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习惯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1


浅谈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习惯培养

冉丽荣

重庆市酉阳县麻旺镇中心幼儿园

都说幼儿的心灵像一张白纸,被涂抹上什么色彩,今后他的人生便会或多或少留下什么样的印迹。而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幼儿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他们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人就学前教育阶段幼儿习惯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确立“习惯”培养目标,有的放矢

在从事幼教工作的过程中,接触的教师、家长可谓形形色色,有的教师不具备幼儿教师资质,而一些家长也不懂教育规律,盲目要求幼儿学习文化知识,教师为了迎合家长,教学“小学化”,多以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技能为主。可见幼儿园也应该确立自己的“习惯”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时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简单高效。在我们参与的听、评课或“一日活动”中,老师们大多注重能力与知识的培养,对幼儿习惯养成方面的培养,都是点到即止,很少有教师下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因此,教学难免存在“花拳绣腿”的表面功夫。那些“做秀”的表面功夫是不能抵达幼儿心灵深处的,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了,幼儿的表现就会在园里一个样,家里另一个样。如果我们多强调培养幼儿习惯的重要性,或者作为园本课程来抓,教师在这方面更加关注,我们的教学是否就能达到“去伪存真”的境界呢?

二、遵循规律,循序渐进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幼儿成长也不例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是我们幼儿教师与家长教学和教育行为的指南,幼儿习惯的培养也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分阶段实施。比如,在健康领域里,生活与卫生习惯方面,对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的要求就不尽相同。小班幼儿应该培养他们在提醒下按时睡觉、起床的生活习惯,在提醒下,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而中班则是每天按时睡觉、起床,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大班则强调“按时”与“ 坚持”。仅这一方面,就体现了幼儿习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把握,不能拔高要求或随意降低要求。

  1. 树立榜样,有“样”可学

幼儿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由于年龄和认知上的差别,让他们对教师的说教感到茫然。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所以,对于幼儿的教育,采用榜样教学更直观。如培养幼儿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人说话的习惯,就可以以班上某同学为榜样,教育那些没有耐心,坐不住且叽叽喳喳说话的小朋友:看 ,某某小朋友,他(她)在听老师讲话时,眼睛都看着老师,自己也不讲话,有问题也是等老师说完了再举手提问……这样,对幼儿的习惯培养从空洞的说教转换到具体的人和事上,让他们有“样”可学,培养幼儿具有耐心倾听别人讲话、并礼貌提问的习惯。

  1. 适时评价,强化成果

幼儿园“一日活动皆教育”。幼儿的习惯培养也应渗透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只有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并及时对幼儿好的行为习惯加以表扬,对有进步的幼儿加以肯定,放大他们的闪光点。比如:某小朋友昨天拿活动器材时不排队,今天知道排队了……某小朋友每次都把玩具、自己的小书包整理得很好……教师经常从幼儿的一日活动入手,对幼儿的言行举止加以关注和评价,那么,幼儿就会去强化自己这方面的行为,从而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他们今后步入社会大有裨益。

五、家园协调,步调一致

因为习惯养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所以我们对幼儿习惯的培养,更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否则,不但不利于好习惯的养成,还会让他们无所适从,在幼儿园已有的良好行为也会因为部分家长的不重视而变成“昙花一现”。所以,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意识到良好习惯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教育幼儿时,与幼儿园的要求保持步调一致,为他们某一种习惯的养成做到:耐心、坚持、鼓励,最终达到:“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目的。

总之,好习惯终身受用。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习惯养成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也要牢记并践行:幼儿习惯培养,应该从日常点滴抓起!

共2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