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

周利娟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市特殊教育学校 广西 百色 531400

  摘要: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作为国语是最为基础的,也是最为深奥的,小学语文不仅要学会阅读也要学会听写与理解,俗话说“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培养小学的语文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一方面,我也对小学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并且加以分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才能将小学语文基础带动起来,不断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从基础的听写、朗诵、理解,再到语言表达,实际运用,这样一步步发展而来,现今小学教学提供的是准确性的教学,针对每个年级不同的年龄段语言需要进行讲解,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理解,促进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更好的接受,使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更加的清晰,语言交际能力更加的广泛,充分激发学生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兴趣。对于教师日常教学弊端需要反省并努力改变做到更上一层楼,以达到更好的发挥出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

  1.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1 很多的教育家都曾提过语文的阅读项目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我们要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这样才可以提高语文成绩,在小学的语文阅读课中,阅读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一直都是关注点,为了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我也會经常带领学生去图书馆开发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从书本中阅读不断的感悟书籍中的感情,只有充分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才能使语文教学中发挥出原有作用。

  2.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2.1 丰富学生情感,提升写作水平。

  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丰富学生的个人情感,让其在指尖翻阅的书页中领略世间百态,为自己的写作无形中收集了很多鲜活的素材。除此之外,学生在提升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这对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辩证思维和正确的三观。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品读不同的人物故事时,可以去分析和明白其中的人生道理,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出发探究事物,追其本质。此外,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老师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现如今,由于受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影响,大部分老师仍保留着老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不断单向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在阅读教学上永远都是老师一个人在分析解读问题,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填鸭式教学方式。最后的结果便是课堂收益甚微,达不到预期效果。

  3.2 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时间较少。

  大部分教师不能将阅读兴趣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全面,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学生提不起对阅读的兴趣。每一篇好的文章都是源于生活的,想让同学们理解它,学好它,那便要从生活中寻找有效学习方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章讲述的情景,通过生活中的小故事去学习记忆。只有把生活和阅读有效的结合起来,学生才能融入到语文阅读中去。在阅读课中,老师可以积极的参与进来,给同学们分配好角色,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阅读能力,对阅读能力好的同学赞扬,对阅读能力差的同学给与鼓励和支持。教育者一定要应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能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

  4.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4.1 正确处理主体和主导关系,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教育者为中心”到“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而不是单纯的只为学知识而学习。教师的教学理念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积极跟上时代的步伐,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合理的进行小组合作,并且处理好主导和被动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2 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灵活的带动起课堂的气氛,只有带动起课堂气氛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好的学习环境中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没错的,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协作精神和学习效率,适当的运用多媒体可以对学习的了解更加深入,通过图像来表述学习,使印象更加深刻,深化对学习的记忆力。

  4.3 丰富作业的形式。

  要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会学习,便要让学习在生活中去实践,去体验学习成果,对于教师来说拓宽学生的作业形式,有助于学生对作业完成度的提高。教师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不仅是书本上,还会通过很多创造性的实践去评价学生,最后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综合评价。作业的开放性应该将作业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打破传统认识的界限。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从而帮助学生们在课后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

  总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教学逐渐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阅读作为小学生教育基础,是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得到发展,便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让语文阅读与生活有效结合,确保把最好的学习方法传输给祖国未来的每一位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刘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索[A].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C].2019.

  [2] 谢立辉.阅读教学“四步法”——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