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进行有效的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2

浅谈教师如何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进行有效的干预

贾锐

合肥市稻香村小学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众所周知,数学课程的学习总是围绕计算展开的,计算涉及小学数学课程的整个教学阶段。计算是学生思维扩展的过程,数学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开展计算教学,并对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同时也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干预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实际开展计算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干预;计算能力

前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以及学习能力提升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加强学生数学基础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好数学的基础自然就是要学会计算,要能够熟练的掌握有余数的除法、两三位数的加减法以及一些简单的计算技巧。在新课改教育的当下,进行计算教学是必要的,这是小学阶段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但是就目前来看,小学数学计算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对于数学计算产生厌烦的心理、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无法保证计算结果,这大大阻碍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学习实际,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生的计算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引导,强化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

小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很多习惯与能力还未得到开发与建立。如果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就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计算正确率的降低。这一阶段的学生的计算过程都是较为随意的,也受到了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影响,很多计算过程也是混乱的,学生不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和计算步骤的规定进行数学计算,就会出现马虎的现象,或者是步骤缺失的行为 同时对于很多数学计算技巧也不能够充分理解,导致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只能够生搬硬套,没有足够的灵活应用能力,使得学生的运算速度以及运算的正确率都很难得到保障,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影响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2计算教学缺乏创新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的学习,长时间下去学生就会对数学课堂产生厌烦的心理。而在数学计算练习当中,教师反复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提高计算正确率,但是这也会造成学生对数学计算失去兴趣,更不利于学生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如果教师还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就会降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很多数学计算问题不能够从根本上了解题目的本质,计算练习课堂的效果会越来越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1.3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依赖于教材以及课程的设计,在实际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案例教学也与学生的生活不相适应,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重点放在如何进行数学计算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导致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还会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计算的过程中存在很的困难,学生的练习效果不佳。比如在整数的四则运算换到小数或者分数的运动过程中,计算方式其实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教师如果过多的进行知识的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由于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己发现这一计算的技巧,因此需要教师给与学生充分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数学计算练习当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干预

2.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对于复杂的计算过程无从下手,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运算技巧的培训与练习。比如在25遇到4就能够出现一个整数,能够方便学生的计算,这一类的规则往往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才能够真正的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而教师则要帮助学生进行整体的归纳总结,找出这类习题的运算技巧,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以及运算效率。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才能够更好的保障计算的准确率,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学生出现马虎等问题,认真审题,通过严谨的计算步骤,并且进行反复的验算,才能够提升计算速度以及计算质量。计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更多的细节问题,比如单位换算时隐藏的条件,需要将米换算成毫米,就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则,避免看错题而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这些计算习惯都是平时练习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需要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练习进行反思与总结,通过与教师保持良好及时的沟通,快速的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2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注意方法的创新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相应实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选计算练习,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计算练习题目,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应用,才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以及学习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与计算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更加愿意去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的超市当中进行实践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零钱,买到指定的商品,然后在课堂当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计算。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的练习加减乘除等运算,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与计算准确率,毕竟在实际生活当中对于收银工作有很高的要求,在保证金额计算准确的基础上还要提高计算速度,才能够满足众多顾客的需求。利用学生对于购物的兴趣,从这一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习与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提高计算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3注重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给他们,让其成为课堂教学的小主人。这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内心的主人翁意识,还可以加深其对计算知识点的认识,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接受知识转变。告别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角色转换的方法,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索知识,一方面更加便于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掌握其实时的学习情况。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先以小黑板的形式,将学习的主要内容、目标罗列出来,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共同交流学习,二十分钟后以抽签的方式上台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结束后,教师再对重难点部分进行补充讲解。在整个角色转换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响应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还提高了他们的计算能力与思维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程的计算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算法算理有着深度理解,才此基础上逐渐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传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2019(02):138.

[2]任云云.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J].名师在线,2019(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