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7
/ 2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郑文霞 梁彩凤 欧阳小换 梁景娣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目的:关于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中利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价值探究。方法:选取60例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研究,采用两种教学方法分别对两个学校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应用,即中医学校(常规教学法)、湛江卫生学校(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记录与对比两个学校学生的教学成效。结果:湛江卫生学校学生的教学效果好,各项数据较之于中医学校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业开展中医护理实践教学期间,需要结合该专业学生学习基本情况,采取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进行教学,可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能力。

关键词:行为引导型;教学;中医;护理;实践;应用

分析现阶段中医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情况,可知教学现状不乐观,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良好的锻炼,进入实际工作岗位上难以适应工作环境,工作能力欠佳,易造成护患矛盾,而且会影响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因此结合该种教学现状,需要护理专业教师对于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相关内容作以深入的调查了解,以此在后续的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中,多进行该种教学法的大力应用,从而确保该门课程可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成效,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培养,职业认同感、道德素养及工作能力有着较大提升,更能胜任中医护理工作[1]。基于此本文从两个学校中选择了两个护理专业班级学生,利用两种教学法分别进行了一年的护理实践教学,结合两个学校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评价适用于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最佳教学方法。研究内容包括: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医学校和湛江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两个学校60例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两个学校以不同教学方法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每个学校30例,其中湛江卫生学校的女生人数较多,25例,男生人数相对较少,5例,本班学生平均年龄(18.6±1.4)岁,中医学校的男生人数5例、女生人数为25例,平均年龄为(18.3±1.8)岁,对比两个学校学生以上资料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两种教学方法应用效果结果的比较。

1.2方法

中医学校-常规教学法,护理专业教师开展本班级学生的中医护理实践教学期间,可将学生带到实训基地进行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的实践教学,待讲述完毕后,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进行护理实践练习,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任何疑问可直接问教师。

湛江卫生学校-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该教学法应用期间要求让学生处于教学的核心,教师主要起着引导者的作用,可以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升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可以积极投入到实践课程学习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护理行为能力,所以该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内容包括:首先案例教学法,即护理专业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护理实践练习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水平,找寻相应的教学案例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借助于内容详实、直观的案例,活跃氛围,让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进行学习,掌握相关的护理技能;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糜烂性胃炎患者入院诊治疾病的护理案例来切入护理实践课程教学中,该疾病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作为案例引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具体分析该胃病可知其属于高发的消化科疾病,临床主张采用中医、西医等多种疗法进行干预,其中基于中医方剂、中成药治疗法的疾病预后效果非常好,该疾病主要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发病后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反酸、呕血等症状,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精心护理,确保患者的治疗结果有效,减轻疾病带给患者身体的巨大痛苦,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所以案例中要对两类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情况与中医治疗方法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之后再让学生结合了解的案例内容,编制患者中医治疗护理方案并进行实践护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的巡回观察,了解学生的护理实际情况,如果有问题要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改进,待实践课快结束时,教师要带着学生对教学实践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对于学生护理实践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分析解答,以此使得全部学生均可以掌握糜烂性胃炎患者疾病治疗期间的中医护理实践要点[2]。其次模拟教学法,即教师进行基于各类教学方式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时,可以模拟中医护理情境,以此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亲自进行护理演练,便可以将所学习的护理理论知识进行良好的转化,进而提升护理实践能力;例如可以模拟肝癌晚期腹腔积水患者腹腔引流管操作护理情境,由于患者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引流管置管操作,所以患者有着较高的风险发生感染、腹腔积液、渗液渗血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与身体康复速度,患者承受的精神压力极大,提示该疾病患者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所以护理专业教师可以进行该疾病患者护理情境的模拟,以此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患者术后体温、血压、脉搏等体征观察护理,并发症护理、置管护理、排气护理、中医给药护理等多项护理工作中,掌握正确的护理技巧与医疗器械、引流管更换操作要求,做好患者护理文书书写工作,全面且系统的掌握好腹腔积水患者中医护理内容与要点

[3]

两个学校学生一年的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护理实践能力进行考察,满分100分,分值高说明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向全部学生发放教学法应用效果评价表,分为非常好、好、差三个等级,内容包括课堂氛围、职业认同感、学习兴趣、知识实际运用、教学认可度五项,总有效率为评价为非常好与好人数总和的百分比。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P<0.05为两班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湛江卫生学校学生的教学效果理想,本校学生护理实践成绩大部分在90分以上,1例学生在70分以上,实践能力评价平均分(95.7±2.1)分,远高于中医学校的(79.3±1.7)分,对比后T=38.3895(P<0.05),并且湛江卫生学校学生对于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评价后的总有效率高,中医学校略低一些,数据对比后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班学生教学效果分析

/

非常好(%)

好(%)

差(%)

总有效率(%)

湛江卫生学校(n=30)

8(26.67)

20(66.67)

1(3.30)

29(96.67)

中医学校(n=30)

5(16.67)

15(50.00)

4(13.33)

24(80.00)

x

--

--

--

3.9139

P

<0.05


3 讨论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为现阶段诸多学校教学期间常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具体包括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多种形式,应用后均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应用价值高;实际应用时该教学法秉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与常规教学法进行应用效果的对比,可知本文所研究的该种新型教学方法具有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提升职业认同感等优势,所以该种教学方法值得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多进行应用与推广[4]。护理工作在患者疾病诊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护士具备较强的护理能力,以此可以游刃有余的处理繁杂的护理工作,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中医护理也不例外,同样需要护理人员的护理实践能力非常强,所以为了确保护士的护理实践能力达到较高的标准,则需要中医学校护理专业教师积极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新型教学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对于内容枯燥、实践练习难度大的护理实践课程产生兴趣,进而投入到实践研究中去,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备丰富的护理理论知识与极强护理实践能力的中医护理专业学生,以期这些学生在之后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有效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与具备的能力,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5]。本文研究期间,通过两个学校学生的两种教学法应用成效研究,发现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的湛江卫生学校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中医学校学生接受常规教学法的教学之后,护理实践能力稍差,数据对比后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实践教学期间,教师需要认识到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从而基于该教学法的教学理念、目标,来对护理专业学生作以系统的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借助于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案例、情境, 认识到自己今后从事工作对于患者疾病有效诊治的意义,以此可以保持饱满的热情进行护理实践,积极锻炼自己,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中医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应凤叶,俞伟萍,代甜.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引导以问题为基础护理教学管理措施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06):998-999.

[2]方雅璇.护理教育中引导性反馈方法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5(20):46-49.

[3]魏洪娟,张英艳.基于行为引导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7):112-113.

[4]刘莹莹.探究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细节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9):105.

[5]李娜,关红,张来军,韩婷婷,马晓欢,陈莉,莫文平.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24):2971-2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