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分段训练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分段训练模式

桑亚丽

山西省霍州市李曹镇源头学校

摘要:小学生语文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分段式写作训练方法,将课堂教学、学生自学、实践探索三个方面有效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探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分段训练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小学语文教学分为知识积累(包含词汇和语言表达)、大量阅读与练习、语感培养等方面,实现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双重提升,最终掌握写作能力,完成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时间跨度较长,不同阶段的要求和教育方式不同,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也不尽相同,例如,一年级侧重识字和认字,六年级更侧重理解与表达。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不同时期,根据教学要求对学生的写作能力采取层次式培养,即“口述—写话—习作—创作”的阶梯模式。

层次式培养模式是递进式培养,它将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拆分为四个阶段,实现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语言的转化,在书面语言的阶段借助严格的写作规范来保证学生写作的基本素养,当符合书面规范后,便可以独立思考和创作,完成学生思想与情感的抒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最终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1.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小学生对语文写作不感兴趣是目前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很多小学生认为写作过程过于复杂,写作时无从下手。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灵活运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作,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学生也需要持之以恒地阅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与积累,对身边事抱有好奇心,对美有所认知和感悟,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更加鲜活,写作也就不再是枯燥的一项任务。

  1.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分段训练模式的意义

  1. 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分段训练模式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学习能力和写作水平安排的一项汉语写作任务,它使学生在适当的时间接受有限的内容。这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维发展规律。分段训练模式可以将复杂的写作教学分成不同的部分,使学生逐步掌握核心知识。这种培养模式还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1. 提升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

目前,小学教育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小学生的阅读积累量不足,写作能力较弱。通过训练,学生学会了积累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因而得到提高。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三、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开展分段训练模式的策略

(一)“口述”阶段的培养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受幼儿时期思维习惯的影响,对事物的思考停留在表层,思维模式生动形象且具体,擅长机械记忆和模仿,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和思考能力较为欠缺,在记忆时侧重形象记忆,理解记忆的能力较差。这个阶段的学生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处于萌芽阶段,他们会崇拜榜样,模仿偶像,期望得到权威人士如老师的关注,渴望被表扬。这个阶段的教学可以参考以下方案。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找出学生感兴趣的点,对其进行扩展。其次,及时可以用绘本、漫画中的故事让学生练习仿讲,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漫画中的内容进行二次创作,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其三,书写和绘画是此时学生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书写来进行自由创作。其四,开展亲子活动,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生作品的评价中,也可以让学生间互相给对方的作品打分,提高他们的学习快乐感和满足感。

  1. 从“写话”到“习作”的自然过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不过是用笔在纸上说自己的话。”这句话中的“笔”指的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说”指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写是说的延展,说是写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储备,写作时就不惧怕题材限制,学生就实现了“写话”到“写作”的过渡。“话”与“作”的提升主要是在质上,“话”是信口开河,漫无边际,“作”是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学生从简单的几句表达,到行文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文章读来不拗口,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

首先,语文教师需要安排学生每周进行练笔,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和词可以用拼音代替。其次,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多组织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主动观察意识,交流观察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其三,评价的重点由老师和家长转到侧重于学生互相评价上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竞争意识。最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可以开展美文阅览共赏活动,借助情景融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让学生感受文章之美,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 “创作”阶段的培养策略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创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阅读和模仿的过程中,激发创作兴趣,进行思考与总结,结合自身的阅历,体现自己的行文风格,不断地写作,随着经验的积累,写作能力会不断提升,最终实现独立创作。

学生们也是如此,当仿写无法满足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时,他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创作”。随着经验的积累,学生的创作会从起初的稚嫩,进阶到后面的得心应手。在学生进行创作时,教师要注意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对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模仿创作训练,让学生在模仿中积累,从而激发灵感,实现模仿中的“超越”。随着写作经验的积累,学生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

  1. 从兴趣点切入

在分段教学训练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拆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分段式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在解决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写作的角度出发,掌握写作规律,懂得“怎么埋伏笔”、“怎么首尾呼应”、“怎么写好开头”。教师要传授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小小“动物园”》写作训练为例,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给每个学生发六张小纸条,要求学生在其中的三张小纸条上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三个动物,另外三张纸上写出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学生写完以后,教师将纸条收上来,分别放在两个纸盒里,然后让学生随机在两个盒子中各挑选三张纸条。教师可以问学生:“某同学,你抽的纸条是什么内容呀?”同学回答:“我抽到的动物是河马、长颈鹿、猴子,地点是在家吃饭、上体育课打球、去图书馆。”“那太好了,你仔细想一想如果把纸条上所有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会发生什么?请你描绘动物的一天。”教师对每个抽完纸条的同学加以引导,给予学生写作灵感,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总之,语文写作能力包含思维能力、词汇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新课改语文教学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往往会被语文教师所忽视,导致写作中出现各种问题。针对小学生写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们要立足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用“口述—表达—书面表达—创作”的方式,一步步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实现创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小兰《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层次式培养模式探索》,《学周刊》2019年第27期。

  2. 赖春苗《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魅力中国》2019年第10期。

  3. 李少平《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新课程·上旬》201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