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项目教学法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季芳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1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正在发生变革,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也紧随时代步伐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技工教育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当前技工语文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就要有效实施项目教学法。故探讨项目教学法在技工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技工语文;教学
   项目教学法最早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设计教学法”,这个理论将教学过程转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项目,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化教学,是培养能力体系的实现载体和抓手。实现了由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的迁移,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由成绩评价学生能力向以学习成果的产出为衡量标准转移。项目教学法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引导作用,目标是项目的顺利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知识的欲望,为学生营造出积极乐观、轻松愉快、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轻松解决难题,自主学习新知识。

  1. 项目教学法在技工语文课堂上运用的意义
      传统的语文教学遵循教师“一言堂”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弊端。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清楚,不深入,只了解知识的皮毛,久而久之语文教学变成了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形成惰性思维,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思考和实践,课堂变得乏味枯燥,传统课堂最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

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已经自上而下进行了教学改革,技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更不能落伍,这样培养的人才才符合社会需求。找到两者之间的区别,缩小差距,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项目教学法设立相关的教学内容,基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而展开项目教学。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反复练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构建学习能力体系,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同样,学生在实施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对项目展开行之有效的管理,负责任地达成项目目标,在这样一个完整的实施过程中学习到项目的管理方式,实践能力得到飞速提升。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将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到最大化,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1. 优化教师队伍,转变教育理念
      教师要顺应时代的改变,响应时代的号召,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手段,让历史课堂焕然一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给学生一杯水的前提是教师要有一桶水。因此,要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转变教学理念。
      初中历史教学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一味地墨守成规只会导致课堂质量降低。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没有概念,在日常授课中自然无法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学校要定期举办历史教学讲座,邀请知名学者进行教师培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学习,只有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才能让初中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三、创设传统文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程设计环节要预先设计多种教学情境,以便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教师提前铺垫,而创设传统文化教学情境就是最好的铺垫方法。首先,教师要改造教室等外部环境因素,利用学校提供的班级活动资金购买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贴图在教室内张贴悬挂。给学生一种传统文化因素随处可见的感觉,在这种外部环境条件的熏陶下,学生开始注意到中华传统文化并产生兴趣,这是成功的开始。
      教师在日常授课中要经常将历史课程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联动,频繁提及并适当讲解,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引导他们自行寻找相应的内容。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创设传统文化教学情境,使学生听课如身临其境。例如讲解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时,可以通过介绍几则林则徐的趣味小故事来完善林则徐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对这个民族英雄有完整的认识。可以选择林则徐留给子孙的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通过向学生介绍林则徐的生平事迹,不仅让学生对民族英雄有了更多地了解,还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印象。教师借助林则徐的这副劝诫后人的对联,可以提及晚清的又一官员曾国藩也汲汲于理家治国。将这些历史人物联系起来,通过历史名人达到介绍传统文化的目的,让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显得不那么突兀。

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是项目教学法的主旨。学生在参与到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尽可能运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整合信息,制定解决方案,这对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技工语文课堂上的项目学习不同于普通语文课堂中的项目学习,更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以后求职做铺垫,更加看重在项目学习训练中获得的能力。实践是项目学习的精髓,要想解决现实问题,必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单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依靠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的应变和处理能力,全方位地掌控知识,活学活用,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体现出价值和效力。
  参考文献:
  [1]黄通亮.项目教学法在技工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J].中学时代,2014(16).
  [2]吴宇芬.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技工语文职业模块教学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季芳 1980.09 女 汉族 江苏省盐城市 本科 讲师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