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体育微课程教学设计中运用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思维导图在体育微课程教学设计中运用初探

姚琢

安徽省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 242000


摘 要:好的课程设计可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导。通过引入思维导图方法对微课程设计的准备与设计环节进行了探索,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基于思维导图的微课程设计表达方法,旨在为广大体育教师设计微课程提供新的有效思路。

关键词:思维导图;体育;微课程;设计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微课程已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以其“短”、“小”、“精”、“活”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不仅丰富了课程的呈现方式,促进了线上、线下学习的融合,也使得优秀教师、先进理念以及优秀教学资源等通过互联网技术深入到偏远乡村、薄弱学校,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要尝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现代化的学习体验……[1]。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给体育教学带来更多的变化,但如何研发出高质量的体育微课程一直困扰着广大体育教师;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思维模式,可以将人们的思考过程用图形的方式简洁、直观地表达出来[2],具有很好的归纳、总结和分析能力,在体育微课程研发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设计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设计思路,明晰设计流程,更好地开展微课程的研发。

一、对体育微课程的认识

1.体育微课程的概念

体育微课程,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基于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某个知识点或关键技术环节,在3-10分钟视频中把该知识点(环节)讲精说透,让学生听懂学会,面向学生学习的独立小课程和相关拓展内容。它是一个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学目标明确、集中主题、完整的教与学的资源包,除微视频外,还包含有微设计、微学案、微资源、微评价等内容[3],可整合于常规课堂教学,也可方便学生在移动终端进行自主学习使用。

2.体育微课程分类

根据体育微课程在教学目标、内容选择、运用途径及表现形式等方面的不同,体育微课程教学资源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来分类,可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微课程;二是根据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途径不同来分类,也可分为课前自学型、课中观摩学习型、课后复习巩固型等微课程;三是按照教师在微课程中教学方法来分类,可分为讲解型、练习型、演示型、混合型等微课程;四是按照微课程制作方法不同来分类,可分为拍摄型、录制型和动画型等微课程(图一)。

60dd76961aa88_html_91c5fdd948ff7056.png

不同类型的微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所起效果不尽相同,教师在微课程研发与运用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学情特征等不同,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体育微课程教学设计准备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好的微课程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导,使得教学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微课程的研发过程包含:分析准备、微课程设计、微课程制作与发布和反馈与修改等几个环节(图二),其中,在分析准备环节中,教师需对学生学习需求、学情特征、现有资源素材和存在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及对学习内容的知识点梳理与提炼等,可增强微课程设计的针对性,也能保证后期的制作与实施环境更加顺畅和高效。

60dd76961aa88_html_8f6306b3b2845e70.png

1.学生要素分析

在微课程研发之初,教师需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现状,这样,才能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实效性,研发出来的微课程产品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要素分析主要包括学生需求分析和学情特征分析两个方面(图三)。

60dd76961aa88_html_2ec7059eb4431b8d.png

学习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制作微课程的起点,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途径进行了解,也可通过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面部表情的观察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还可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解等途径来判断和确定学生对已有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设计出的微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情特征分析。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要考虑面向的对象是谁?所以了解授课对象的年龄、身体素质、已有知识水平、运动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状况很有必要,这样才能使得课程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听完、听懂该课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学习内容梳理与提炼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组成要素进行梳理和提炼,能够较好地避免微课程内容选择混乱、知识点零散的现象。

在微课程研发中,教师要充分分析学习内容的知识组成和技术动作的特征、重难点和关键技术等(图四),确定学习内容分解的逻辑主线,将教学内容按照逻辑性划分成多个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知识模块,在此基础上,将每个知识模块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具体而独立的知识点[4],围绕知识点要讲授的学习内容建立相对应的微课话题,聚焦重难点、关键技术和易犯错误等,以便在短时间内讲解清楚每个知识点。如:在挺身式跳远微课程研发中,以该项目运动技术组成环节为主线,先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四个知识模块,然后再细化各知识模块所包含的知识点,针对知识点需讲授的内容进行微课程设计(图五),体现教师的指导,利于学生的自学,各知识点内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

60dd76961aa88_html_2ebff1bbb4cbbe24.png60dd76961aa88_html_90866edfbd860f18.png

3.资源和约束条件分析

在这个环节中,需重点分析在微课程研发中所需要的时间、哪些人员参与微课程的制作和评价、微课程制作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和辅助资源,以及现有哪些素材资源、还存在哪些困难与不足之处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提前加以考虑。比如录屏类微课程制作仅需要录屏软件和录音设备,辅助资源用做好的PPT课件即可[5],而如果是需要用摄像机进行录像类的,就需要我们提前考虑摄像设备来源、已有哪些素材资源还需补充哪些视频素材、谁负责素材的采集和摄像以及后期由谁来负责制作等相关问题。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体育微课程教学设计实施

微课程设计是在前期分析准备基础上,设计出相对应的微课程教学设计(微教案)、学生活动设计(微学案)、辅助学习资源(微资源)等内容[6](图六)。体育微课程设计的关键是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运用最佳的教学策略组织而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系统规划、安排微视频制作和录制工作,指导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等工作。

60dd76961aa88_html_d570da4b69d98e80.png

下面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微课程设计为例进行探讨。

通过对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组成的梳理,可以初步提炼出该技术动作的知识结构图(图七)。

60dd76961aa88_html_e5ae27171c610d7.png

微课程教学设计(微教案)主要基于各知识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好的微教案设计是产生一个好的微课作品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策略设计等需围绕知识点展开,基于思维导图的微教案设计是以知识点构成为主线,将教师的教学策略、顺序等设计思路表达出来,清楚呈现出教学策略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设计的教学策略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进行(图八)。

60dd76961aa88_html_5fc2e3194d67478b.png

学习任务单是由教师设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掌握学习内容的维度和程度,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框架与平台;学习任务单设计的重点是强调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图九)。

60dd76961aa88_html_c1d149792ac84fd1.png

辅助学习资源(微资源)主要包含素材课件、拓展练习、练习检测评价等,可以让课堂上的正式学习与课外的自学连续并统一起来。同时,教师还可将相关资源素材或网站地址链接等信息在微教案的结尾部位告诉学生,方便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时使用。

三、结语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体育微课程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理清设计思路,使得原本较复杂的设计环节变得清晰、可视,提升工作效率,还改变了传统的备课方式,促进了教师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思维导图不仅是思维引导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法,广大体育教师也应将这种高效的思维方式运用到体育学科的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体育知识架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79.

2.柯纯.巧制思维导图提高课堂实效[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6(43):70-72.

3.王戈.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方式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7):130-133.

4.宋洁化等.微课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6):190-192.

5.蔡跃.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6.

6.温兴诚.小学高年级数学微课的应用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7.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20年立项规划课题“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及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编号:AH2020152)。“



作者简介:

姚琢(1966.8),男,安徽宣城,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健康促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