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4
/ 2

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闾涵 徐敏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 对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3月期间于儿科进行实习的4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将该阶段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因素纳入考察范围之内进行分析;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在我院于儿科进行实习的4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组,2019年4月开始实施加强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措施,前提为加强版措施要结合分析的影响因素;将实习护士理论知识得分、职业道德评分及实践能力评分视为观察重点,比较两组所产生的效果。结果 分析得出,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因素最主要归类为三大方面,即实习护士自身方面因素、病人及病人家属因素以及带教老师方面因素;观察组理论知识得分、职业道德评分及实践能力评分等指标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即P<0.05。结论 干扰儿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实习护士自身、患者及患者家属、带教老师自身,在以后临床儿科实习护士的培训过程中,带教老师应改善这一缺陷,加强带教措施,优化带教质量。

关键词:儿科;临床护理带教;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因医学院校中即将毕业护理专业学生均需到医院进行为期八个月的临床实践,作为成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经之步,亦以此为前提方可获得护士资格证书[1]。但是一名实习护士进入医院实习的全程必须要有带教老师的指导,最后使得各项实践技术被熟练运用以及自身理论知识得到提升。实践技术有最基本的静脉输液、心电监护仪的使用等[2];整个医院所有科室中儿科应属于实习护士的重点培养科室,因儿童血管不明显等原因[3],实习护士在扎针技术方面需要着重学习并实践,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儿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低下,为此,本文围绕对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深入剖析,现将具体的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2018年6月-2019年3月期间于儿科进行实习的4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民族归属方面:汉族33例,其他民族7例;年龄位于18-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2±1.3)岁;学历归属方面:大专10例,本科30例。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在我院于儿科进行实习的4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组,民族归属方面:汉族35例,其他民族5例;年龄位于17-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2±1.8)岁;学历归属方面:大专8例,本科32例。两组其他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所入选的观察对象均未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2)入选观察对象性格正常,能够和带教老师正常交流。所有参与观察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协议书,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方法

在对照组,对其观察对象的临床护理带教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参考一些有关方面的文献,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状况之带教老师、实习护士、患者展开,命名为“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之影响因素”,整个涉及5方面,分别为患者及家属方面、实习护生自身方面、带教老师方面、医院方面以及外界干扰方面,各占20分,总分100。可信度被权威专家认定并通过。随后进行问卷的发放,人手一份,最后进行统一收集汇总,分析总结出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因素。

在观察组,结合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因素。带教老师对观察组实习生予以加强之前不足之处,详细为:1)详细指导实习生在面对每种不同类型疾病的患者及患者家属时应该注意到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护理;2)每天进行为时半小时的心理教育,提高作为一名实习生该有的的职业操守;3)带教老师在进行每一项操作时,应向实习生详细讲解,包括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具体操作方法及仪器所起作用等;4)每一周举行一次实习生理论知识考核,以此提高实习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度。最后比较两组带教质量,评定方法:1)专业人员制定考卷(百分制)[4],组织实习生进行相关护理知识方面的考试,统一阅卷,以此获得理论得分;2)将儿科共计30名患者全部依照床号进行编号,考核技术为患儿头皮针的扎针技术,实习生随机抽号,由3名带教老师进行考评打分,护生最终得分为平均分,以此获得实践得分;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进行1:1加权后得总分。

1.3评价标准

其评定标准为观察组护生经过为期8个月的被带教老师加强指导之后,护生理论知识得分、职业道德评分及实践能力评分提高或者降低。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614d689629cdb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表示,t检验。计

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儿科临床护理带教影响因素

通过对观察组护生进行评分测试,护生患者及家属方面平均得分15.56分、实习护生自身方面平均得分18.22分、带教老师方面平均得分19.22分、医院方面平均得分7.22分以及外界干扰方面平均得分4.29分,可见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主要受患者、实习护生自身以及带教老师这三方面影响。

2.2儿科临床护理带教护生理论、实践掌握状况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状况,发现观察组通过加强带教指导干预后,对照组理论知识得分、实践能力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详细见表1。

表1两组儿科临床护理带教后护生理论与实践评分情况(614d689629cdb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分)

组别

理论知识得分

实践能力评分

对照组

71.35±6.38

75.40±5.78

观察组

87.40±5.01

89.48±4.85

t

10.23

9.66

P

<0.05

<0.05

2.3儿科临床护理带教护生职业素养状况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状况,发现观察组通过加强带教指导干预后,对照组职业道德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详细见表2。

表2两组儿科临床护理带教后护生职业道德评分情况(614d689629cdb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分)

组别

职业道德评分

t

P

对照组

76.21±4.46

12.51

0.05

观察组

89.95±5.52


3讨论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关乎生死,为此,不论是医院的医生还是护士都要格外注重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5]。对于临床实习护士而言,入院实习过程中有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做指导,方能更好的适应作为护士的这项职业[6]

加强版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从最关键的影响带教质量的三因素(实习护士自身、带教老师、患者及其家属)方面展开,弥补了之前的不足,带教老师与实习生之间的积极配合,这些是观察组带教质量高于对照组的关键之处。

通过对对照组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7],发现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主要受患者、实习护生自身以及带教老师这三方面影响。其次通过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状况,发现观察组通过加强带教指导干预后,对照组理论知识得分、实践能力评分及职业道德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综上,科临床护理带教主要受患者及家属、实习护生自身以及带教老师这三方面影响。观察组通过弥补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这三方面的不足,发现观察组理论知识得分、实践能力评分及职业道德评分得到提高,即带教质量得到提升,是对儿科临床护理实习生进行带教工作的最优方案之一。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要探索制定周全的带教方案,往有益于实习生及整个医学界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英. 影响儿科护理带教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29).

  2. 张春波.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存在问题及对策[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020(008):218-220.

  3. 孟瑞荣. 儿科护理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S2).

  4. 朱磊, 牛倩, 徐森. 临床带教老师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研究, 2017(31):2991-2994.

  5. 黄红玉, 马桂芬, 罗碧如. 运用卓越教学法提高儿科护理临床带教质量[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0z2):265-268.

  6. 许今花.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难点及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017):199.

  7. 孙嫣婷. 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对策[J]. 养生保健指南, 2017, 000(0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