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阳光,正向前行,做一个幸福的思政教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自带阳光,正向前行,做一个幸福的思政教师

宋红梅

蚌埠师范附属小学 安徽 蚌埠市 233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深受鼓舞,在德育的路上昂首向前,努力做一个幸福的德育人。

一、让观众满意还是让学生受益?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有一些活动需要走出教室,比如参观我们的校园,了解我们少先队的队室,访问我们的教师、员工等,两位教师不同的教育方式让我重新思考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道德与法治教师。一位老师看起来十分爱她的学生,领导在的时候,她东奔西走,忙前忙后,对学生关爱有加。开展活动的时候,她不准学生做这个,禁止学生做那个,并美其名曰:安全第一。她似乎很爱她的学生,但学生们都离她远远的。另一位教师则不然,领导在和不在她都一样给学生和蔼的笑容,亲切的鼓励,活动前谆谆教诲,活动时,她总在学生身边,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文明礼仪、注意安全,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许多孩子簇拥在她的身旁,活动结束还依依不舍。

到底是让观众满意还是让学生受益?我想学生们已经给出了答案。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孩子的心灵是最容易感动的,你对他付出多少,他就回报你多少,孩子们是能够体会并辨别老师对他的爱的。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尤其应该求真务实,少做表面工作,一心一意地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学生的夸奖和家长的赞扬难道不是对一个教师最高的奖赏吗?

二、你行动所以我行动

从事思政教学及德育工作以来,自我感觉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还是越来越差,甚至“小班干”也不再“吃香了”,许多教师和家长也有同感。得益于我的行政岗位,我决定以品德课堂为根据地,以少先队活动为依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红领巾志愿者活动”,以期提升学生们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思政教师和班主任协商,将班级的管理事物全部罗列出来,设为“红领巾志愿服务岗”,鼓励学生认领岗位,成为班级的服务及管理一员。大队部将学校管理中适合学生服务管理的岗位如:读书大厅的管理、校园绿化的监督管理、违纪行为的监督管理等岗位拿出来,由班级优秀志愿者参与认领。活动伊始,学生踊跃认领,积极参与,校园一派生机勃勃、无私奉献的景象。

可是好景不长,学生很快表现出了倦怠的状态,工作不积极了,家长不支持了,怎么办?经过跟家长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到他们做好事、讲奉献也需要得到情感的支持、鼓励,也需要榜样的激励。

制订策略,开始行动,学生要做,教师先行。我们将青年教师发展为学校教师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校园执勤,有我带着你,大手拉小手,我们一起努力!检查监督违纪学生,有我跟着你,做你最坚强的后盾和支持者!我们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教导学生!我们相信:以身作则,远胜于一切说教!

校园里随处可见教师志愿者和红领巾志愿者的身影,它已成为师范附小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此基础上,我们举行隆重的活动及颁奖仪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及志愿者的光荣感、自豪感。在“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大会上,出旗、辅导员讲话、志愿者代表讲话、校领导为志愿者佩戴标志,这些环节带给学生情感的冲击,唤起思想上的共鸣。注重评价,促进学生的服务意识良性发展。在每一次活动后都要展开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通过交流评议,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活动的意义,以便更好地服务。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颁发志愿者服务小奖状,并与优秀班级的评选结合起来,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和道德水平。

为了进行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我们申报了德育课题《志愿者活动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研究发现,“志愿者服务活动”提升学生服务素养,成效快;“志愿者服务活动”促进班级管理模式,效果好;“志愿者服务活动” 受到家长、教师及社会各界的赞扬,反响大。

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些问题还需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例如:如何平衡学业水平与志愿服务的关系?如何实现志愿服务的科学化、常态化?教师志愿者的引领作用及激励机制如何得到保障?不管未来怎样发展变化,有一个根本宗旨我们从未改变: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用行动去教导学生,在孩子心中种下希望和美德的种子!

三、一桶水、一碗水?还是一泉活水?

我们都知道一句很著名的话“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我们暂且不论其他观点,单就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高于所教的学生,这点我是认同的。尤其是小学教师,你应该具备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但是仅有一桶水就可以了吗?我们来看一个课堂:一位兢兢业业的老教师,手执粉笔,坚守三尺讲台,无私奉献…… 身后先进的教学设备搁置不用。另一个课堂:年轻的教师整洁利落,娴熟地使用着现代教学设备,一会儿播放诗情画意的图片,一会儿将学生当堂的练习上传屏幕,集体分享、解答…… 换位思考:哪个课堂更吸引你?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传统课堂有了不一样的精彩,尤其是互联网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让优秀的教育资源打破“围墙”,老师、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分享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共同打造高效课堂,让课堂精彩纷呈。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让师生的视野穿越千年,博古通今,许多课例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知识储备,较好的文化修养,它需要学生要学会查找资料、广泛阅读,积极参与,它还需要大量的、详实的史料和信息才能共同完成一堂高质量的思政课,其间,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让我们的课前搜集,像雷达一样精准;它可以让我们的新课导入像万花筒一样迷人;它可以让我们的教学过程像彩虹一样缤纷。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让我们的课堂展示的内容更丰富,也让展示的形式更精彩。眼下已经是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已经深入课堂,成为不可更改的潮流,我们唯有努力学习,搭上“信息化”快车,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不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才能不负于教师这一光荣使命。

所以,德育工作者要将学习进行到底。2016年开始,我市已经使用国家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改变,知识的更新,学生的成长,都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担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更应该加强学习,认真读书,钻研教材,不断给自己充电,让自己成为一眼活泉。教师身上那种学而不厌、博学多才的优良品质和人格魅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并心甘情愿地模仿之、追随之。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想,教育教学工作大约也是这三种境界了。经历了刚工作时的一脸茫然;体验过甘苦自知的求索发现之旅;蓦然回首,那盏温暖的烛光就在不远处照耀着你,温暖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