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之意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2

《春江花月夜》之意象分析

刘馨月 徐东辉

白山市第十四中学 134700

摘要:意象,在诗歌鉴赏中尤为重要,文本分析离不开其深刻的意蕴。本文主要以意象分析为主,分别从“春、江、花、月、夜”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将“春、江、花、月、夜”五种意象互相联结,融为一体,而诗中传统的相思之情也因为这无处不在的五种意象显得更加动人。其间蕴含的关于人生短暂的哲理性问题又使这种简单的相思之情增加了一层悲剧性的色彩。

关键词:意象 情感

在《全唐诗》 中,张若虚仅有26个字的记载:“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两首。”而在《旧唐书•艺文志•贺知章传》中,也附带提了一下张若虚,仅六个字:“若虚,兖州兵曹。”张若虚摆脱了当时宫体诗绮错婉媚、糜艳镂金的艺术风格,以“春、江、花、月、夜”作为一组充满时代朝气、青春洋溢的母题,才创造出了这千年不朽的诗作——《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在意象组合上可以说是一绝,有别于一般的传统诗歌的固定模式,一般来说,在古典诗歌中,很少有意象是重复的,但《春江花月夜》中意象的组合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重复。春、江、花、月、夜、这五个意象在全诗中是交替出现的,而作为全篇的中心意象“月”更是出现了十五次!“月”在全篇的重复出现,为读者营造了一个以“月”为整体特征、“春”、“江”、“花”、“夜”交相辉映的意境之美,这种写法可谓是大胆的创造。

首先从“春”意象来看,它最早出现《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在这里的意思是睹草色而思离人的萦回之思,后世的许多学者都认为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淮南小山思念刘安所作,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刘安迟迟不归,只能望见满目萋萋的春草,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自从“春”在《楚辞•招隐士》中出现后,“春”这个母题就和抒发离别相思之情结下了不解之缘,描写离愁的诗人对这一意象情有独钟,使它成为古典诗词创作中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而《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意象也有一种思妇思念游子的感情,如果理解了“春”意象的固定意义,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想要表达的感情中有一种是男女相思的离愁,这就是“春”意象的作用。但在诗中“春”的作用不止于此。它更多的是为我们奠定一种“哀而不伤”的审美基调。先给我们一种万物因“春”而复苏的蓬勃生机的确切感受,让我们对于诗中的“芳甸”也容易更好的想象出一副鲜丽缤纷的画面,从而使整篇诗作从头到尾都围绕在一种“春”的季节气息中。同时,“春”也象征了游子那不断流逝的青春年华,这样就使人顿生秋凉。 其实古往今来咏春的诗作多不胜数,但只有张若虚别出心裁的将春情春感“写于深夜”,这也可以说是宫体诗的一个创举,让人在夜晚的宁静去感悟春色和春的气息。

“江水”作为一种千古长流的客体,具有延绵不断、亘古长存、一去不返的特点,所以常常被我们用来联想与表现时间、机缘、乃至年华、生命的不可复返性,让人在感慨中发出对生命等价值追求的喟叹。 “江水”不仅是个空间概念,更是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同时“江水”作为一个自然界中平常的事物,从它进入各种文学作品开始,就被蕴含了许多本意之外的其他意义,被赋予了人格意义和审美理想,实现了审美上的“物的形态和人的情趣回复往流”。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的“江水”是表达一种怀人之情;温庭筠《瑶琴怨》“冰章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这则是描写闺中思妇在如水的夜晚,辗转不寐的思念自己的丈夫,表现了一份相思。而在红楼梦中也有关于“水”的描写:“便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从上述这些暗示时间流逝和离别情绪的诗词中,都能看出是由“水”来充当寄托愁思的意象的,了解了这些,我们再回到文本,《春江花月夜》中一共出现了七次“江水”,虽也有表达时间流逝的意思,但更多的是张若虚将自己美好的情感投注在“江水”的意象中,使整个文本笼罩上了一层美的情调。在诗中“江水”这个意象是直接与“月”相对的景色,与“月”交相辉映,为月增添光辉,给整个诗作增添了一种流动的静态美的同时又代表着生命的流逝,这种写法在我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中其实有很多,但张若虚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把“江水”和“月”塑造成了一对来共同阐述人生哲理的如影随形的伙伴。

至于“花”,在古诗词中是个很常见的意象,最早的就是《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屈原在《离骚》也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而本诗中,看到了春花秋月,以前的情景便浮现在眼前,思绪飘到了过去,沉醉在时间的流逝中,诗中的思妇目睹春花凋零,便想起了自己离家万里的丈夫,这种以“花”传达对离人、恋人的思念,正是张若虚所要体现的“花”意象的具体内涵。同时“花”又总是与“春”相伴而生的,是“春”的搭档和象征。在黑色夜幕与碧色江水的底衬下,又增添了许多姹紫嫣红的小花,这样的色彩搭配,这样的视觉效果,在古诗中是很难找到的,所以“花”是《春江花月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意象。而“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这也写出了游子与思妇期盼团聚但最终却不得相见的离愁。

而“月”更是古诗词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意象,内涵也很丰富。早在《诗经•国风•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情兮”这样优美的诗句。《说文》对“月”的解释是:“月,缺也。”这也道出了“月亮”的一个特点:盈虚变化。同时从“月”的这个特点就可以轻易的联想到具有相同属性的“人”身上,同样都是残缺的,这也是“天人合一”观点的体现。《春江花月夜》更是写“月”的名篇,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月升写到“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斜月西沉。但全诗还是多写圆满的月亮,看到圆月,给人的感觉都是美好的,这就给全诗奠定了一个感情基调:哀而不伤。“白云一片去悠悠,青帆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虽然是写离人相思,但对“月”的描写确是亲切,可爱的,它徘徊在离人的身边,想要安慰思妇,它既可以带去思念,同时也是分隔两地的人心中美好的象征,带来了团圆与美好。张若虚在全诗中也描绘了一副月亮升而复落的场境,然而这又何尝不是在描写人生呢?这种情景交融才真正体现了一种水乳交融的大家境界。“月”同时也是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意象的核心,首句就写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呈现给读者一轮新美润洁的明月,虽然这个景色很常见,但张若虚却用生动的文字简明的传达出一副如此宏大的意境,充满着清新与自然,毫不矫揉造作,又充盈着张若虚原生态的审美情思。而接下来,张若虚角度一换,又写“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从江面的新生之月,转而写出月色的纯洁与银白。而“不觉飞”、“看不见”又是从人的视角出发的,这就很自然的引出了“月”与“人”之间内在联系。紧接着,在诗的下半部分里,“月”又承担着联结游子思妇相思之情的任务,把本来没有生命的月亮与人的情感串联在一起,使得无意义的月亮变得至柔至善,充盈在这天地之间,万物都洋溢着情感。

“夜”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舍也,天下休舍也。”这里的“夜”就是休息的意思。在古典诗词创作中,“夜”的意象不是具体可感的,也不像别的意象那样有其固定的形状、颜色 、味道,“夜”通常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由于“夜”意象的抽象化,很难对“夜”意象的内涵做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夜”意象也可以作为“月”意象的一种延伸,作为象征思念与美的一种表达。诗中一旦运用了“夜”意象,一切事物便于白天的大不相同了,正如张若虚处在夜晚这个黑色的大背景下,只有皎洁的月光静静的洒下,他会把自我的情感在这种环境里无限的放大,感受也会变得更深,同时静谧的环境也会使诗人的情感变得纯粹,所以,可以把“夜”意象当作一个放大镜,在分析出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情况下,加上“夜”这个大背景,让诗人的各种情绪变得更浓郁。

张若虚把思妇游子不能相见的愁思放在“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大意象中去书写,并在这种传统的相思中加上了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考,将简单的男女情思放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使得整篇诗作厚重情深。随后张若虚又从宏观角度布局谋篇,先写春江的波澜壮阔,春月的皎洁无暇,再写春花的明艳多姿,把“春、江、花、月、夜”五种意象互相联结,融为一体,而诗中传统的相思之情也因为这无处不在的五种意象显得更加动人。其间蕴含的关于人生短暂的哲理性问题又使这种简单的相思之情增加了一层悲剧性的色彩,诗人张若虚的功力在整篇诗作的布局与意象的整合上就可见一斑了。

参考文献:

1.陈文忠﹒文学评论文选[M]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