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儿童视角,自然而生成——浅谈教师开展生成活动的策略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循儿童视角,自然而生成——浅谈教师开展生成活动的策略思考

何巧利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心幼儿园


摘要:生成活动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活动。生成活动以“幼儿为本”为理念,教师选材应贴近儿童生活、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进行开展。同时,教师在活动中应懂得善于观察、创造环境、家园共育等有效策略助推儿童进行深度学习。


关键词:生成活动 幼儿 自主学习


“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生成活动作为师生共同构建的课程,是一种遵循“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儿童观。当下幼儿园的课程大部分以主题形式进行开展,通常分为预设和生成两部分,而相对生成活动更能锻炼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教师应以观察者、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去了解儿童的个性、需求和兴趣,让幼儿在探究、操作、体验中获得经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体,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一、教师开展主题活动的现状分析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很好的把握教育教学方向、目标、内容,做到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普遍教师还是依赖于教参书或者上网查找些与节日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活动,此举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缺乏对课程的思考及教育的价值;其次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基本以教师预设活动为主,忽略了幼儿发起的活动价值,使得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低,只停留于活动的表面,并没有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及体验。

二、幼儿园生成活动的来源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生成活动来源于幼儿本身,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身边的事物总是喜欢奇思妙想,教师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倾听孩子内心的心声,挖掘幼儿感兴趣且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内容及材料,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帮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幼儿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师在生成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生成活动是反映儿童生活及经验的活动,也是以当下发生的人事物作为教育契机,在开展生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儿童、激发儿童的探究欲望,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生成活动的创造性空间比其他主题活动要大,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为了能够保证生成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密切关注幼儿活动的需求与帮助。

(一)善于观察,读懂儿童

观察是教师了解儿童、走进儿童心灵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应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能看懂儿童行为背后的教育契机,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与幼儿同频共振,尊重倾听幼儿内心的想法,满足其需求。例如:午睡起床后,孩子们在走廊更换鞋子,发现了墙角边出现许多蚂蚁,孩子们议论纷纷,甚至有些孩子还用脚去踩蚂蚁、有些孩子说要去找蚂蚁洞,也有些孩子说中午的饭菜掉地上才惹来的蚂蚁,一堆孩子在对走廊上的蚂蚁谈的热火朝天。生成活动是幼儿对自己身边所做、所闻、所想、所看进行内心的表达,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看幼儿在干什么?幼儿在想什么?幼儿在说什么?针对幼儿所关注、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筛选,选择具有可行性、探究性、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生成。

(二)环境支持,深度学习

《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在开展《毛毛虫变蝴蝶》的主题活动中,教师投放春蚕、桑叶、放大镜、蝴蝶标本等材料投放于区域活动,与幼儿共同创设毛毛虫的家,收集毛毛虫变蝴蝶的相关资料,创设“会说话的环境”,让幼儿与材料互动、与环境交融,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习,为支持幼儿能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

(三)适时参与,推动兴趣

在生成活动中,幼儿的知识经验、发展水平有限,常常会因此受到阻碍及影响活动的探究兴趣,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的给幼儿指引方向,教师可以通过有效提问、玩伴身份、材料替换、同伴合作等方式吸引幼儿持续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克服困难,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四)激励评价,指引方向

《指南》强调:教师要关注幼儿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在生成活动的学习中,教师要尊重、肯定幼儿的学习过程,在心理及情感方面给予幼儿支持与鼓励,如给予幼儿爱的拥抱、激励的话语、欣赏的目光、真心接纳、倾听幼儿的心声,让幼儿在生成活动中乐于参与、敢于探索、勤于思考、勇于挑战,为幼儿在自主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和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幼儿深度学习产生继续探究的动力和信心。

生成活动是幼儿和教师开启的一段美妙旅程,是幼儿园课程形式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一名新时代幼儿教师,教师要善于去观察、理解、关注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主动挖掘有价值的素材,把握教育契机,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探索和表现的机会,让幼儿的多种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开展基于儿童视角的生成活动,与孩子共同发现、创造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郭洁.浅谈幼儿园生成活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19)C(7):36-38

[4]朱正香.教师在幼儿生成活动中的指导策略[J].社会科学Ⅱ辑,学前教育;广西教育,2006,(Z4):93—94

[5]王青.幼儿园“生成活动”的实践与研究[J].好家长,案例分析2020,(02):94-95

[6]张晗.基于儿童视角设计幼儿园主题活动[J]幼儿教育,2020,(16)19-2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