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3
/ 3

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徐艳婷

三门峡市第二中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全国各地许多学校在遵循新课程改目标要求的基础上,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校发展的新课堂教学模式。而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大多数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学生预习效果差、部分同学不参与课堂讨论、课堂秩序混乱,学习任务不明确等问题。应从合作小组划分的原则、在新授课、复习课及讲评课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多角度来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进而强化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组合作学习 历史教学 策略

一、引言

(一)选题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怎样?在把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又如何?本研究试图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对师生的访谈及调查,重点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反思,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教学建议,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学习中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主体的能动转变。

(二)研究现状

以“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为题,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未找到相关文章,故以“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为题,找到相关文章17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黄延春.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学术论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初探》(陈都山.中国校外教育.期刊)。以上研究成果都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内容详实,问题的研究也比较深入,直击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细化合作学习的内容及强化落实学习成果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两个重点。故从学习任务落实、课堂学习掌握情况、作业反馈等角度来展开论述。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层面

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以及高考这支隐形指挥棒的存在,加之小组合作学习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为了保证教学成绩,大多数教师都不愿尝试新的教学方式1,尤其是一些资深教师,观念转变滞后,在他们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鲜见且流于形式。一些年轻教师虽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却并未领会其要义,课堂注重小组讨论却无视教师的引导,导致课堂散乱2,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二)学生层面

1.预习效果差:学生每天有7-9门课程学习,每门课程都会有作业要完成。除此之外各科都有预习任务,学生忙于应对作业无暇预习3;预习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知道看什么,通览课本并未获取有效信息;

2.部分同学不参与课堂讨论:一是组内优生掌握了话语权,其他同学插不上话;二是从根本上排斥小组合作学习,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是不会出任何有效成果的,对大家讨论的要点持怀疑态度,这其实是对组员解决问题能力的质疑,将教师视为知识的当然权威;三是认为组内其他成员会解答,所以自己参不参与都无所谓,坐享他人成果;

3.课堂秩序混乱: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未免会有些嘈杂,如果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那么课堂学习时会有些失控,比如讨论时多半时间都是在聊天。这也是对教师课堂掌控力的一个考验。

4.学习任务不明确:教师会安排各小组的学习任务,但一个小组6个人都讨论一个问题,个别人掌握了话语权,喋喋不休,关于此问题的要点已全盘托出,其他人也就没事可做了。有了组内能手,对于其他人而言无论是组内还是教师眼里自己都是没有存在感的。

(三)小组层面

1.组员间存在着激烈的恶性竞争。由于应试选拔人才体制的存在,对试题的钻研和应试技能的训练几乎成了历史课程(尤其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核心,所以教师的目标很明确,直接抓高考考点,学生学习的功利性也很强,超越他人,拿到最高分。因此,学生在习题讲解时,会存在保留意识,对于解题思路不会清晰明确的点出,小组合作并不是特别愉快。

2.奖励机制不完善。依靠加分来激励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致,且与座位安排挂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学生为了本小组能够多加分,有更多挑选座位的机会,回答问题不再考虑逻辑性、完整性,甚至组与组之间为了0.5分而争吵不已,导致课堂混乱,还破坏了组间情感,同学间的友谊。

三、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小组

学习小组的划分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就是指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按学生的成绩、能力、性格、性别、兴趣等不同特点混合编辑,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间是异质、互补的、合作性的;小组与小组间是同质的、公平的、竞争性的

4。如何划分小组成员,笔者认为每个小组内都要有一个在某一学科上特别擅长的学生,这样可以起到相互帮衬的作用。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要将学习程度不一的学生划分到一起,这样可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所以在划分小组任务时任课老师一定要考虑到小组学生情况。

(二)合理科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小组代表的个人学习情况展示,也不是每堂课学生机械呆板的板书老师的问题答案。准确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这样:在合理建构小组成员的基础上,小组学习的任务由大家共同商讨,课上展现,任课教师及时点评。

1.新授课

在访谈中,部分学生向笔者公开表示他们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原因是书本知识太多,好不容易记住了还记混了,即使书本内容背得滚瓜烂熟也出不了成绩。因此,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的认同感,强化他们可以学好历史的自信心就迫在眉睫。在新课讲解中,笔者着重强调知识框架的构建,让学生先大体掌握脉络框架,明白此课在讲什么。然后再灌输本节课的重难点,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一节课结束后,让学生整理学案串联知识,类似于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框架,下节课前让学生展示,教师补充,对于学生而言相当于知识脉络的回放,在查漏补缺的同时可以复习巩固。选择哪一个小组课上展示:教师依据课上各小组的表现,学习互动不积极的小组可先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最后一个比较优秀的小组可总结性的概述一遍。同时要注重轮换展示,比如初二(8)班有9个小组,一次展示三个小组,可额外抽查一个小组,教师对小组展示情况作好记录。

展示完毕后教师需围绕既定学习目标或生成学习目标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本节内容,从整体的角度再次分析重点,剖析难点,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并强调学生梳理本节课内容,整理笔记。

2.复习课

复习课一方面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再巩固,其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重难点。复习分为平时和考时两种。平时复习时,教师提问,学生展示,其他小组成员纠错填补。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整体回顾,教师的解读是由点到线再到面,让学生抓住关键点进而拓展。每一单元学习结束时都会进行一个单元小结,和中考复习模式差不多。可让学生梳理整单元的知识脉络,小组间有展示,教师提出要求:1、条理清晰;2、重难点把握到位;3、脱离课本能口述。展示完毕后留有时间自我纠查填补,可组内进行也可组间进行。下节课由教师抽查。

3.讲评课

(1)选择题

引导学生会读题干,尤其是长而复杂的题干,找出做题关键点。教师需用10分钟时间给学生讲解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并举例操作。PPT呈现选择题常见类型:①材料型选择题:需要学生研读材料、抓准题眼、明确考察立意。②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排序法。③比较型选择题:可用求同法、求异法、肯定法、否定法、最佳选项法。这些解题思路不需要学生记忆,而是在做题中能想起有这样一种做题方法。选择题讲解时就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解答,并说明解题方法。最后,汇总依旧存在问题的习题,教师当堂加以释疑。教师需做好课堂记录,哪些小组讨论认真?哪些小组合作学习马虎?不同小组学习进度不一样,所以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时,需强调提前完成任务的小组分析各题干所考察的知识点----自查是否已掌握,需要翻书记忆巩固的可在每日一查的小本上作好记录,也是早读任务。

(2)材料题

历史材料题具有综合性强、灵活性大、逻辑性严密的特点。它既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还考察学生对问题说明和论证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而学生往往是将课本知识与材料题中所传达的信息联系不起来,导致无从下笔、不知所云。

所以,帮助学生掌握材料题的解读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带领学生做两道典型性比较强的材料题,期间贯穿做题步骤:一是带问题阅读、审清题意,并做好问题的转换。注意文字展示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二是建立材料与教材的关系。利用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或者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联想记忆的有关知识信息,考量材料与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作答,按问作答,按分给点,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把握做题要领。所以,教师带领学生示范是必然环节。此后材料题讲解就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组内解读题干转换问题,解析材料,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学生讲解展示时重在说明解题关键点和考点答案来源。

讲述完毕后,教师可根据课堂学生完成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在作业本上重新做一遍。无论是新授课、复习课还是讲评课,在小组成果展示时,均需强调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并及时做出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小组通过展示交流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三、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形势下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无论是杜郎口教育模式、清河挥公实验中学小班化教学模式、江苏昆山前景教育集团“一拖四”课堂教学模式,它们都从属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强化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方面都有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忽视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教师、学生、小组等各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1 周萍在《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实施中的几个误区》[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5 第6期)中指出,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认识中存在的几个误区:1、合作学习即小组学习;2、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展开;3、合作学习不排斥竞争和单干;4、只注重课堂合作学习方式,忽视课外加强合作的活动;5、只重视学生而轻视教师。这是部分教师排斥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

2 王振宏、李彩娜在《教育心理学》[M](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30-331)第十章《课堂管理》中指出,课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其表现在:(一)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二)使更多学生投入到有效学习中去;(三)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课堂秩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秩序的维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王振宏、李彩娜在《教育心理学》[M](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77-278)第十二章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中指出,对学生来讲,学习动机是影响其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学习行为的选择作用;(二)学习行为和认知过程的维持和加强作用;(三)学习过程的监控作用。因此,教师适度安排课时作业,有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4 查爱.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