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如何增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陈晓玲

广东省惠州一中博罗启正学校 516100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习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成长。而五六年级学生正处在思维方式转化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趣味性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认知方式正在从形象认知转变为逻辑认知,因此,数学教育对学生的思维成长至关重要。而数学知识有着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倦怠感,难以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采取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充满趣味的课堂活动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借生活背景

数学的发展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抓住数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生活素材的积累中形成对数学的表象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数学逻辑构建奠定好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生活背景的引入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好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要把握好生活教学和抽象教学之间的平衡,在确保数学味道的同时借助生活体现出数学的本质。

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我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样长方体的物品,在课堂上交流分享。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展示了长方体的包装盒,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的铅笔盒,有的学生直接展示了书本……之后,我让学生在相互分享自己发现的过程中思考这些长方体物品都有着怎样的特点,从而让学生对长方体的概念以及性质产生初步的判断和理解,为深度教学做好准备。借助于生活中的信息来开展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使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数学本质框架,体现出数学教育的生命力。

二、开发故事资源

儿童都是喜爱故事的,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故事,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使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变得灵活起来,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发故事资源的方式来实现数学教学的趣味化,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可以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再认识”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如果教师平铺直叙地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回忆分数的相关理论,那么学生也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因此,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讲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哈哈今天过生日,家里来了三个小朋友,哈哈妈妈一共买了三块大小一样的蛋糕,哈哈在想了一想之后将第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四份,将第二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八份,将第三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十二份,然后让三个小朋友拿了其中的三份、六份和九份,你们说,这样的分配方式是合理的吗?这样的故事充满探究性和趣味性,可以很快地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虽然自制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整体上还容易出现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容易被其他问题所吸引,因此,教师要选择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故事演绎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借助新旧联系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前后矛盾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反思与回顾,让学生正确地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为了解决自我的需要而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正迁移的过程中构建出更加完善的数学知识框架。

比如,在教学“分数除法”的过程中,我首先带领学生去复习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对原本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之后再给学生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呢日哦那个,学生这个时候会发现,自己原本学习的知识无法解决现在的问题,并且产生了一种认知矛盾: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其实不需要用余数来表示结论。这样,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想要探究更多关于分数除法的问题,进而使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契机,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四、展开游戏活动

游戏是实现寓教于乐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设置游戏环节,有助于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程度,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使用有意义的游戏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感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从而真正地实现寓教于乐。

比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我首先带领学生去回忆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试着总结出规律,之后,我再让学生想一想3的倍数可能具有怎样的特征,有的学生说最后一位肯定是3、6或者9,有的学生说个位数上一定是奇数……在学生猜想的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描述来进行举例,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深思。之后,我还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一个“考考我”的小游戏,让学生随意地说出一个数字,我则来快速地说出这个数字是不是3的倍数,从而用准确的判断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怎样找出3的倍数产生探索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的方式可以巧妙地化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矛盾,让学生可以在游戏规则的探究中自然而然地获取到知识,在潜移默化当中展示出数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巧借生活背景、开发故事资源、借助新旧联系、展开游戏活动等方式来增添教学活动的趣味性,通过寓教于乐的手段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为学生之后的数学深入学习奠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魏茂开.寓教于乐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J].华夏教师,2018(07).

[2]毛建平.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