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往,健康成长——浅谈大班幼儿交往礼仪的养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3

文明交往,健康成长——浅谈大班幼儿交往礼仪的养成

卢小华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横岗幼儿园 528200

【摘要】

陶行知先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笔者针对大班幼儿即将离开幼儿园,踏上新“征途”,准备上小学之际,特在大班“幼小衔接”的交往养成的教育中重视幼儿交往礼仪的培养,目的是为了使大班幼儿能尽快适应小学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稳定情绪,幼儿从以下这些方面养成了交往礼仪。

【关键词】幼小衔接、交往礼仪

【正文】

幼儿交往礼仪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5~6岁的大班幼儿正是社会性萌芽并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在经过幼儿园近三年的生活学习,积累了一定的交往经验。另外,大班幼儿喜欢与人交往、喜欢与同伴游戏,在心理上又比较“自我”,由于缺乏社会交往经验,因此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一日生活学习各环节中为其设立一定的礼仪行为标准,能起到规范幼儿交往行为,养成交往行为习惯的作用。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促使幼儿在交往中对人友善,学会共处、学会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是大班孩子上小学前 “幼小衔接”活动中重要的一课。

一、有“的”放矢定计划

古代孙武曾说:“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有目的地制定大班幼儿文明交往教育计划是本次养成教育的首要一步。制定大班幼儿文明交往行为教育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大班幼儿“幼小衔接”活动中加强其文明交往行为习惯的培养并通过设计多种形式、多层次、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培养幼儿,同时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有计划地渗透文明交往行为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大班幼儿能尽快适应小学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稳定情绪。让孩子能在一个和谐、合作、共融的环境下学习生活。

在制定大班幼儿文明交往行为习惯教育计划前,笔者查阅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中提出了教育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

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征分析研究,探索实施大班幼儿文明交往行为习惯养成的实施策略。同时对大班幼儿进行交往习惯调查分析,制定出适合大班“幼小衔接”明文交往养成教育的实施计划。

  1. 按“步”就班助养成

(一)善用生活环节,抓教育契机

幼儿在进入大班以后,针对孩子即将上小学学习,会制定一系列的幼小衔接的学习活动。除了幼小衔接课程以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上小学后与人交往基本礼仪,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渗透大班幼儿文明交往习惯的养成。

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将文明交往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抓住每一个文明交往教育的契机。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入园、进餐、户外活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午睡等,抓住每一个环节进行随机教育,强化大班幼儿文明交往的习惯。

在入园晨间活动期间,教师主动向幼儿问好并行鞠躬礼,并耐心引导幼儿向同伴问好、向家长问好。我班萱萱性格比较内敛,在晨间入园后,看见老师和同伴都不敢主动、大胆地问候,总是悄悄地“融入”同伴中。针对萱萱这种情况,每次她回园,我总是热情洋溢地走向她,主动向她问候,同时给予她一个热情的拥抱,在平时多鼓励她,给予表扬,慢慢地萱萱也能主动地与人问候了。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生活的地方,因此,孩子在幼儿园里无论是喝水、上洗手间、玩游戏都得排队、守规矩。但往往在这些过程中,孩子们容易发生摩擦。

例如:在午睡起床后,大班的孩子们都能自己把床上用品折叠好并在床尾摆放规整。“梵梵,你下床时要小心哦!我已经把被子都摆好了,你千万不能弄乱哦。我谢谢你啦!”小床在梵梵旁边的泽泽说道。“好的,没问题!”看见孩子们能学用文明的方式进行交往、沟通真好。在这之前,每天中午起床后,小朋友们都因谁碰乱了谁的被子而发生争执,老师抓住这个教育契机,通过故事、模仿等方式教育幼儿学习用文明有礼的交往方式进行沟通,这样不单能提醒对方还能不伤害同伴间的情感。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孩子们在一日活动中,不管是在生活环节,还是在游戏活动中,遇到的小摩擦、小争执;或是他们间友好的相处,大班孩子们都能用文明、有礼的方式得心应手的进行交往,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文明交往的好习惯。

(二)巧用教学方法,诱交往意识。

1、角色游戏促文明交往经验迁移。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基本形式。”

角色游戏更是为孩子提供了大量的交往机会,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学习遵守规则、履行义务、相互包容,最重要的是在模拟的角色游戏中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角色游戏过程中,笔者多以参与者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当孩子们能以一种和谐、合作的游戏方式开展时,笔者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这种游戏交往方式得以强化;当孩子们在游戏中出现矛盾或欠缺合作意识时,笔者及时引导,逐步指导孩子用恰当、和谐的方式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文明交往能力。

2、通过故事教育、戏剧表演,加深幼儿文明交往的认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讨论怎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么做。”笔者利用儿歌、故事、戏剧表演等方式,让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加深对文明交往的认识。例如:通过故事《孔融让梨》、《汤姆的生日》等故事的学习,让幼儿感受文明待人、文明交往的好处;通过表演戏剧《小导游》、《小猫咪作客》,体验戏剧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学习和同伴、长辈文明交往、相处的方式。

3、利用主题环境教育诱导幼儿文明交往。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幼儿园环境是幼儿隐形的教师,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我班以促进幼小衔接文明交往为教育特色,营造班级环创特色,并积极引导幼儿在温馨、合作、探究的环境中有效互动,收获成长的快乐。

笔者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上力求环创要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例如:围绕 “我的朋友”、“我要上小学”等主题活动开展环境布置,分享教育成果,在潜移默化中把文明交往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们。又例如:在班级活动区里布置出“班级约定”制定图文并茂的班级公约;在区域活动区展示文明活动的规则等。

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认为,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而持久的。充分利用主题环境创设渗透文明交往教育,营造文明交往的良好氛围。

(三)活用评价机制,树幼儿信心。

在以前传统的教育中,教育幼儿常用说教、批评多于鼓励、表扬等方式,但这些教育方式往往会引起幼儿心理反感,因此教育效果不理想。来自斯坦福大学的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和她的团队,经过长期的研究测试也发现“表扬”与“鼓励”的结果大相径庭!德韦克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正面的教育,积极的评价是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引导、修正幼儿不良行为,使幼儿更乐于接受正确的思想意识。

1、用积极、正面的教育方式给予幼儿指导。

学龄前儿童虽有一定的交往经验,但这种经验还较稚嫩,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争执。这个时候,老师需要做的是给予幼儿积极、正面的方法引导、指导。

例如:在进行美术拓印活动的时候,轩轩因为明明不小心打翻颜料,弄脏了他的画纸而和明明起了争执,轩轩和明明都觉得自己很委屈,笔者了解情况后,耐心引导两个孩子分析起原因来。后来明明主动向轩轩道歉,弄脏了轩轩的画纸,轩轩也觉得自己太冲动了,小声地说:没关系。两位小朋友经过笔者的教育引导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都能主动、勇敢地承认错误。最后在笔者的引导下,两位孩子利用颜料的污渍想象创作出了一副《梅花图》,皆大欢喜。

以上事例显示,大班的孩子不是不会文明礼貌用语,而是当孩子遇到冲突时,我们应该及时地引导和提醒他们友善地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能很好的化解矛盾。

运用积极、正面的教育方式能使幼儿感受到文明交往化解矛盾的魅力。而相反,如果当时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予以批评,甚至说反话,不但不能纠正幼儿错误的行为,还会影响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德雷克斯认为: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积极正面的评价可以使幼儿获得愉悦的体验,采取肯定、表扬的评价方式能促进幼儿价值观的形成,强化文明交往行为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户外活动时,强强、燕燕和睿睿都想玩跷跷板的游戏,但这个游戏只能两个人同时玩,但三个孩子没有争也没有抢,而是互相在商量办法。最后决定,每人轮流玩十下,没轮到的就在边上数数当裁判,幼儿通过文明交往的方式在解决问题并体验到文明交往的快乐体验。

看到此情此景,笔者忍不住把这种游戏中文明交往的榜样向全班表扬他们,肯定他们这种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其它同伴树立了榜样。孩子们看到这三位小朋友的好方法,也纷纷效仿。

在笔者运用正面评价方式的同时,也鼓励幼儿间相互进行评价,找出同伴的优点,互相帮助、相互提高,使其形成良性互动,形成良好的文明交往习惯。

2、发挥示范作用,以身作则。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教师和幼儿的关系不仅仅是师生关系,也是人与人的平等关系,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和配班老师率先说文明话如:请、谢谢,使用文明动作如:拥抱、点赞等,与幼儿亲切沟通交流,以实际行动告知幼儿正确的文明交往方法。

除了师幼之间的文明交往,我们还要注意老师和老师之间的文明交往。幼儿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尤为喜欢模仿。因此,老师间也应该文明相待,见面礼貌打招呼、多使用文明用语等,融洽、文明的交往环境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利于促进培养幼儿文明交往的发展。

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因此,以身作则是正面教育的重要保证。

三、同“心”合力齐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家长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良好的与人文明交往方式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做出表率。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向家长传递正确、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使家园教育同步进行。例如:在班级家园联系栏定期向家长宣传幼儿文明交往的重要性;利用微信、幼儿园网站等网络平台向家长介绍培养幼儿文明交往的科学方法;利用班级微信群,组织家长线上讨论幼儿文明交往育儿心得。

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应营造一种和谐、文明的交往氛围,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文明待人、文明合作的交往意识。在家里教育孩子多使用文明语、遇到困难学会有礼貌的请别人帮忙,学会用和谐、有礼的方式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例如:家长在接待客人来访时,可引导孩子主动向人问好,热情接待,大方地向客人分享自己的玩具等等。

幼儿文明交往必须与家庭教育共同进步,家园教育相互促进,幼儿才能养成把良好的文明交往习惯。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因为人要在社会中生活,所以特别重要的是要懂得与别人很好相处。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地对待他所接触的人们,他将取得成功;假如不能,那就会有相反的结果。”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都是良好文明交往习惯的具体表现,良好的文明交往是大班幼儿步入小学学习、生活,融入新环境的基本技能习惯,只有重视大班幼儿文明交往教育,才能使幼儿在小学里更愉快、更和谐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幼儿心理学视角下的幼儿园德育工作》学术期刊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8年21期

[2]《幼小衔接过程中如何关注幼儿的情感》学术期刊 《魅力中国》 2019年6期

[3]《幼小衔接过程中如何关注幼儿的情感》学术期刊 《魅力中国》 2019年6期

[4]《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究》学术期刊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5] 《幼儿园工作规程》

[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