为要改掉的坏习惯或者要养成的好习惯),学生每天记录目标是否完成,每周进行一次自我评价。

每周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对自己设定的目标在一周内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是一个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过程。这些评价的内容,非常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品格养成情况。

一、学生品格养成情况

通过长时间的指导和实践,我就自己班级《品格发展记录本》中的学生“每周自我评价”,来分析学生的品格养成情况。

案例一

杨子怡同学,她设定的目标中有一条是不抄袭作业。以下是我摘录了她每周自我评价中涉及到这一条目标的反思:

第四周——“每个周五周六写完作业后,总喜欢和别人对答案,下次一定要改变这个习惯,自己的作业自己写。”

第六周——“清明节放假时,我的语文作业借别人抄,我觉得这样会害了他,自己的作业本来就应该自己做,我下次不能再借别人抄了。”

第七周——“周二的时候,语文有些难题目不愿意动脑筋,早上去抄别人的,被值日老师发现了,那次后我觉得自己的作业自己做,难题目也有自己动脑筋。”

第八周——“自己觉得做不出的那题就直接上网问,我觉得应该首先要想想,如果真的不会,才去问别人。”

第十二周——“有天,数学上有一题难题不会,去网上查也没有,隔天,就去学校拿了一位较好的同学的考卷来看,这样不仅让我自己的成绩下降,还会影响学习,下次如果有不懂的题,应该去问老师怎么解题。”

从这些反思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她把和别人对答案认为是坏习惯,借了别人抄作业觉得是害了别人,当他因为一道题目不会去找同学的试卷来看时那种担心是一目了然的。特别是有一次早上在教室里偷偷抄作业也被值日老师逮了个正着,我了解情况后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非常严厉的批评了她的错误行为,但她在这周反思中写下了自己的作业自己做,难题目要动脑筋的话语,由此可见,她有着正确的观念,能分辨是非,在道德认识上取得不小的进步。

再来分析上面这位学生的每周自我评价,她设定的目标是“不抄袭作业”,她是想改掉自己抄作业的不良行为,在实践的过程,有几周每天做到了,有几周是一到两天没有做到,在她的自我评价中不断对自己抄作业的原因、方式和后果都做了陈述,可见她并没有放弃,一直把“不抄袭作业”作为一个目标来实现,这说明她的道德意志在不断的提高。所谓道德意志是指学生为达到某种目的支配自己的行为并克服各种困难时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学生以正确的道德动机战胜不正确的道德动机,把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坚持到底。每一次反思,都体现了她为了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而进行思想斗争,正确动机和不正确动机之间的博弈。就是因为在品德养成过程中有这样的思想矛盾和碰撞,才能促成好的品格的养成,通过正确的引导,学生在矛盾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实现思想上的转化,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养成。

在她的每周自我评价中多次写到没有完成自己的设定了目标而感到惭愧,不好意思,当自己有所进步的时候她会感到非常高兴,这些都是她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爱好、赞许、愉快、同情、憎恶、悲伤、失望、消沉等。这名学生在她的“每周自我评价”中反映了她正确的情感体念。

总结:根据学生的“每周自我评价”,选取典型的案例,从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来分析了我班学生品格养成的情况。通过分析可见他们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这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二、教师的干预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最常见的方法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一般来说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从知开始,沿着知、情、意、行发展顺序,最后形成学生的行为习惯为终点。但是每个班级的情况又不相同,每个学生也不尽相同。

案例二

曹源同学把上课专心听讲,不走神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以下是他的一些反思:

第二周——“这一周我做得还不错,只是有两节数学课,我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走神了,我以后会努力集中精神。”

第三周——“数学课实在是太无趣了,因为老师一直一言堂,不多与学生互动,拖课严重,使同学们对数学课失去了兴趣。”

第五周——“我这一周靠自制力做得这么好,所以大家也自觉提高自身的自制力,才能做得更好。”

第七周“做好事情,不仅要有很高的自制力,还要有自觉性,还有每天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如果中途退缩,将会一无所获。”

从他的评价中,我发现他在数学课上容易走神,在某一次的评价中,他把自己上课走神归因为不集中精神,我以为这样的认识还是不足的,集中精神应该是他要通过上课不走神这样的行为来培养自己的一个良好习惯,并不是这个目标没有达成的原因。在他的另一周的评价中他说自己走神是原因数学课太无趣了,自己失去上课的兴趣,这又是一种错误的归因,他从别人身上寻找自己没有做好的原因,这样的归因也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品格。

我对他进行了干预,我问他你为什么设定上课专心听课的目标,他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自制力和自觉性。我跟他分析道,一个人如果有好的自制力和自觉性,即使是很无趣的课,他也能做到专心听讲。越是无趣的课,越是能体现一个学生的自制力和自觉性。后来他逐渐认识到只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是不客观的,也不利于好的品质的养成。在他后来几周的反思中很自豪的认为自己上课不走神是的自制力强,还推荐同学都要培养自己自制力和自觉性。

二、德善品格实施体会

作为老师除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外,更应该持之以恒。虽然学生们还是会经常犯同样的错误,在内容和形式上看上去和过去表现一样,其实在犯错误的原因,对待错误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修正错误的决心等方面,都同原来所反映出来的大不相同了。所以老师不能觉得这样屡教不改的学生是无药可救了,只要他反复一次,就教育一次,教育一次他就提高一次,这些都是他良好品德形成的过程。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有反复的矛盾斗争过程。我想通过一些赋有创新理念,不落俗套的方法,让学生能去亲身实践,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件事情,作为老师也要坚持的推行下去。

参考文献:

《教育学》298-301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