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3

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胡桂萍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对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在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上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立德树人根植于教学,落实好课程的育人功能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高等数学;思政元素


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空前活跃的社会思潮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大学生的“三观”深受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高校数学教师要时刻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发挥数学课程育人作用,把课堂打造成价值引领的主要阵地。

一、课程思政建设背景

2014年,上海市教委在教育部指导下,出台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020年,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进一步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此背景下,全国高职院校正在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掀起了课程思政的新浪潮。高校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突破知识体系传授的窠臼,实现价值引领,充分发挥教师“主力军”作用。如何在课程建设“主战场”落实育人功能,在课堂教学“主渠道”厚植“立德树人”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纵观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大多数都是笼统地谈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是停留在策略和建议等理论研究层面,缺少相关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案例作为支撑。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以下几方面:

(一)将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对立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把教书与育人相割裂的现象。部分数学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知道何谓课程思政,更不知道课程思政何为。部分教师对授课过程融入课程思政认同度不高,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事,和自己无关,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有些教师日常教学中仍然按照原有教学方式进行,遇到检查就应付了事。缺乏正确的价值引领,数学课程就会失去灵魂,这种片面的教学观念导致了课程育人功能的缺失。

(二)思政元素简单叠加

大多数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就是数学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简单叠加。思政元素这种表面化、形式化、碎片化、肤浅化、牵强化的简单叠加,无异于盐与沙的混合,只是形合,无法做到神合,更无法实现两者化学反应生出新产物的化合效应,达不到育人效果。

(三)思政元素过多

不少教师对高等数学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素材的挖掘没有遵循实事求是、适度性的融入原则。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课程本身内容的讲解而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引入课程思政是以减少课程教学内容为代价。甚至有个别教师为了体现课程思政,生硬地将思政元素机械地分配到每节课堂教学中,每节课专门用几分钟时间大谈爱国主义精神、时代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等等,将课程思政变成了直白的宣讲。这种生搬硬套、简单粗暴、“强行塞车”式的教育方式和形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甚至厌恶情绪,无法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育人效果。

(四)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独立经营、单兵作战现象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实质上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的一种新课程理念和实践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推进离不开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通力协作。而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加之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缺乏合作,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独立经营、单兵作战现象。导致各门课程思政资源重复交叉,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抵触心理,从而削弱教育效果,协同育人机制难以真正构建,全方位全课程德育“大熔炉”的教育合力难以真正形成。无法达到与思政课程同向发力、相向而行的协同效应,难以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初心理念。

三、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是铸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

(一)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学校加强顶层设计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纵向需要学校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突出各自特色、分类主导推进。横向需要多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支持、协同联动作战。课程思政不是针对一门课,不能自由发挥、单打独斗。课程思政需要的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一种机制,一种集体意识。需要学校多措并举,打好课程思政建设组合拳,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首先学校要围绕课程思政建设为教师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互动式培训和研讨,推动课程思政培训和研讨常态化,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引领金课计划,打造具有“孺子牛”精神的课程思政教师团队,使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导者,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统一。其次学校要给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物质和制度保障,同时把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推动实现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课程思政的建设要靠教师去落实。 比之课程的内容可以有机的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元素,教师在课堂上举手投足、言传身教中的育人元素更重要。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毕业多年后学生记忆最深刻的不是课堂内容,而是老师对他的影响。老师在课堂上传递的价值观、理念、包括对专业、对事业、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怀一直是牢记于学生内心的。一个教师有着什么样的学术追求、什么样的治学境界、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对学生成长的关切度,这一切都不会瞒过学生,这一切学生都会真切的体会到。教师精湛的教学能力、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特别是在课堂上呈献给学生的良好的精神面貌,学生是能直接感受得到的,并转化成输入学生精神世界的能量。课程思政真正的内涵是老师以自己的学识、自己的风范、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去感染学生,去点亮学生眼中那束渴求知识的光。教育的本质从来就是“人点亮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

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一个优秀的老师,只有用心备课、用心上课、用心关爱学生,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想学习,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动力。数学教师除了要精于“授业”“解惑”,做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榜样,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的知识越多能力就越强,他将来对社会的贡献就有可能越大。这种可能性取决于他所具有的价值观。知识和能力是标量,只有给它附加了价值观后才会变成矢量。这需要教师担负起“传道”的责任和使命,在“传道”中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引导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是课程思政内容

课程思政内容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做好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明晰高等数学课程的价值目标。首先应该根据课程思政内容,结合数学课程特点,在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增添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求真务实、批判质疑、探索进取、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敬业担当、勇于创新和团队协作等素质目标。

在价值目标的统领下,组织教学团队根据高等数学课程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通过教学团队的头脑风暴、集中研讨、集体备课,将课程内容体系重新筛选、铺排,深入课程肌理,将一个个知识点抽丝剥茧,找到课程思政内容有效融入数学课程的最佳契合点,便如同“盐溶于汤”。在遵循高等数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及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数学素质和思维,让学生在认知和探索间自由行走,于知识之外唤醒对知识的渴望,使高等数学课程更加有温度、有触感、有质量。

(四)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作用

课程思政建设要真正落地实施,必须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作用。作为高职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提炼积淀在知识背后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等育人功能,科学合理拓展高等数学课程的广度、深度,以提升课堂温度。通过恰当的教育教学案例,不断细化隐性思政教育,将其“基因式”地嵌入到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意无意间受到触动、震动、感动,将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把高等数学课上出思政味,达到“我在你身边,但不让你看见”的课堂效果。

四、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情况

近年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监督实施情况,协调解决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建立了教务处统筹协调,系部主导推进,教师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

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依据,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制定推进 “思政引领造金课,立德树人育英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把德育意识培养纳入教师日常培训体系中,通过校内外专家的培训、评比、经验交流等各种途径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价值教育能力。

五、结束语

高等数学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任务,就是以“立德”为出发点,以“树人”为落脚点。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借课程思政之帆助力高等数学教学乘风破浪,实现数学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的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课程思政建设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

[2] 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Z].教职成〔2020〕7号.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 教高〔2020〕3号.

[4] 胡艳寒.思政教育融入高职数学课程的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19(24):20+25.

[5] 胡先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与实践路径[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6]沙占华.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拓展路径[J]. 保定学院学报, 2020.09.

作者简介:胡桂萍(1968—),女,河北秦皇岛人,本科,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数学教育,作者单位: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资助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307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