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解诗,让诗境之美生动呈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附录四首课外古诗词教学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以画解诗,让诗境之美生动呈现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附录四首课外古诗词教学案例

程创立

陕西省西安市西航二中 710021

【案例背景】

因为上初三要赶课,还有考试的原因,我上学期有一段时间连着讲了《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三首诗,结果我的激情一点点消逝,学生听讲的专注度也在下降,课堂很快成了我的独角戏。我也觉得有些无趣,课堂怎么能让老师唱独角戏呢?我于是说课内古诗词我讲,课外古诗词你们自己学吧,方式随意,你喜欢就行,一会儿大家交流。结果气氛竟然一下子活跃了一些。我也不能闲着,必须监督啊!于是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这一“走近”,还真有重大发现!

【案例经过】

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看注释,七八个在小声读。走到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女生身边时,她忽然一伸胳膊挡住了书,不让我看。我想肯定是看闲书或做其他作业,于是“强制执法”,抽出书来看,结果呢?对,她在画画,她在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诗配画。别说,画得真好,寥寥数笔,形神毕现,诗的意境和韵味还是表现出来了。我不由一惊,我费那多口舌竟不如她这寥寥数笔来得轻松且准确。

我拿着她的书看着看着就笑出了声,连连喊好,这下她和周围同学都有些懵。我说王一轩,你画得比我讲得好,你上去画黑板上,你来给大家讲。她眼睛睁得大大的,有点不相信。我说真的,尝试一下呗!大家想不想看她画的?

“想!”全班几乎都喊了。她一笑,脸一红,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拿起书,走上台去。

后面的场景大家不要幻想,她画得真好,但讲得一般。学生怎么可能既画得好又讲得比我好呢!然而全班同学画诗的兴趣被激发了,一个个眼睛里闪出了兴奋的光彩!不等王同学走下台,不管我接下来啥要求,绝大部分人已拿起笔画了起来。我一看,画就画呗,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毕竟自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看看他们画得如何。不妨猜猜看是哪首诗。

60e801e5c3cbc_html_dc884f638499d7dc.jpg60e801e5c3cbc_html_8e00005213aa05.jpg

左边这张画的是《月夜忆舍弟》。思路是从每一句诗中选取一

个最典型的形象。用一面鼓代表“戍鼓断人行”,用“v”代表“边秋一雁声,用一滴露珠代表”露从今夜白“……你看着这一个个形象,再由此联想到那一句句诗,再在脑海里把他们合成一幅诗人杜甫身处安史之乱的动荡之中,在白露那夜望月思亲的画面,是不是就很容易”触景生情“,很容易理解作者当时的深沉思念和无限的人生感慨?

接下来课堂呈现出这样的画面:大部分人拿着笔开始画,一会儿看书,一会儿画画,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傻笑;个别不会画的就看着人家画,看一眼诗,再看一眼画,还指指点点的……

我转了两三圈,别说,还真发现不少画得好的。再看几幅。

60e801e5c3cbc_html_e10780902f349a7b.jpg60e801e5c3cbc_html_ce5bdd9f4470318.jpg


后来叫了几个画得好的上台展示,结果底下就不时传来这样的评论:

“哇……还可以这样啊!”

“不错不错,跟我想的差不多……”

“唉,这个‘无家问死生’的‘死’也画得太吓人了……”

下课铃响了,一反往常的是竟然没几个跑出去,还有不少人在画……

这样,整个九下第三单元附录的《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前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这四首诗被学生用两节课的时间画了下来。下面再看几幅。


60e801e5c3cbc_html_54b539dca7f8fec8.jpg60e801e5c3cbc_html_7a88e759b1594509.jpg


学生“画诗”的兴趣有多大呢?到了要回头复习第13课,要布置作业时,他们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画这几首诗。如此一来,我批改作业的过程充满了快乐,不停地拍照,不停地感叹……然而唯一的缺点是太费时间了,半天也改不完。后来我把好的作业发到家长群里,也得到不少点赞。再后来我又把好的“诗画”作品发到抖音里,也收获了不少点赞……以画解诗的活动带给我如许的美好,至今都是我一段难忘的记忆!

【案例反思】

在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具体的东西好画,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简单一画,能看出是什么即可。抽象事物就难办了。不过办法总是有的,学生的聪明有时真让人佩服。如“客行悲故乡”中的悲就是抽象的情绪,怎么画?对,其实想想悲伤时人的样子就行了,可以画一只眼睛在流泪,也可以用一颗破碎的心来表现。

思乡也是诗歌中常见的情绪,如“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句。那怎么表现这个“思”呢?思乡是心里想念远方的家啊,于是有人画了一颗心,再竖着随便画条蛇行线,像个心形风筝一样,这个思乡时心神不定,飘飘悠悠,牵心挂肚的感觉不就出来了!这个创意是不是很准确很含蓄又很美?

碰到抽象名词怎么办,如风,如年月日?解决的思路与上面是一样的。风本身看不到,但可以通过枝条的倾斜摆动来表现,或者干脆画并列的斜线。那年月日呢?现实生活中人们怎么记录时间就怎么表现呗!对,可以用日历、钟表、沙漏等记时工具来表现。如“二十三年弃置身”中的“二十三年”就可以画个日历,上面再写上“23”字样提示一下。

还有一类我曾经认为最难表现的,如“无”“不”等表示空无一物或否定含义的词,这些我都想跳过放弃了。但有些孩子竟然也想出了办法。其实很简单,直接用现实中人们也会用的符号来表现即可。如用“x”来表示“无”“不”“死”等概念。如“无家问死生”这句就可以画成“x家?x√”,当然有时间的话,最好用形象的事物来表现,毕竟美感也很重要。

我还发现学生画诗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是能激发兴趣,参与面广。大部分学生都乐意画一画,动动手。

二是利于交流,互相促进。你怎么画的,他怎么画的,相互看一看,评一评,无形中加深了交流,加深了对诗的理解。

三是形象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通过画诗更好地理解一个个形象,进而上升为意象。再通过画面和画面的连续,或者尽量用形象的东西去表现抽象的情感去揣摩意境之美。还是就是理解意思后再去背诵和默写,正确率也有明显提升。

学习诗歌的方式多种多样,老师的讲解固然重要,但适当放权给学生,让他们以画解诗,则应该是让诗境之美生动呈现的最佳方式!如再能将两者完美结合,我想我们的诗歌教学一定会更加美丽,更加有魅力!


作者简介:

程创立,西航二中语文教师,2000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级教师,西安市教学能手。陕西省于红梅名师工作室成员。教学中注重学习情景的创设,注重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注重教学手段的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