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共写,读写结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3
/ 2


同读共写,读写结合

刘国飞 莫莉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盘江镇龙凤小学 曲靖师范学院 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摘要:阅读是习作的基础,习作是在阅读基础上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小学语文教学要提升阅读与习作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要把二者作为一个统一体,师生双管齐下,通过教师同读共写,师生同读共写,进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整体推进和提升学生阅读、习作能力。

关键词:阅读;习作;同读共写;读写结合

新课程改革后,对语文学习要求更高,学好语文势在必行。阅读、习作成为语文的重头戏。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编排课文,呈现“阅读策略”“习作单元”独立编排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更加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尤其是凸显阅读和习作能力的训练。目前的阅读教学存在着“学课文”的现象,教师不能很好地挖掘课文中的语文训练点和提升语文素养的元素,导致学生不会运用语言文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写结合点是有其价值的,读写结合势在必行。二、实践和思考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做到读写结合,真正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实践运用的能力,从而提升语文素养呢?

  1. 师生同读共写,建构阅读与习作的双翼

“读书是教师职业的内在需求。”良好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学会读书,爱好阅读。身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自己先读才能教学生读。读书怎么教?要边读边思,读写结合,开启读写模式,和学生一起成长,在读写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在读写中促进教师自我的专业成长。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要做好读写结合这件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师生同读共赏,构建浓厚的阅读氛围。

在每个学期开始,教师要有计划为学生选定阅读书目,从读一本书开始,从数量和质量方面有所规定,明确读书要达到的目标,并迎着目标开展有步骤的阅读训练,拓宽阅读的渠道和空间。同时,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读书之前先自己展开先前阅读,整体把握书本的内容框架,设计与该书相关的阅读指导活动,以课内交流或课外活动的形式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如定期举办读书会,交流读书感受,学生分享自己感受,教师也分享自我感受,同时引导读书方法,如批注、圈点、评论、写读后感等,最后再以作文、读书卡片、读书笔记、手抄报等各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达到读写结合,真正做到师生共同发展,这样阅读与习作可谓一举两得。

(二)教师同读共写,构建学习共同体。

读书既是一种精神享受,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与表达的习惯,缺乏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只要求学生读学生写,而自己不身先士卒,没有示范性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师要能写“下水文”,这个理念的前提便是教师要博览群书,读书得法,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才能引领学生走得更远。因此,语文教师要超越学习群体,补单和学生同读共写,还要在教师自我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同读共写的氛围,建立学习共同体,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读能促进教师的认知,写能真实地记录身边世界,能最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老师们自觉地变成思考者,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职业幸福感。在阅读的基础上怎么写?可以写教学反思,针对课中课后教学的种种问题,思考改进的策略;也可以写教育故事、随笔、读后感,把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同事等的教育经历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一个故事,阐发自己的感受,探讨对教育教学的看法;还可以写专业的教学论文,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选题,通过查阅文献和实证研究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从而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教师的阅读决定着教师的成长。读书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二、读写结合,注重训练学生的能力

读写结合是以课文为载体,从课文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如何通过读写结合,有效提升学生能力?

  1.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是根本

皮特·科德说过:“语言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结合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设计“指向写作的精读”,落实读写结合,扎实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1)扎实进行语言训练。学生普遍存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脱轨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句式是学习语言的重要任务。对于课文中的典型词语、句式,具有新鲜感的词句,教师应紧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如《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组织进行“ ,就是 ,也是 ”这样的比喻修辞练习。

(2)巧妙读写结合。学生的表达要和读书思考结合起来。教师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在教学实践中巧妙设计练笔,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活用表达技巧,使习作有根可循、有法可依。在练笔过程中又更深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阅读与习作相互促进。我们可以结合教材训练要求合理巧妙大量安排练笔,如学习了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古诗三首》安排学生展开想象,将古诗改写成短文。

(3)大量仿写实践。仿写是不错的选择。通过仿写课文的结构、写作方法、语言、结构,能快速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也能较好地落实阅读任务。如,学习《松鼠》时,在课堂里指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表达”,并安排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仿写。学完诗歌单元,引导学生学习写诗歌。

“读”是“写”的基础,无论词语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的运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以阅读带动写作,再以写作促进阅读,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整体推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1. 创造“写作”机会,坚持写作体验。

首先师生同写。师生同写、同念作文,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每次作文,老师尽量做到写下水文,然后组织学生在班上念文章,老师念我的,他们念他们的,教好地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也更好地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另外是读写并进。读写并进“既记录生命,又雕塑时光”。教学中,要为创造大量阅读写作表达机会。如开展“相约好书、牵手美文”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强化阅读仪式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阅读素养。老师向学生推荐书目,明确每周、每月、每学期阅读任务,制定读书计划表;每周坚持开展一节阅读课;以“4·23”世界读书日,举办读书节;每天中午、下午,坚持课外阅读雷打不动;组织演讲、朗诵、讲故事、听故事;学校成立学校文学社,编辑校刊校报。“如果一个组织要想释放所有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全部潜质,就必须为这些人的品质腾出发展的空间,并且必须加以培育。”(丹娜·左哈尔)这样,可以让学生有经常性展示的舞台和机会。还可以定期征集学生习作向报刊杂志投稿。这样,通过展示+投稿+评比表彰一条龙的写作模式,极大地点燃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

参考文献

1.《新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张洪玲、陈晓波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语文课TTT》,连中国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3.《从整本书精读到群书阅读》,古忠兰著,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注:本研究为曲靖师范学院2019“课程思政”《写作》(项目编号:KCSZ099)及曲靖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语文新课程有效渗透读写结合典型课例研究》(项目编号:QJQSKT2019YB22)的成果之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