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经济发展与其人文素质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论日本经济发展与其人文素质的关系 王金陆 天津军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31

摘要: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文化水平和整体的人文素养,国民的人文素质同样制约和影响着经济增长。本文首先阐明学术界对于经济发展与人文素质关系的看法,解释人文素质的经济功能,接着与大家分享日本人文素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具备主体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最后论述日本的经济发展与人文素质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发展;人文素质;日本经济

引言:只发展经济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国家,注定会走上混乱黑暗的道路;而只重视文化培养而不去提升经济实力,国家会陷入任人欺凌的弱势境地。通过梳理日本经济发展过程,分析日本在西方主导的现代世界发展成为经济强国背后独特的文化因素,找到我国可借鉴之处。

  1. 经济发展与人文素质的关系

  1. 人文素质的定义

人文素质即人文精神,是现代“人文主义”对个人的综合要求,具体表现为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从精神层面衡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宝贵品质、是人类之所以为最高级生物体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日本的人文素质即是指日本人民所具备的人文精神,它集中体现了日本国民所体现出的整体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

  1. 人文素质的经济功能

文化和经济是社会系统的两大子系统,一个代表着精神文明,一个代表着物质财富。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文化水平和整体的人文素养,国民的人文素质同样制约和影响着经济增长。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市场,文化与经济之间互相影响,有时相辅相成、有时一同滑入深渊。当下,文化发展对于经济的助力作用不可忽视,文化和经济如同国家的腿,只有两条腿同样健康,才能共同合作,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

古典经济学虽然假定市场上经济活动主体均为“理性人”,即 “经济人是自利而理性的。”但是, 他们从未完全放弃分析非利益因素对“理性人”行为的广泛影响。 亚当斯密曾在《道德情操论》中,分析人类的同情心、责任感等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经济行为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市场秩序会受道德情操影响。”也就是说,国民的人文素质会深深地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日本二战后从一个百废待兴的战败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经济腾飞就离不开本国的人文素质的影响。

  1. 日本人文素质发展的特点

  1. 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主体性”

由于日本地处孤岛,资源匮乏,日本国民向来缺乏安全感,这也造就了几乎不抵触外来文化的日本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文化是不断学习融合各大洲的先进文化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历史上有三个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时期:第一,大化革新前后,日本派出大量使团来中国学习当时非常先进的隋唐文化;第二,明治维新时期,通过引进了先进的西欧文化,日本不仅全方面超越了闭关锁国的清政府统领下的中国,更一跃成为列强之一;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占领军接管战败国日本,全方面地日本渗透美国文化。在这三个时期中,日本文化都接受着他国文化的冲击,但均很好地保持了自身的主体性。例如,日本从公元六世纪开始引进佛教, 后来,江户政府迎合佛教,制定了身份证明制度防止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从此佛教思想在日本全面兴盛,在今天有人身子认为日本是佛教徒之邦。 但是,日本独特的神社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具有很强的统治力。正月的初次祭拜、结婚、出生这类的日本人生活中的大事,基本上都会在神社进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融合外国先进文化,发展出适合自己当下经济基础的一套日本文化。这也是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一直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1. 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有著名的四大文明圈:东亚文明圈(儒教文明圈)、 西亚一中东伊斯兰教文明圈、南亚佛教—印度教文明圈和西洋基督教文明圈。其中, 发源于中国的儒教文明圈历史悠久, 涵盖几乎整个东亚。其重视家庭、集体主义等核心观念不仅深深地影响了深深地影响着周边国家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这些国家的商业行为。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有过很长一段学习中国的时期,吸收了很多中国的先进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尤其受发源于中国的儒教文化影响很大。

  1. 日本经济发展与其人文素质的关系

  1. 人文素质推动商业快速发展

受儒教文化的影响,日本社会长期以来明确地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强调个人对家族、企业、民族和国家的义务,这是日本作为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岛国的立国之本。同时又不忘关心个人的利益, 通过对个人利益的关心激发人们为集体利益奉献的积极性。 这就是日本人在战后,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和努力上进的工作态度。 日本人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只有节制物欲才能实现原始资本和社会财富的持续积累,早日实现国家繁荣。

总结日本历史发展的经验,日本之所以能在明治时期,从一个封建国家顺利转型成为“后工业化国家”,二战后发愤图强,再度崛起就在于日本一直以来,从政府到企业都很好地把握了“开放创新”的思想。二战后,美国全面接管日本,欧美货物倾销日本,在成熟强大的欧美企业面前,日本企业汲取欧美企业发展了数十年的管理哲学、企业文化,结合自身的特点,将严谨、精细发挥到极致,打造出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的产品,国内迅速地诞生了一批如“丰田”“松下”等民族品牌,享誉国际。日本的“匠人精神”更是随着日本的产品的输出享誉全球,成为日本制造的标签。

2.日本的经济发展与人文素质的冲突

步入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一直停滞不前。除了传统经济学给出的解释以外,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也值得探究。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二战记忆的褪色,在丰裕的物质环境和商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越来越西方化。日本传统的儒教文化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社精神等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价值观的猛烈冲击。活在一个极度物欲化的社会中,是否取得一些经济上的成果成为了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志,都以追求更高质量的物质为目标,集体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被强力削弱,日本经济发展的固有动力不复存在。

  1. 结语

到今天,日本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已经再一次走到岔路口,是继续向西方靠拢还是往回走、巩固自己的传统文化?今天的日本年轻人已习惯了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另一方面,外国文化的大肆入侵也会激起本国人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因此,继续向西方靠拢或往回走都是不易的。日本的人文素质将如何继续影响其经济发展,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张灵均.日本经济发展变迁中的文化因素分析[J]. 经济研究刊,2017,(26).

  2. 浅谈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以分析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为依托[J]. 姜雨昕.  名家名作. 2019(07)

作者姓名:王金陆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8年12月11日

籍贯:天津

单位名称:天津军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红桥区怡闲道25号万华里西区9号楼1602)

学历/职称:大专

研究方向:日语学园/日本语言文学/日本经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