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3
/ 3

小学语文“ 1+X”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刘菲

夏津胜利希望小学



作者简介:刘菲(1993.11),女,大学本科,教育学学士学位。2016年进入教师队伍,任教于夏津县胜利希望小学,中小学二级教师,现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摘要:为改变语文课堂上语言训练点“支离破碎”与“死读教材”的教与学现象,实现学生阅读能力与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我在教学中运用“1+X”阅读从课文中找到切入点,结合单元目标明确到课时要素,大胆取舍语言训练点形成螺旋上升式阅读策略,并促使学生在拓展的文本中迁移运用且发生深度思考,力争课堂有效时间内实现阅读效益最大化。这对学科本身、学生以及教师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1+X”;阅读;教学策略

“1+X”的阅读,是以课文单元主题为引领,以大量文本的阅读为抓手,以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依托,在大量文本的阅读中,收获知识和能力。“1”指的是语文教材文本,“X”指的是以教材文本为标杆,延展派生出几篇相关的文章,“1+X”阅读教学,即以教材文本为中心,整合教材与拓展文本内容,挖掘教材和文本中的主题训练点,围绕重点大胆取舍,做到一课一大得。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迁移自学,旨在通过大量阅读,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1+X”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100万字。所以仅凭学生在课堂上靠传统的“学课文”来读书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我们大力倡议进行课外阅读,但由于学生的自制力不够,教师和家长的管理也存在局限性,致使课外阅读无法进行有效的衡量。为此,我运用“1+X”阅读从课文中找到切入点,争取课堂有效时间内大力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这对学科本身、学生以及教师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学科,实现语文要素的螺旋式上升。部编版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除了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如四年级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方面,上册第七单元提出“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下册第六单元进一步要求“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要关注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并通过拟小标题的形式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1+X”阅读摒弃传统教学中语言训练点“支离破碎”与“死读教材”的教与学现象,从宏观上把握阅读逻辑点,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大胆取舍,争取一课一得,实现学科要素的螺旋上升。

对于教师,促进其专业能力的发展。开展“1+X”模式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深入研读课标和每册教材,根据单元主题对语言训练点进行提炼,并将整个小学阶段的横、纵向阅读要素一体整合。分析整体阅读训练要素,我们会发现在第一学段侧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第二阶段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这阶段开始涉及阅读的方法,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第三阶段考察学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方法的了解领悟,重在阅读能力的提升。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去阅读,并思考课堂结构的形成,通过不断地研读与分析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对于学生,有效提升阅读能力与思维的迁移。阅读思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学生通过在“1”篇精读课文中学习阅读策略,迁移运用到“X”篇章中,一堂课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又提高了阅读效率。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要素为“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的学习中,我带领学生边阅读边体会提炼小标题的方法,并及时进行概括、把握。策略:总体意识根据段意拟小标题,拟小标题可以抓文中的中心句或关键词、抓主要人物的重要情节,进而自主阅读《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两篇文章,实践学生阅读能力与思维的迁移。

二、“1+X”阅读教学策略及课堂实践模式

(一)把握单元核心,明确课时目标

统观部编版教材发现文本的人文主题涉及多个领域,我与我们、自然、社会、世界、未来,主题的明确会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语文是生活中的语文,可以拉近语文学科与彼此之间的距离。语文要素的发展则是放在人文主题这个大的生活背景与螺旋上升的逻辑思维中来考量的,单元语言训练点越是明确,教师越易进行教学操作,学生也能习得明确的阅读策略。为此,教师除了研读单元目标,还需将课时目标相应提炼,使每个单元的语言训练点形成横向的联系。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三篇文章分别是精读《小英雄雨来》、略读《我们家的男子汉》和《芦花鞋》,单元的语言训练点定位于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到底该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呢?这就涉及到阅读的策略,进一步细化我又将精读课文“1”设定为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列出小标题,了解主要内容。略读“X”分别设定为“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能理清文章条理并列出小标题”以及“用较快的速度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换小标题。”通过细化、整合本单元目标,学生对阅读的速度与小标题的提炼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实现语文要素方面的一单元一大得。

  1. 选择拓展文本,课内外相结合

文本的选择不是一味追求阅读数量之多,也不是单纯追求形式的多样化,而是为训练阅读思维与提升核心素养,实现思想的碰撞交流服务的。“X”至少选择2篇,其拓展并不只限于教材文本,选择时更要兼顾经典,注重互文性,同时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将有内在联系的课内外文本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阅读内容的结构化。

拓展同一作者。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其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结合老舍先生的精读“1”《猫》,我又拓展了课外的两篇文章《小麻雀》和《鸽》,选择这一组阅读,我想在阅读策略上让学生体会作者从具体事例中运用欲扬先抑和反语的写作手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同时更深入了解老舍的写作风格,学会连续来读一个作家的作品,从而去走近冰心、走近巴金、走近杜甫……

拓展同一人文主题。《小英雄雨来》一单元是围绕“儿童成长”这个人文主题来编排的,教学时我结合课外《夜莺的歌声》和《王二小的故事》进行多文本阅读,迁移运用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来提炼小标题的阅读策略,思想内容上使学生在了解儿童英雄故事的同时进一步思考“怎样的人才是英雄”“我们为什么歌颂英雄”从而激发起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怀,思维敏锐的学生就会在阅读中思考各种问题,如“怎样看待死亡”“如何面对诱惑”等等。

拓展同一体裁。第七单元第二篇文章《囊萤夜读》以文言文的形式让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我把“X”拓展为课内《铁杵成针》与课外《匡衡勤学》,学生除了迁移策略感受古人勤奋刻苦的品质,还了解了文言文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连续读一种体裁的作品,再去认识诗歌、小说、散文等。可见文本的拓展,需要教师把握住一定的方向,沿着一条主线在求同和类比中进行,引导学生从一篇“井底”跳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

  1. 注重学习策略,提升阅读能力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宗”是指阅读策略在文本中的习得,不管文章的学习形式如何转变,最终都是为实现学生思维的迁移、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来服务。一堂课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结合课堂实践,我们可以按照前期明确的单元核心与课时目标,先让学生在方法上了解“本课”的目标,再结合课后习题知晓文章内容的重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书”,从整体上把握本课、本单元甚至本册的阅读思考与表达,从而形成一条阅读链,支架式助力学习与实践。在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始终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作为意义指导,通过教师“导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提出相关意义连接点(因果关系)的问题展开教与学的活动;以学生“自读”为主,带着教师发问的问题,边读边思考文本在内容方面的表情达意,在此期间阅读策略成为重要的桥梁,师生与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形成思维求同或求异之际,正是学生通向最近发展区的必经之路,也是教师提炼总结,带领学生回顾相应策略的最佳时机。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目标为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解决,那如何解决就是一项策略,学习《琥珀》一节会发现阅读策略具体到课时中可以联系上下文找到答案解决疑问。精读时我首先提出阅读意义连接点的问题,“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而后在探讨交流中我驱使学生到文中找到题目的一致句子,再从题目中抽取关键词语“那块琥珀”指的是“哪块”?要求学生找到相应语句,然后学生通过读就能明白问题的缘由,这时相机与学生一同提炼阅读策略,我以问题引领、层层递进的形式让学生感悟阅读方法并及时明确策略要点。接下来顺势抛出“X”文本《黄河象》《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阅读,主要迁移运用本课策略解疑答惑,提高阅读效率,实现一堂课多文的阅读。形式上是效率提高了,目标达到了,但也不可忽视内容上情感的领悟与表达,我对三篇文本进行共同发问“同样是推测化石的形成过程,它们的写作方法一样吗?”思维敏感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发生深度思考,学会类比,体会不同作者的表达方式。就是在这样的一组组文本中实现了学生能力与素养的相互促进。

  1. 总结语

综上所述,“1+X”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扩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研读教材时要紧紧把握单元核心,明确课时目标;科学的选择拓展文本,兼顾经典作品课内外相结合;课堂上注重策略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作为主体的发挥。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1+X”阅读的有效性,在“1”中举一反三,在“X”中举三反一,提高阅读能力发生深度思考,实现阅读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5

[2]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7

[3]周华东.小学语文“1+X”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建设,2019.10:32-34

[4]马献坡.小学语文“1+X”文本拓展的途径探析[J].成才之路,2018.1,1:7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