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审美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1

初中古诗词审美教学初探

赵玉凯

德州市陵城区第三中学 , 山东省德州市 253500

摘要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忽视诗歌的审美特征,教师应当重视诵读,知人论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诗词学习中欣赏美、感受美、体悟美,方能提升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气质。

关键词 古诗词 审美 教学策略


引言

林语堂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但中国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的确,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历史源远流长,经典诗作熠熠生辉。新课标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学习的优秀古诗文共240篇,其中初中必须背诵80篇。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并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忽视了诗词的审美教育。

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

音韵美 意境美 情感美 哲理美

  1. 初中古诗词审美教学现状

  1. 只翻译不审美

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词的标准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而在实际教学中,有教师知识引领学生了解诗词大意,很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教学手段去感悟诗歌的韵律美、画面美、情感美。如此教学,在学生看来古诗词就是古今异义的文字,毫无美感可言。

  1. 以答题代审美

在日常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是引领学生阅读感悟诗歌,而是直接以诗歌鉴赏题型代替诗歌的学习,总结出题规律,归纳答题技巧。如此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目的,其教学带有明显的功利性。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逐渐消失,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更是无从谈起。

  1. 重积累轻审美

诵读古诗文过程中,诗文的风采格调艺术手法、思想情感无形中影响学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眼界的开阔,利于学生明白事理,丰富情感。很多教师因此一味强调诗词积累的重要性,忽视了诗歌的审美特征。

  1. 初中古诗词审美教学策略

  1. 书声琅琅,读出音韵美。

“声音相合谓之韵”。读,可以把视觉文字变成有声的听觉语言,营造较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想象。诗歌形式相对固定,节奏感强,宜于诵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读准节奏,读响韵脚,读出诗歌的音韵美。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等。灵活多样的读诗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体会诗歌情感,感受诗歌理趣。

  1. 知人论世,发现情感美。

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背景是鉴赏诗歌的前提。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于作者失意闲居之时。他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陈亮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他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从全词看,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由此可见,在了解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特征及思想遭际之后,才能准确理解和鉴赏诗歌。

  1. 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

意境,即情与景的相互融合,在诗词中此二者水乳交融,和谐共生。诗歌鉴赏离不开对意境的把握。在对《过故人庄》进行讲解时,作者孟浩然将古诗中美好的田园生活与自身愉快的心境进行完美的结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古诗大声地朗读出来,然后以《苗岭的早晨》民乐开头,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快速进入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进而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美好的境界中,体会当时作者的感受和心情,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好的情景创设,能使学生如临其景,如触其物,如见其人闻其声。


结束语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好古诗词的审美教育功能,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机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在对古诗词音韵美、情感美、意境美的领悟中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从而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