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错误资源 搭建思维桥梁——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2

巧用错误资源 搭建思维桥梁——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

陈桂先

福建省尤溪县坂面中心小学 福建三明 365113

摘要: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作业出现错误是比较常见的事,很多时候教师和家长们只看到了学生作业错误反应出的学生态度以及能力问题,就对学生加以批判,而忽视了对这种作业错误的深度挖掘。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学生在进行练习或者考试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利用好这种天然的教育资源,找到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当做教学过程中的困难点问题进行突破,以此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发展。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巧用错误资源,帮助学生搭建思维框架作相关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资源;思维拓展;课堂教学

前言:

在数学学科的知识学习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相对于语文、英语等语言学科,学生理解与运用起来会更难,所以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更加吃力。作业中出现错误以及考试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比较常见的事,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对学生错误答题的态度,不仅要看到错误资源中反映的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问题,还要注重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升教学效果。

  1. 利用错误资源帮助学生解决一类问题

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不光要求学生做对一个问题,还要从一个问题中提炼出一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实现一类问题的突破性学习。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天下数学题之多是一辈子也解不完的,学生想要在学习过程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要学会举一反三。这时候有人会说这种举一反三不应该只是针对正确的知识吗?当然不是,不管是对于正确知识还是错误知识,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学习。针对学生的错误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纠正的同时让学生明确题目背后的知识点难点,并引申出此类知识点可能出现的题目形式,以防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再在同一个知识点上犯错,以达到讲一个错题,讲透一个知识点,规避一类问题的错误发生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的加减法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几道家庭练习题,在批阅过程中发现一半的同学都在同一个问题上出现错误,这个题是这样的;小红家在家里用鸡蛋和鸭蛋共孵化了350只小鸡小鸭,后妈妈又从市场购入了234只小鸡,送给了外婆家65只小鸭,问小红家一共还剩下多少只小鸡小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的答案直接是350 + 234 + 65 = 649(只),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答案是350 - 234 - 65 = 51(只)。很显然,这些学生在进行答题之前并为认真阅读题目,受到多数据的干扰,简单将数据进行相加或者相减。教师在讲解错题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读题,针对题目中的“买来”、“送出”等词汇要重点关注从而知道正确的答题应该是350 + 234 - 65 = 519 (只)。之后教师可以引入同类数学问题,将学生的错误进行拓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将会得到较好的发展,让学生能够错一个题,得一类题的,在分析错误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1. 探究错误原因,有效规避

很多时候学生在拿到作业本或者试卷之后只会关注得了几分以及教师的评语部分,全对的话则会十分高兴有错误的话则会心情沮丧,而对于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不会进行深究。所以从事相关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放在对在哪儿、错在哪,对分数这种表象的东西可以适当看轻。教师要教导学生将错题当做宝藏进行深入挖掘,在自己犯的错误当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查缺补漏,实现数学能力的有效飞跃。

例如,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再利用竖式进行相关计算的时候很容易忘记进位。如本次的试卷中就有好几道竖式计算题,很多学生在计算56 + 49 这一题目的时候计算结果得出95 ,46 + 45 这一题目的答案得出 81,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利用竖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粗心大意忽略掉进位,只是简单将两个数的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就得出了答案,既6 + 9 = 15,5 + 4 =9 ,直接得出答案95 ,而忽略了进位的10。通过本次测试我们发现学生在进行竖式计算的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针对此类题型进行训练,让学生牢牢记住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进位、退位问题。同时,教师可以提点学生在考试、作业过程中养成检查的习惯,通过验算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复核,减少错误,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此类题型的答题时就会格外注意,能够有效规避错误的再次发生。

  1. 利用错题培养学生的颠覆性数学思维

学生在作业以及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知识点把握的欠缺,教师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着重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分析整合学生常出现的错误找到学生相关数学知识点的欠缺部分并加强讲解,在帮助学生进行错题纠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运用。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观念认为学生的错误时一种不好的现象,相反,要将学生的错误“视若珍宝”,深入挖掘错题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引导意义。

例如,在数学填空题中1 +1 ? 2的答题过程中,教师发现有部分学生在? 处填的是 > 符号,教师可以针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沟通:你这里为什么要填>符号呢?有什么想法吗?学生回答:因为我发现在生活中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而两根筷子放在一起就不那么容易折断了,而且我还发现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两个人的速度会比一个人打扫快很多很多,所以不就是1 +1 > 2 吗?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思维能力。即使学生的答案在试卷上不是标准答案,但在生活中却是正确答案,学生的此类错误有助于学生颠覆性思维的发展,对于学生今后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总结:

综上所述,从事相关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们要改变老旧的对待学生在作业以及考试过程中“犯错”的态度,要利用好这些错误资源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数学思维的构建。这些错误资源有很多的价值与意义,需要教师们深入挖掘,错误资源不仅对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提升、人生道理或者思维发散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教师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错误资源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能够在长远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纯.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J].新智慧,2021(2):98-99.

[2]姜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探讨[J].语文课内外,2021(4):15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