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阅读教学小妙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一年级阅读教学小妙招

李艳娥

山西省吕梁市 柳林县上海实验小学 邮编 0333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在众多老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中学生,或者是小学中、高年级的事,其实不然,阅读教学应该从一年级抓起。那么一年级阅读教学该如何开展呢?本文从阅读兴趣、阅读目标、阅读方法、阅读积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一年级 阅读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高考的改革,近几年来各地各学校非常重视阅读教学。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在众多老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中学生,或者是小学中、高年级的事,其实不然,阅读教学应该从一年级抓起。那么一年级阅读教学该如何开展呢?

一、兴趣为先

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提出明确的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指读时,要挺直腰坐正,两脚放平,将书本放于桌面,手指指到哪里读到哪里。朗读时则两手握书,目光跟着所读文字流动。期间,老师要时刻提醒学生读书时“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

其次,帮助孩子做好阅读计划。任何习惯的养成都需一个过程,需要有人指导督促,阅读习惯也一样,尤其是一年级小学生,老师要帮助学生做好阅读规划,这学期读哪些书?什么时候读?比如,晨读可以读读古诗,午读读绘本,晚间做完作业又可以亲子共读童话儿歌。光读还不行,还得拿起笔来圈圈画画,从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圈画什么呢?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圈圈生字,画一画好词,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上问号。

2.多样阅读方法激趣。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年龄小,独立阅读时往往会因不认识的字而中断,会因不懂内容而失去耐心,所以老师带着读很重要,当然,老师要抑扬顿挫,甚至要拉长了语调,可以扮演人物角色的声音、动作,让学生也跟着做一做动作,感受到阅读好玩。比如,《雨点儿》这篇课文的阅读指导,教师可以扮演大雨点,创设不同的情境范读,当大雨点距离小雨点远的时候,教师就扯长了嗓子大声读,做出生怕小雨点听不见的样子,大雨点和小雨点离得近时就得放低声音、和颜悦色地读。拍手读更适应于儿歌、童谣、古诗,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节奏感很强,伴着“啪啪”的拍手声,那简直是一场演奏会。男女生对读,男生一句女生一句也很有意思。分角色读,引导学生进入故事中,走进角色,把自己当作是角色人物,还可以边演边读。在指导学生读《小红帽》时,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扮演大灰狼、外婆、小红帽,再请小组上台表演,儿童天性会使他们很快与人物内化,融于故事中,从而会读得更好。一年级阅读教学因为教学对象的特殊化,所以需要方法多样化,这样才能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从而爱上阅读。

3.巧用阅读评价激励阅读。教师从不同角度,定期对学生阅读的内容、方法、习惯等进行点评表彰,可以奖励一些小玩具,或者颁发“阅读之星”奖章,还可以进行分组阅读比评,哪个小组能坚持每天阅读就给予奖励,哪个小组阅读书目较多,也可以奖励,哪个小组阅读习惯很好,也能得到奖励。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树立目标导向

新课标对一年级阅读教学指出“让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一年级语文老师应遵照这一目标逐步逐层指导,这个目标看起来并不高,但是实施起来却很难。

1.读正确。当地孩子受方言影响往往平翘舌音分不清,前后鼻音读不准,教师应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采取具体措施进行指导纠正,比如教师可以范读领读,学生反复跟读;还可以播放音频让学生读,可以同桌对照嘴型互相纠正着读。再则,不能漏读错读,所以刚开始严格让学生学着指读,教师在教室各处巡视观察,发现不会指读的要指导纠正。

2.朗读有感情。让学生读正确比较容易达成,通过长时间反复练习,可以达成目标,但是要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则是一件困难的事。有感情朗读,先要让学生读懂文本内容,要把握好语气语调,要让学生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真不简单!不妨试试以下几招:

(1)跟着节奏读

阅读之前,教师帮助学生画好节奏,一般是“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或者“什么地方/有什么”,再或者是“谁/是什么”“谁/怎么样”,这样跟着节奏读才不会断章取义。

(2) 读好“的”字短语

“的”字要读的短而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怎么操作?教师可以范读或播放视频音频,让学生体会“的”字短语的正确读法,可以指导学生特别强调“的”字前面和后面的词,读出重音。在一个长句子中,往往把“的”读好了,这个句子便能读好。如:《项链》一课的教学中,这样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这个句子比较长,一年级孩子读起来困难,指导方法如下:

先让学生画出节奏,再找出“的”和“地”,接着让学生圈出“的”“地”前面和后面的词,把这些词语重音读出来,“的”“地”要读得轻而短。 教师可范读,学生跟读。

(3)读好带有“!”和“?”的句子

在阅读中遇到感叹号和问号这两个标点,阅读时带感叹号的句子要语气下降,有问号的句子则语气上扬。刚开始需要教师领读,之后可以师生问答读,还可以生生问答,教室可以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情景读。

(4)想象画面读

对于画面感较强的文本或古诗,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想象画面,教师先范读,要求学生闭着眼睛想自己看到了什么,比如指导《锄禾》这首古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就可以让学生去想画面,通过想象,学生会看到一个农民伯伯站在太阳底下锄地的情景,汗水哗哗地流,手上都起了泡,背上晒起了皮,学生有了这样的想象体会,才能读出感情。

三、积累为主

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积累词汇,为将来写作服务,这种积累要从一年级抓起。

1.积累“的”“地”“得”字短语

比如阅读《小小的船》《项链》《我多想去看看》,就可以让学生积累“弯弯的小路”这样的“的”字短语,阅读《小公鸡和小鸭子》则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吃得很欢”“急得直哭”“偷偷地跟”“飞快地游”这样的短语,并让学生结合生活来说一说,这样的积累才会是有效的积累。

2.积累“ABB”“ABAB”“AABB”的词

阅读《端午粽》,则积累“美滋滋”这样的词,阅读《小蜗牛》可以积累“碧绿碧绿”这样的词,《树和喜鹊》则可以积累“叽叽喳喳”这类的词。

3.积累不同词性的词语,比如,学习《大还是小》《怎么都快乐》可以引导学生积累“穿衣服”“系鞋带”“打篮球”这样的动宾词组。学习《项链》一课,可以积累“蓝蓝的”“黄黄的”这些形容颜色的词。当然,还可以积累“吗、呀、呢、啦”等语气词,这些语气词分散体现在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中,需要老师们仔细挖掘。

语文的学习就是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坚持积累,将来习作时就会下笔如有神。

总之,一年级虽是小学的起始阶段,但阅读教学不能忽视,它是整个小学教学的开端,也是基础,更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凭借,是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一年级抓阅读,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张英;;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4.

[2]吴海琼;;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广西教育;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