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倪彩芳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杭州 311200

摘要:目的:研究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柔性管理理论实施前(2018年1—8月)、实施后(2018年9月—2019年4月)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护理人员情绪评分、护理人员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柔性管理理论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理论知识评分(94.97±4.15)分、急诊护理操作技能评分(94.85±4.30)分及满意度(95.00%)均高于实施前,实施柔性管理后的护理人员SAS评分(40.12±2.04)分、SDS评分(36.37±3.05)分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无明显异常(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理论有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的提升,可改善护理人员心理状态,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关键词:柔性管理;急诊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共30人,年龄为23~43岁,平均年龄为(29.12±2.88)岁。工龄为2~22年,平均工龄为(7.43±2.52)年。文化程度:本科21人,大专9人。柔性管理理论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均无岗位调动、长期请假、离职等情况出现。

随机选择急诊科收治的患者120例,按照就诊时间进行分组,柔性管理理论实施前后各60例。

纳入标准:所有入院时均意识清醒且无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自愿参与及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休克、陷入昏迷的患者;研究期间因病死亡的患者。

1.2方法

实施前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遵循医嘱和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以及护理规章制度进行各项操作,要求护理人员对护理相关技能熟练掌握,做好患者转运、药物补给、生命体征监测、生活护理等措施。

柔性管理理论具体措施:(1)学习柔性管理理念:急诊科管理者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相关专业培训,通过讲座和讲座学习柔性管理的理论知识,了解柔性管理的概念、实质、实施方法和优势。结合护士的特点,提高个人素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外出学习,参加小讲座、演讲比赛,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2)重视护理人员:急诊科护理工作特殊,护理人员压力大。科室管理者应加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各种事务;管理期间,通过观察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和情绪变化,不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护理人员的需求和困难,并给予帮助解决它们。建议并协助护理人员在年底制定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标。(3)柔性管理氛围的构建:部门经理与被管理者平等相处,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对待护理人员,协助护理人员调整工作心态,了解护理人员的需求,为护理人员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尽可能地解决问题。(4)提供决策参与机会:在急诊科的实际工作中,管理层鼓励护士积极参与管理工作,并根据自身经验提出建议,以优化管理方案,提高管理方案的可行性,提高护理人员对管理决策的认识。(5)实行轮岗制,定期更换护士,挖掘潜力,全面发展。他们熟悉急诊科的各项工作,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初级护士以辅助班的形式逐步转入轮岗,老护士带新护士提高护士能力,充分利用护士人力大华。同时,合理的时间安排和灵活的值班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保持对护理工作负责的良好心理状态。(6)改革奖惩制度: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从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对优秀护理人员进行奖励,对护理工作差、服务态度差的护理人员进行批评,要求其立即改进同一时间。严格执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立即采取措施,将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引导当事人事后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事件进行分析和反思,在综合部对事件进行讨论和整改,并进行总结和分析学习,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对不按规范操作或经反复教育不改正的予以批评,并酌情扣减业绩。(7)完善科室管理制度:修订护理操作流程和工作指南,完善电子病历系统和分诊系统,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8)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急诊科全体护士参与本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每月月底根据本月存在的问题制定下月护理管理目标。通过护理会议,总结分析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鼓励护士积极发表意见,讨论制定改进措施,将改进措施落实到下一个周期。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类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人员情绪评分

柔性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比实施前数据降低(P值分别为<0.001、<0.001)。

2.2护理人员及患者满意度

柔性管理理论实施后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较实施前提高(P<0.05);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在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无明显差异(P=0.168),但满意度有一定提升。

3讨论

以往急诊科实施的护理管理模式大多是刚性管理,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的管理模式。急诊科管理人员更注重日常规章制度的执行,护士更注重日常护理工作。管理人员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少而不充分。管理人员不了解护士的需求,会对护理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柔性管理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它更注重病人的需求、护士的需求和病人的满意度。始终以病人为中心采取护理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柔性管理注重整体,内部强调外在,身体教学重语言教学,语用强调退却,直接强调间接,肯定轻否定。与刚性管理相比,在护理观念、管理模式、激励手段、适应环境、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

结论

由此可见,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念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深受患者认可。

参考文献:

[1]吴红敏,虞敏,郑红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的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7(13):2543-2544.

[2]周娟娟.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9,34(1):49-50.

[3]王平.急诊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理论的应用意义探究[J].医药前沿,2019,6(33):22-24.

[4]海芬.柔性管理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