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教学让小学语文阅读落地生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语用教学让小学语文阅读落地生根

朱红萍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宝电子校 721006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在书中反复出现,可以说,它就是王老师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核心与宗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对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这句表述非常熟悉,十分清楚语用的重要性,平时的教学之中,也竭力的想在课堂上去体现“语用”教学。

一、关注文本特点,落实有效语用训练。

回想一下,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环节:“同学们,我们今天认识了xxx,也被他深深感动了,你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说,你想对他说什么,请把它写下来。” “同学们,课文写得如此精彩,就是因为作者巧妙的运用了xxxx的表达方法,以后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像作者这样写,让自己的文章生动形象具体。” 我觉得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但关注了课文的表达形式,学生也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运用课堂。但实际课堂中我又发现对于“你最想对他说什么”这样的语言训练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出现了一种“不走心”的现象,学生甚至可以说是张嘴就来。而对于“把作者的写法用到自已的习作中去”落实情况则更是不尽人意。明明训练了,明明教了,学生为什么还不会呢?通过我不停的学习反思,原来我所认为的这一种语用课堂训练只是一种“表面化”、“形式化”的语用训练,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根本是无效的。


针对这种课堂现象,虽然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动笔写了,进行了表达,这或许可以说是一种语用,但却不是有效的语用,每一课都通用的方法,极有可能不是有效的方法。” 我这才明白,原来在以往的课堂之中,我的许多努力都是无用功。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语用训练呢?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每一课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文体特征,表达自然有所区别。教语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我们就应该学习这一篇课文中独一无二的写作手法。我们就应该引领学生透过语言外在的形式,逼近语言的本质内容,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走向“运用语言”,并进行能够体现这一课表达特色,极具针对性的语用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冯骥才先生的散文《珍珠鸟》一课许多老师都很熟悉,很多人也上过这篇课文。在王老师的课堂中,并没有像我们一样过多的纠缠于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而是重点关注了文章的写法和表达,有两点让人印象深刻。

一开课简单的导入之后,王老师借用两组词语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感知了课文大意。接着聚焦文中关于珍珠鸟样子的描写,用课文中作者对珍珠鸟外形描写与学生写小动物外形描写作对比,教会学生写文章不要总在第一段写外形,可以放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让读者读起来感觉恰到好处。

更妙的是第十自然段教学中,王老师先让同学们找出小珍珠鸟地点变化的词语,体会作者有顺序的描写方法,接着巧妙利用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小珍珠鸟还有可能落在哪三个地点,然后动笔写一段话。在这一环节,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珍珠鸟和作者感情增厚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有条理表达和写动物的时候让人和动物互动起来,能使文章更加具体和生动。整节课王老师都是只把教材当作例子,抓住了文章表达上的独特之处,教会学生运用语言,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关注文体特点 落实语用训练


在我们小学语文界,有一个词语越来越受引更多的老师的重视,那就是“文体意识”。“文本意识”是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明白古诗文、记叙文、说明文、小说、散文等不同文体概念及相关知识。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却是千篇一律,没有让这一类成为这一类,自己上的模模糊糊,学生自然学的也模模糊糊。

1、指向语用,让词语教学更扎实

  词语是建设语言大厦的砖块,是语文的基本材料。王林波老师的“指向语用”,突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学习和运用语言。而运用语言,首先要学会运用词语,吸收、运用名家文章中好的词语,学习名家精准的用词态度。教学中,我们要着眼于“语用”,立足于阅读实践,在语言学习中深化词语教学:反复朗读品味词语的好处,换词对比品析词语的精准,现场用词感悟词语的妙用……让词语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心里,生根、开花,让能力真正在语文课堂上得到提升。

2、指向语用,让诗词教学更丰厚

部编语文教材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运用。因此,古诗词的篇目明显增加。指向语用,为我们的诗词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只追求“教过”、“会背”,还要追求“学过”、“会用”。“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句句精妙绝伦的古诗词被日本抗疫救灾捐赠团体运用得精妙绝伦。身为中国人,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对古诗词的运用能力不及日本吗?指向语用,就是基于这一问题,要在运用中学习古诗词:根据诗词的难易程度调整思路,把简单的教深教宽,或拓展同类诗词,或仿编续写,或用诗句写一段话等等;把复杂的教浅,让学生自主学,品味精准的用词,展开想象,理解理解写作背景,感受诗歌画面,反复吟诵以明大意等等。这也是古诗词教学中的“长文短教、短文长教”,赋予古诗词教学更多的形式。我们要尊重学情,创设语言环境,训练学生运用诗句说理抒情的能力,通过班级诗词大会、拓展积累、仿写创编、朗诵比赛等活动形式,让诗词教学更丰厚,提升学生对于古诗词运用能力。

3、指向语用,让散文教学更鲜活

散文是四大文学体裁中“形散而神不散”的写作体裁,其语言表达形式丰富多样,含蓄深沉。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散文教学亦是脱离不了语言文字的教学,表达形式的渗透。聚焦作家深情优美的表达,感染学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散文很美,创设情境,教学生含蓄地“说话”,关注言语的表达方式、技巧,学会诗意地表达。有了教材这个“例子”,我们的语言文字教学就有了环境,读、品、悟、用,我们的散文教学就鲜活起来。指向语用,让语文更语文,王林波老师的《指向语用,识体而教》犹如一盏明灯,指明了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统编教材在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的同时,又有着立德树人的编排宗旨。这些都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既要工具性也要人文性,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实际是我们心里明明知道这句话,可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难以兼顾。课堂中我们怕语言训练的时间运用过多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无法达到要求了;也怕在课堂上因为纠缠于内容的分析与理解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常常是顾此失彼。二者怎么样才能兼得呢?我学习了《美丽的武夷山》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段:他抓住了造型奇特和山势险峻两个词语,在语言的品析朗读之中,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练说实践训练。而在语言的训练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武夷山造型奇特、山势险峻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而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祖国山河的壮丽。这样的语言运用训练,既使学生体会了文章情感,又习得了语言,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水乳交融。



这只是王老师众多教学课例中的一个片段,但窥一斑而知全豹。王老师一直以来追寻的教育梦想就是:语用教学,扎实展现魅力;情感熏陶,无痕彰显智慧。他用大量的课例告诉我们:当情感的熏陶,感染与语言的实践运用相融合,实现了无缝对接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就能共同生长,相得益彰。


“指向语用“是方向、是目标;看清方向,认准目标是成长的起点,成长路上,道路千万条,迂回是一种策略,拐弯是一种智慧,另辟蹊径是一种探索。让我们一起跟随王林波老师“真做事 做真事——做自己喜欢的语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

王林波老师的《指向语用 识体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