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评价,让课堂更有实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2
/ 2


巧设评价,让课堂更有实效

陈林

双流区九江初级中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四川省特级教师刘勇也曾撰文称:“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必须跨越‘三重门’:深度的文本解读、巧妙的课堂设问、精到的课堂点评。”但据笔者长期观察,却可惜地发现,很多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组织都更侧重于“我需要教什么”或者“这堂课学生需要掌握什么”,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如何检测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之类的设计或课堂处理。这种只注重“教”,不顾及“学”,不涵盖“评”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教学设计的精准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设计中缺乏评价学生学到什么程度的项目、课堂教学中缺乏检测学生学的程度的环节,影响目标落地、学生收获。

为此,笔者在阅读教学评价的设计上进行了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修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在目标叙写中加入评价设计,让目标更精准。

精确地目标设计、精准的目标叙写,有助于教师在课前明晰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但是,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设置都存在着缺乏评价行为的现象。如笔者作为教研组长在检查备课本的时候,看到有的教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的教学目标是如此叙写的:熟读课文,了解牧羊人的故事;通过赏读文中对牧羊人的描写及环境的描写的语句,理解牧羊人的形象。这两个教学目标,有教学形式、有实施途径,但是都缺乏目标达成的检测。何以评价学生已经了解了牧羊人的故事了?怎么了解学生对牧羊人形象的理解程度?教学目标中都没有呈现。而这种“没有呈现”普遍存在于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而这种评价的缺失,又在源头上影响了教师在课前就通过合理的方式预设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使得语文课堂存在“摸黑前行”、“茫然前行”的状态,使得语文课堂的“可见度”低,从而影响语文课堂效度。

在探索中,笔者尝试着在目标叙写时就以“学习目标+评价任务”的形式进行目标设计,使得目标、活动、评价更有机地融为一体,从源头上提高看阅读教学设计的“可见性”和“有效性”。如七年级上期《植树的牧羊人》一课,笔者探索之后的教学目标如此叙写:学习目标:目标一:通过勾画文中表示事情发展的语句了解牧羊人的故事,并用人+事的形式概括;目标二:通过重点段落的比读(牧羊人的描写及环境描写),理解牧羊人的形象,并能用表示人物形象的特点词语概括。评价一:通过个别学生发言、教师的巡视观察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大多数学生能找到表示事情发展的语句并用人+事的形式来概括,本目标就算达成;评价二:通过教师巡视观察、同桌交流、全班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大部分学生能找到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语句并能准确判断,并能用表示人物形象的特点词语概括此目标就算达成。这样的目标叙写,不仅有目标、目标达成的途径,还有检测目标达成的方式、程度,就有一个“本课要做什么、怎样做、通过什么方式检测做的程度、做到什么程度才算目标达成”清晰明了的表述,在起始阶段就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活动设计中加入评价活动,让活动更有效。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在课堂这个特殊的情景中,通过有明确目标的活动,以达成某种目标的行为。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的活动都是“这个活动指向某个目标”的活动,缺乏“这个活动可以起到评价前面学习乃至整堂课学习情况的作用”的活动。因此,阅读课堂上学生“走到哪里了”更多的是依靠教师的观察判断,而非更为精准形式或者活动。

在探索中,笔者尝试在课堂环节中加入一些起到评价前面学习活动效果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评价活动中检测之前的学习情况,让教师在这些评价活动中了解学情、调整教学:

1、在若干个教学环节中间加入评价活动

语文课堂都是由若干个有逻辑性的教学环节构成的,往往上下教学环节之间呈螺旋上升的态势。而上一个环节学生掌握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下一个环节学生的学习情况,“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是按部就班地推进环节,缺乏对上一个教学环节的评价,因此,教学中常常出现下一个环节推进困难,有上一个环节目标没落实的原因。

为此,笔者尝试在若干个教学环节中间根据情况加入评价活动的形式,提升阅读课堂教学实效。具体形式有同桌根据目标评价、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标准评价、有具体语境的活动等。如教学《老山届》时,一个学习目标是:能通过勾画文中表示时间推移、地点变化的语句梳理洪军翻山经过,并用人+事的形式概括每一个过程,这是感知内容环节,这个环节掌握不好,下一个品析洪军形象的环节推进就又困难,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先以1---12自然为例,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示范方法;然后学生自主阅读剩下的段落,运用方法梳理并概括;之后同桌交流2个环节,再全班交流这2个环节;最后同桌交流剩下的环节,教师给出例子。这样的教学环节,增加了评价活动,所花时间比只是学生阅读概括交流要多几分钟,但是效果要好得多。

2、相似特点或语段后半部分设计为评价活动

教材中的课文,有的阅读篇目存在着有的语段或句群作用相同或相似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把这些语段或句群分成几部分,前一部分“教学”,后面的部分“评价”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度。如七年级上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行文,教材中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表示事情发展的语句的方式了解事情发展”,笔者以“冒险”部分为例,带领学生阅读,指导学生通过寻找表示事情发展、心理变化的语句梳理经过,并归纳方法,紧接着以“遇险”部分的阅读活动为评价活动,让学生限时运用刚才归纳出的方法梳理经过,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言说出所找的表事情发展和心理变化的词句、梳理的经过,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于是放手让学生自主运用方法阅读“脱险”部分,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最后我才给出我的理解,全班交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类似的活动笔者在阅读教学中还有过多次的尝试,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在课堂总结环节设计评价活动

齐读、教师总结……是阅读课堂最后一个总结环节的常态,这样的环节可能会起到升华情感、归纳总结的作用,但是学生对本堂课掌握的程度如何依然是这个环节并未测量的。在探索中,笔者尝试用以下环节的总结取代往常的总结:学生根据提示反思总结交流本课所学;设置情景读、写总结。如笔者教学《台阶》,根据单元目标、文本特质及学情将目标设置为以下三个:通过勾画文中表示时间推移、事情发展的词句,以“台阶”为线索梳理情节;通过赏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品析父亲形象;通过对父亲形象的深入理解体会小说主题。一般的课堂最后的环节都是教师激情总结、学生朗读教师写的诗或者教师找的语句等,缺乏对学生本课所学的评价。笔者最后的总结环节是如此设计的:学生根据课文所学,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可以是父亲的细节、可以是环境的细节)完成小诗续写(小诗由教师完成框架,并给出第一个细节的示例及最后抒情句子的示例的第一个,指向父亲形象的理解和小说主题的感悟),之后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回归课文、锤炼词语等,最后将学生发言中最优的句子打出来,全班齐读。这个环节的写起到了对本堂课的所学评价的作用,而教师的评价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对来说更有实效。

类似的环节笔者还曾在《回忆鲁迅先生》及第三单元每一课都运用过,对学生整堂课所学的评价起到了实在的效果,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

语文课堂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主阵地,守好这块方田,需要语文教师作出多方面的努力。而课堂是需要教师通过可见、可测、可控的方式去提高实效的,在教学中,教师精准的设计、精巧的活动举足轻重,因此,教师在目标叙写时注重评价的落地、在活动设计时注重评价的开展,语文课堂得目标才会更明确、语文课堂的效果才会更实在。以上只是笔者摸索路途中一些心得,充满魅力的语文课堂,还有待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探索,方能让语文的方田天光云影共徘徊,方能让语文的课堂神采飞扬、活跃灵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