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研学在高一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以《第九课第四框 全民守法》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3
/ 2

前置研学在高一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以《第九课第四框 全民守法》为例

周翠萍

增城区第一中学


【摘要】生本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年来,我校积极进行“本原三学”新课程改革。本人将“本原三学”和“议题式”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在高一政治课堂教学中。前置研学是本原三学的重要环节,本文笔者将结合“前置研学”和“议题式”教学模式浅谈在高一政治教学的运用与研究。


【关键词】前置研学;议题式;高一政治;原则;运用;思考


郭思乐教授在我国推行生本教育,强调学生是教育的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郭思乐教授认为教学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教育过程。近一年来,我校大力推广“本原三学”教学模式,围绕“前置研学、团队互学、教师帮学”三个教学环节展开课堂教学。前置研学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环节,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学习的关键能力。前置研学作为“本原三学”的首要环节,前置作业设计好坏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决定作用。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本人将“本原三学”和“议题式”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在高一政治的课堂教学中,并举行了科组公开课、校级公开课等的课例研讨活动。下面,笔者将结合本人的教学经历谈谈前置研学在高一政治议题式教学的运用与研究。

议题式教学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议题划分,让学生根据议题进行分组学习。在此基础上,本人设计的前置研学根据教学内容的划分不同议题进行设计。如在《第九课第四框全民守法》的设计中,前置研学就围绕“如何认识全民守法的内涵?”和“如何推进全民守法?”两大议题进行设计展开。

一、前置研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前置研学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 简单性原则。简单性原则是前置研学内容设计指符合学生的由浅到深认知特点,设计的内容简单,学生可操作性强,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 根本性原则。前置研学的内容需要根据书本的基础、根源的知识展开。前置研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书本60%的知识,所以前置研学设计的内容应从书本的根本知识展开。

  3. 开放性原则。前置研学的内容设计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开

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前置研究,课堂上学生都有话可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前置研学在高一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中的运用

如在第九课第四框《全民守法》一课中,我设计以下前置性作业:

(一)主干知识梳理填空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107页至第109页,完成《导与练》P80填空题。

(二)误区警示,判断并改正

1.公民享受权利和自由,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

2.全民手法意味着公民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

、、、、、、、

(三)议题探究

议题探究一:如何认识全民守法的内涵?——“新冠病毒造谣”案

▼案例内容:2月14日,云南宾川县公安局依法查处一起散布谣言案。经查:吴某(男,48岁,宾川县宾居镇人)长期在外务工,2月10日,其在外地得知“大理州第12例新冠肺炎病例”确诊的消息后,于2月11日晚在家庭微信群杜撰发布此已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系被误诊的不实信息, 随后该信息被转发,造成该不实信息被扩散,从而对广大群众造成误导,干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宾川县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依法给予吴某行政拘留5日。

问题1.在网上散播谣言的行为符合全民守法行为吗?为什么?从案件中,你可以感悟全民守法的重要性何在?

问题2.疫情期间造谣有哪些危害?

问题3.作为青少年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对推进全民守法有何启示?(从个人角度)

议题探究二: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问题4:新冠病毒疫情造谣事件,暴露出当前存在哪些网络乱象?对全民守法有何启示?(从社会和国家角度)

这份前置作业设计是严格遵循前置研学的设计原则。

首先,该设计符合简单性原则。这份前置作业的第一环节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并完成填空题,这一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生完成起来没有压力,易于引导学生学生“易学”“先学”,提前储备基础知识。环节一、二、三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梯级式掌握、理解书本基础知识。

  1. 符合根本性原则。前置研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书本60%的知识。通过误区警示,判断改错能及时反馈学生对第一环节的学习效果,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2. 符合开放性的原则。本课前置研学围绕两大议题设计的4个问题都是开放性题型,4问题都是针对重难点知识展开探究。问题设计让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对网络谣言、网络乱象进行思考,反思作为公民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该注意什么?问题设计贴近生活实际,能迅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一年时间同科组教师的共同探索与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了以上的前置研学设计的基本模式,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填空、判断改错、重难点知识的议题探究引导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如果前置研学设计合理,学生落实到位,课堂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锻炼学生合作学习、解读信息、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另一方面,前置研学课可操作性强,团队学习和个人展示的机会比较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落实政治学科素养。

三、思考与困惑

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能明显感受到“前置研学”带给高一政治议题式教学

课堂带来的优势,尤其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遇到困惑的地方,如下:

  1. 前置研学的作业通常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对于积极参与其中的同学的能力培养效果显著,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态度或其它原因问题,不愿意参与小组学习,或者参与其中都是滥竽充数。作为教师对小组内的每一成员前置学习难以监管,今后要多想对策。

  2. 前置研学设计上的某些主题,需要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对于学习时间紧张的在校高中生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今后,笔者将会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以上是个人对前置研学

在高一政治的议题式教学的运用的浅谈,不足处请海涵。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年版。

[2]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3]刘天才.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