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一外语的大学日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3

关于第一外语的大学日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策研究

谭斌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摘要:招考制度的改革推动着高校外语的创新与变革。近年来,日语作为除英语外选考最多的语种,人数逐年攀升,势头迅猛。而这种发展势必给高校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就新教改背景下高校关于必修的大学日语的教改对策—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对教学方案的制定,课堂内容的建设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探索。

关键词:大学日语 第一外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招考改革的重要一环,外语的改革意义重大,不仅增加了考生的机会,也推动着全国高校外语的变革。无独有偶,十九大五中全会以来提出的“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突出培养质量,办学特色和实际贡献,培养更多一流人才”[1]的设想,明确了大学外语的改革方向。此外,现如今如火如荼进行的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各类模式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模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大学的第一外语,必修科目的大学日语课程必须做出适应发展的改变。

根据统计[2],近几年,全国用日语代替英语参加高考的人逐年增多,从2016年全国9600人,增到2019年全国48000人[3]。随着高考改革的持续推进,根据近几年人数的增幅,接下来的日语高考生将会持续大幅增加。随着这些考生进入大学,那么作为第一外语的课程,毫无疑问将会是“大学日语”。而这些本就有日语相关基础的学生的到来,势必会给大学日语课程带来新的挑战,提出新的要求,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因此,面对具有一定基础的日语学子,我们应该大胆地用全新的模式去尝试全新的教学,打破束缚,改变局面。



一.作为第一外语的大学日语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1.论文类

在全国兴起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浪潮中,专业日语,非专业日语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也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模式与成果。然而,遗憾的是,关于作为第一外语的大学日语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寥寥无几。据笔者统计,以知网为例,截止到2021年1月初,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2年间以“大学日语”为关键词的约300篇论文中,真正将日语作为第一外语研究的论文只有13篇,而其中论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则只有1篇,韩山师范学院黄建娜的《基于THEOL的大学日语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以下简称《实践研究》。

黄建娜的《实践研究》中,对教学改革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课程资源的建设”里对前期课程资源建设的方式方法,教学团队出现的心理变化等进行了描述;“多样式的教学法”中对使用的“翻转课堂”和“对分课堂”进行了说明,主要是改变传统单纯的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的方式,侧重于教师提纲挈领,学生自主学习讲练结合的模式;“灵活且综合的评价模式”部分简明地提点了新的教学模式中的考核模块,未详细深入。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论文对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进行了比较。据作者分析,“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上明显感到A班同学准备不足,知识吸收滞缓,而B班同学(中略)对知识点把握较好,加上掌握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熟悉了课堂讨论交流的环节,思维活跃,注重创新,擅长解决难题……”[4]

以上研究,给予了大学日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宝贵的经验,在大学日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深度挖掘会发现,在课程建设质量,课程评价体系方面还不够明朗,仍待进一步深入细化。


2.在线课程类

据笔者统计,截止2020年4月底,全国各大主流在线课程平台上,作为非专业第一外语的日语类课程甚少,详见下表。


60a4c003c106d_html_607f932e5b07b1c.png


















经过目前统计的全国各大在线课程平台日语类课程的对比发现:

①.在线课程主要以日语专业类、兴趣类、考级类课程为主;

②.开课高校多集体于北京,吉林、江西三省,湖北地区仅华中师范大学开设了一门可面向广大日语学习爱好者的二外日语课程;

③.课程多为传统模式,走的是全线上课程模式;

④.授课对象多为零基础的日语爱好者。暂未发现专门面向参加过高考日语科目,具有一定日语基础的日语高考生的第一外语在线课程。

鉴于以上各因素,笔者认为,作为第一外语的大学日语课程的改革,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中课程改革的理论方案将在充分吸收优秀论文、在线课程成果的基础上,详细地从前期的课程资源建设,课堂内容建设和课程评价体系方面进行阐述。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方案

混合式教学的创建需要有机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发挥好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本文笔者将以所在学校二年级的大学日语课程内容为例进行说明,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大家的日语中级2》。


1.课程内容的分离。

进行混合式教学需要充分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因此混合式教学第一个需要解决的便是如何分离线上教学内容和线下教学内容的问题。而如何分离教学内容不仅需要充分考虑教学大纲,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其原由,一方面是为了把握课程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学习效果。

①.根据《大学日语教学大纲》,大学日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即学生们在修完大学日语课程后,需要具备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换言之,即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

②.考虑到课堂效果,笔者以所在学校的18级、19级、20级该课程的207名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的调查问卷149份,问卷中有一项内容为“希望大学课程培养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如下结果:

学生们希望得到提升的前三位分别为听力(15%)、口语(22%)、阅读(19%);而这与大学日语教学大纲所提出的目标是相匹配的。

③.二年级教材《大家的日语中级2》的每一课内容分为:大阅读1篇,听解1段,语法题若干,课后习题若干。

综合以上3方因素,大学日语混合式教学的课堂内容可以进行如下分离:

线上部分:单词语法和习题的全部+听解、阅读的预习和练习部分

线下部分:全部环节的答疑+听解、阅读的讨论环节

分离的依据:

单词语法:单词领读和语法讲解多为传统模式,使用教材配套的录音能为线下课程留出更多时间;另外,正在创建的配套的线上资源能够解决单词背景讲解和语法讲解方面的内容。

听解阅读:练习题和思考题,促进学生对原文的预习,留出时间用于课堂进行互动讨论,听力、口语训练,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进行应用型训练。


2.建立任务型、目标型课堂

根据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5]。在进行混合式课程建设时,为避免课程流于形式,保证课程效果,学习效果,需要对线上线下2个课堂进行精心设计。就线上课堂而言,可使用本套教材较为完备的配套练习,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由此,问题的重点就转移到线下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根据第一部分的课程分离,线下课程主要用于学生的听说写训练。而当传统内容的大部分都放在线上后,线下课程如何进行训练,用什么进行训练,课堂的时效性如何保证等问题便凸显出来。基于此,本文提出建立任务型、目标型课堂的对策。

所谓任务型、目标型课堂,即分解每节课的目标为多个单项任务,然后将任务分给学生,让师生在相互讨论、合作中达到目标。以本套教材第一课阅读为例。

线上课堂:完成与阅读相关的练习题

线下课堂:

目标(1)读懂文章,15分钟;

任务(1)找出如「~頃」「そのうち」「今でも」等关于时间表达的段落及句子并朗读;

(2)这些时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随着时间推移,作者的心历路程如何?团队讨论;

(3)给文章分结构。说明依据


目标(2)了解日语中的时间经过及表达方法,25分钟;

任务(1)做5道关于时间经过的翻译题;

(2)讲述学习日语最难的一件事。;

(3)对线上课程的练习进行答疑。

根据以上安排,可以将传统的对文章逐句讲解的步骤跳过,将课业检验和教学目标统一到分解的任务中,然后将任务以各种训练的方式呈现到课堂中,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进行听说写的练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最具针对性的教学。除开上述阅读部分的示例外,其它部分如听力也可以按照此方式进行。

当然,在进行任务型、目标型课堂建设时需注意,安排的任务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摆脱传统的教授模式。例如第一课听力部分的2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第二种方案在训练学生听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内容的实际应用。乍一看方案一一方面训练了听力,另一方面进行了互动问答,但仔细分析,发现几个任务的问答中,其实仅是听力内容的单调重复,与听力考试无异。而方案二中,不仅对听力内容进行了反复确认,同时也就听力中出现的一些知识进行了扩展。由此可见线下课程任务的安排中混合模式理念的重要性。

方案一

任务:(1).各横线处分别是什么?(2)出现了几个谚语?(3)「情けは人の為ならず」是什么意思?(4)这段对话讲了什么故事?

方案二

任务:(1)这段对话讲了什么故事?(2)日本的结婚仪式有哪几种?团队讨论回答(3)中文中关于“甜”“辣”的词汇有哪些?(4)线上练习的答疑


3.设历时考核模式,破唯期末考核论

“传统的考核模式,给学生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期末考试”这样的终结性考核。学生认为,自己可以一学期不努力,只要期末考试过关,得过且过就可以了……能够拿到学分。”[6]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也真正地让学习者有回报获得成就感,考核模式的跟进也不容忽视。为了配合混合式教学,可以设置历时考核模式,让考核出现在线上练习,线下互动,期末测试各个环节,同时改变原有考核比例,增加线上练习、线下互动比例,减少期末比例。以现行课程相关规定为例,按一周4课时,16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4:6进行安排,可以考虑如下方案:

线上:20%(预习+练习15%;出勤率5%)

线下:40%(预习效果呈现15%;课堂积极性15%;课堂呈现效果10%)

期末:40%(期末面试20%;期末笔试20%)

方案设置依据:

总体而言,按学校4:6的比例进行设置,将其中的4换为期末成绩,6换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对应为混合式模式:期末考试4,线上线下6。

①.线上20%,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这种模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线上的预习环节尤为重要。出勤率放在该部分是为了增加线下课堂考核的比例。

②.预习效果呈现15%,是检验预习效果的重要一步。在此处判断学生是否做过预习。

③.课堂积极性15%和课堂呈现效果10%,课堂积极性是为了调动上课氛围,增加师生互动。呈现效果所占比例小的原因是给学生不以结果定优劣,重视过程中的态度与付出的印象。

④.期末考试的40%,利用面试的20%,继续推动外语的实际应用。


三.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个新的突破点,它会带来希望与坦途。但它所需要的全方位完整的,旷日持久的体系建设是一大难关。创造一门具有价值的混合式教学课程,需要教学工作者不断付出,不断改良更新,任重而道远。本文基于笔者所在学校正在创建的大学日语在线课程,提出了以该在线课程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方案以课程筹建,课堂教学建设,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为主体进行阐述,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实例进行了说明。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对其它课程的混合式建设有所帮助。此外,本文的方案仍存在一些不够完善之处,如线下课堂如何尽可能地保证所有学生的效果问题,课程考核方案是否实用等问题,这些将作为今后的课题继续完善。


11] 陈宝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加快建成教育强国[J].旗帜.2020,(12):8-10

22] 新世界日语.日语高考人数的变化特征[EB/OL].(2019-01-14)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0823379

3[3] 第六时限.高考日语近几年考生人数数据分析[EB/OL] .(2020-06-10)

https://www.diliushixian.com/information/1047.html

44] 黄建娜.基于THEOL的大学日语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41(02):129-131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03)

6[6] 郑蓉蓉.基于“金课”理念下的大学日语教学改革探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0,33(0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