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专业多元化校企合作的开展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3
/ 2

中职汽修专业多元化校企合作的开展思考

牛明超

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南省焦作市 45485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新模态逐渐形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汽修行业需求日益提升,小到一些常见的汽车修理机构,大到专业的4S店,对于汽修专业人员的需求都在增加,并且日益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对从业人员服务能力、维修技术等都有了新的要求。中职汽修不断革新自身教育教学工作,以校企合作为支持实现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全面促成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开展,以职业为导向,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全新的思路,打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境界。

关键词:中职汽修;多元化;校企合作

1校企合作机制概述

校企合作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整合各自资源优势,便于培养更符合社会企业所需的专业型人才,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当前职业院校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储备同时,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来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校企合作相较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助于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水平。

2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校企合作向纵深方向延伸不全面

在校企合作纵向延伸方面,校企双方缺少对现代校企合作模式本质的全面研究,未能展示出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模式下,共同制定系统性教学方案的重要价值。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对“美国模式”与“德国模式”的引入,忽略了我国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与面对的基本问题,因此,形式上的完善,未能进一步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

2.2教材内容质量高低不齐

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首要前提,也是主要参考依据,即便当前涌现出很多职业院校的教材,但这些教材内容多是东拼西凑,质量高低不齐。究其根本,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水平不高,非本专业人员编写教材,可能无法把握知识点,导致教材不符合实际教学需要。多数职业院校即便开设了相应专业,但由于配套的实训设备缺失,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校企合作效果。

2.3汽修实训基地建设滞后

由于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仅仅学习理论知识很难满足岗位的需要。还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努力解决后续岗位可能遇到的问题,把知识结构内化。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学校需要建立专业实训基地,为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然而,与汽车维修专业相关的机械设备成本较高,如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四轮定位仪、汽车烤漆室、底盘测功机等。大多数设备需要几万或几十万。为了降低成本,一些高校大多购买了几台汽车教学试验台和几台报废汽车用于实践教学。由于投入不足,自然影响后续实践教学效果。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有效措施。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和培训设备,让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实习,锻炼实践能力。但是,从实践角度来看,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合作企业不能满足上述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

3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改革的建议

3.1认真思考校企资源的互补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追寻资源互补,由此,组织推进校企合作,应当建立在对资源的整合之上,达成校企合作与学生的结合,在具体的教学中,认真思考校企间资源的互补性。在校企合作之下,企业能为学校提供丰富的汽修实践案例、实际操作机会、还有技术资料等方面的资源,这些对于受到教学条件限制之下的学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当企业向学校打开大门的时候,就意味着向学生未来就业打开了一扇大门。而学校能为企业带来的优势则在于,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的劳动力资源和有潜力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同时,学校具有一些科研、科技性较强的设备,能够帮助企业完成一系列的理论性建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能够通过理论协助、实习鉴定等多种形式,将汽修教育工作整体向纵深方向推动,使双方领域视野得以扩展。双方合作,谋求共赢,应当相互协商发力,避免盲目地依赖于其中一方。作为学校,通常是校企合作中较为主动的一方,此时应当做先期企业调研和自身资源的整合,以扎实的学科基础,丰富的学校资源,与企业对等交流,资源互补。

3.2形成学校、汽车4S店和汽车制造厂多方合作模式

汽修专业自身特性,可以合作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方向狭窄,单一汽修维修企业难以满足校企合作需要,如果将汽车制造厂加入其中则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汽车制造厂与全国的汽车4S店均有合作关系,需要为各店补充汽修人才,加之汽车制造厂自身的综合实力雄厚,三方合作下建立一套实训基地是切实可行的,实现三方收益。当前我国已经有很多职业院校开始推行此类合作模式,形成了院内企业培训中心联合院外4S店的合作模式,以校企合作建立的校内企业培训中心为基础,推行三方合作办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切身感受到实际岗位氛围,了解未来岗位工作内容和方向,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身心参与其中。如,实训教学前,与企业协商沟通,尽可能让企业投入汽修专业实训设施,创造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相近的校内实训基地,并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实现校企一体化发展。通过此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还可以感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等内容,实现专业技能和思想素养同步发展。

3.3校企合作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在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之下,应当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以此深化扩展校企合作。“引进来”,是将企业资源引入学校。前面已经简单举例了一些校企深度合作之下将企业的训练等引入学校,配合学校的实训基地加以建设,再如邀请企业的教师进入学校进行讲座、现场指导等,逐渐缩短学生在入职后与职业的距离。“走出去”,是指学生、教师等脱离当前的教育思路限制,进入到企业中。值得一提的除了学生进入到企业中,还可以带教师团队进入企业。尽管我国中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所聘请的都是专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专业知识、教育能力强,但是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此时组织开展校企合作,能够恰到好处地弥补教师的不足,同时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鲜活的案例,以此为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出铺垫,达成当代教育工作的开展。深化校企合作之下,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深度结合,也需要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教师都应当秉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吸纳自身所未涉及的领域,再积极反馈到自身的教育工作中。

3.4从纵深方向上加强合作

汽修专业是一项对实践依赖性很强的学科,但同时又相对综合,单一的方向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因此在教学中学校应当充分整合、综合可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尽可能增加可能的实训内容,全面展开沟通交流。例如,某校汽修专业以柴油机修理为主要方向,因此在实训时找到了当地的一家较为大型的企业,进入到柴油机相应的生产车间等。在此基础上,学校又为学生找到了一些驾校等,为学生学习做辅助。再如,一些学校则另辟蹊径,找到当地较为可靠的地方性企业,吸引企业入校“筑巢”,将小型生产培训车间等建在了学校,双方共赢。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全面到来,各项内容更新频繁,包括汽车产业,此时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应当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校企更好地加以合作,以此找到适配于当代学生需求的环节。

结论

总而言之,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基于校企合作机制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缺陷。通过校企双方合作整合各自的资源优势,理论联系实践,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后续就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勇,夏红艳.校企合作走向深化关键问题的探讨[J].职业教育,2020,9(1):79-82.

[2]黄炳辉,朱芸,钱明俊.校企合作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效载体[J].江苏高教,2020,21(8):81-85.

[3]赵晏鹤.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辽宁中职学报,2020,22(8):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