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3
/ 2

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

李晶

辽宁省沈阳市 沈阳市浑南区第十一小学 1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提质成为减负的一大前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质量也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下文将对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减负提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


在小学阶段,教师为学生布置数学作业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创新数学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完成过程中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为学生设置具有层次化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时都能有获得感和满足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落实所学习的知识点,并暴露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1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布置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在对数学作业内容进行设计时,更侧重对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进行检测,缺乏必要的趣味性。小学生的年龄偏低,心理和思维发展还未达到成熟水平,对多数的问题所形成的看法还不够客观、理性。因此如果作业仅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而缺乏必要的趣味性,那么学生便会形成厌烦的心理状态。其次,作业形式相对单一。通过广泛的调研可知,多数教师在设置作业内容时,均会选择书面形式,这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批改作业提供便利,但却会影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难以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和多样化解决问题的习惯,也难以促使学生形成综合性的学科素养。

再次,作业内容与生活的关联度不高。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也可看作是生活经验的提炼。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便需侧重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关联,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最后,由于不同学生的教育背景、对于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力及生长环境等多个方面影响,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能力也各有不同,知识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能够较快解答出数学相关问题,在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容易跟上教师的教授效率,而思维较慢的学生容易跟不上教师的课程教授速度,因此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同时由于数学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进行设计数学作业时也较为一致,很容易使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数学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也无法较快地提高学习能力,因此缺乏了对学生的针对性教学。

2 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

2.1 布置多样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是提高学生作业完成效率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过去,作业的单调性也是造成学生巨大压力的原因之一,故在现代教学中,教师需要布置多样化的作业,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教师即可以以实践作业取代原本单一的书面作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兴趣、能力合理分组,如将身体素质较强、数学水平较高、口语交流能力较强的学生分到同一个小组,以保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当然,在上述能力评价方法不方便实施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各学科成绩对其进行分组。之后,教师可以以“计算每个学生平均拥有的操场可活动区域面积”为任务,让学生进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利用各种方法测量操场的边长,还需要通过合适的方法调查学校的人数,这对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相比于书面作业,实践作业无疑也更加有趣。这样,教师就通过实践作业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2.2 布置亲子型作业

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学校在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时,也需尽量赢得家长的辅助和支持。这样在实施教学期间,便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设置亲子作业内容能够让家长随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可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类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引导,建立家校合作的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成长环境。教师需与家长保持相对顺畅和及时的沟通,让家长也意识到自身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与学生顺利交流,辅助教师共同开展教育活动,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如在讲解统计图相关知识时,教学大纲所设置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运用图表形式对水量分布情况进行描述,同时形成节约水源的意识。这样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便可要求家长和学生共同观察生活中存在的浪费水源的现象,并将家里的用水量按月进行记录,并结合具体的用水量绘制图表。教师在检查作业完成效果时,还可鼓励学生主动表达对家里用水情况的感想,从而对学生的节水意识进行深化提升。

2.3 减轻作业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减轻数学作业布置的作业量并不是单纯地进行作业量的减少,而是需要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将数学作业完成过程中出现过多重复计算类题目及基础记忆类题目进行削减,加入具有创新性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强的题目,从而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培养与提高。同时,小学生日常生活内容较为丰富,对周围事物都保持着较高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可以加入生活的趣味性元素。不仅避免了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枯燥,也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熟悉。既能够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生活的运用,同时也能够通过实际生活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形成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有效提升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质量。也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有效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2.4 设置具有层次性的作业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自我认可,对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要设置有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目前的水平,选择相应层次的作业,然后一步一步增加难度,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真才实学,更能够找到自信,获得满足感。例如,在进行《认识方程》这一课的作业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层次较低,且没有经过系统化、专业化的训练,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对此,教师可以将作业划分为几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基础板块,为学生列举一些简单的计算题,学生需要找出数量关系式,并且用字母表示未知的量,然后再用方程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并解出方程。第二个板块是针对数学思维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基础板块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究更多的方程解法。第三个板块为拓展板块,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内容和完成的数学应用题及简答题,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出一套题目,并用字母表示未知量,用方程解决该问题。这对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在刚开始接触这个任务时,不少学生都采用了模仿出题,此举有利于让学生揣测出题者的意图,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将目光放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找寻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加以解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实践分析,以小学数学作业为研究内容,探索了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方法,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提高对于数学作业设计的认识,应创新作业设计与布置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发挥数学作业的实际价值,从而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惠羡.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布置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54):92-93.

[2]刘晶.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6):71.

[3]郭丽敏.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作业布置[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74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