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试题命制策略 郭梅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4
/ 2

小学数学试题命制策略 郭梅花

福州市中山小学 350001

摘要: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获取能力以及思维模式,是反映教育工作是否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所以为了更好满足教育要求,教师需要加强作业试题的命制研究,才能鼓励学生积累知识、解决问题以及查漏补缺的同时,取得更加高质量的数学教育实效性。基于数学课程的工具性、严谨性与应用性,教师应牢牢把握小学生的思维动态,既使作业试题命制帮助学生进行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又能通过作业完成情况的反馈完善教育计划,使数学作业的设计效果得以真正体现。

关键词:执教经验;试题命制;思维活力;数学内涵

引言

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是教学观点的创新,越来越多教师将教育重点以锻炼学生学习意识为主,因此考察学生实践意识与应用能力的作业设计,成为需要教师重点研究的问题。教师应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的设计要求,有意识的进行作业试题命制,通过学生课堂表现、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积极性以及思维意识,设计更加完善且富有内涵的作业内容。这样既能使教师在专业的执教能力中,为学生指出明确的学习方向,又在了解自身不足的同时,更有目的性的提升学习效率。

1数学试题命制的开展阻碍

被动环境下成长的小学生,思维模式会受到严重的桎梏,除了按照教师的要求外完成学习任务,很少通过自主探究增加知识储备并提升自主学习意识。这样既无法体现素质教育的推行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试题命制,只虽然遵循了教育目标,但是在设计题目的时候并不能完全兼顾所有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的设置难以体现分层次化的特点,很多教师将试题命制的重点放在知识的掌握层面,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带动,无法完美衔接课前测试和课后作业,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在自学能力的增强中,快速激发思维活力,也能在课后作业的完成中进行查漏补缺,从而发挥试题命制的开展优势。

2数学试题命制的开展途径

2.1尊重探究性命制原则

数学试题不应以平铺直叙的命制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应充分尊重小学生思维规律,使其在探究中取得真正的学习成果。教师应重视探究性原则的应用价值,设计数学作业试题时,能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加强思考能力,并通过课前与课后作业的积极结合,在知识的预习与灵活应用中,收获比较理想的作业完成效果。为了使得教学案例更加符合考查学生能力的要求,体现探究性的原则,教师应该在命题的时候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过程都能更加有自主性,学生主动探究课程的过程是内化和吸收知识的过程,因此可以编出不同质量的题目,达到不同阶段学科知识点掌握的探究效果。

例如,教师讲解三角形的分类知识时,为了使作业试题命制帮助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中,使数学思想与学习能力得到强化,教师需要研究本节课授课目标,是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类型三角形间的个性与共性,在图形特点的帮助下学会对不同形状三角形进行分类。

教师设计的作业试题,应重视命制的探究性,如课前测试的时候,教师可设计多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让学生给这些三角形分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并请学生们最快的速度完成填空和绘制,由于学生课前完成了课前预测,所以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按照作业完成情况讲解知识,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对课后试题的设计。

在课后测试和作业环节,教师设计的试题应以考察学生对三个种类的三角形特点为主,通过几何图案、问题填空以及解决生活问题三种类型,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其通过思维的激发与探究意识的增强,并根据作业试题的解决强化解题能力,使有效的试题命制在探究性开展原则的帮助下,展现出理想的教育效果。

2.2尊重趣味性命制原则

趣味性既是数学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是吸引学生完成作业习题的基础。教师所进行的试题命制,需要在趣味性原则的帮助中,根据小学生的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调动起学习自觉性,才能在数学试题的解决中,展现出数学作业的设计价值。命题是一项理论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内容,教师分析新课程标准,把握教材,了解当下的教育实际,编制的题目必须要高质量,而且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促进学生对题目的掌握更扎实。

例如,教师进行循环小数的授课工作时,由于小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储备,对于小数的了解仅局限于有限小数中,所以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带领学生在试题的解决中,能够强化学习能力与思维认知,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质量。由于小学生更容易在充满趣味性的作业试题中,激发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课前的作业试题可以用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不断重复的现象进行了解,如9、7、5、4、9、7、5、4、9、( );7、5、1、7、5、1、7、( )等,使学生能够在思维的延展中,对无限循环小数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而课后作业试题的命制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出示372÷73=、96÷17=、38÷11=等,鼓励学生在试题的解决中强化知识应用效果。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设计商是无限循环小数的试题,使其在反向思维的拓展中,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质量。这样既能很好体现试题命制的设计优势,也鼓励学生在趣味性的作业完成中,保证智力水平与解题能力的不断强化。

结语

总而言之,试题命制作为十分新颖的教育观点,教师不再一味的把精力放在课堂教育工作中,而是随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情况,使作业试题内容充分融合教育重点,无论是课前作业还是课后作业,都能及时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重点的同时,有意识的强化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试题命制的开展意义,结合班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习特点,设计更有探究性的数学作业,才能引导学生知识的整合与思维活力的激发中,在作业问题的解决中增强学习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林新矛.学科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试题命制研究[J].家长,2019(36):108+110.

[2]郭小林.小学数学试题命制过程中的几个难点分析[J].考试周刊,2020(46):63-64.

[3]赵彤璐,张雁冰,高炼.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背景下小学数学试题命制原则的探索[J].考试研究,2021,17(03):98-104.

[4]谢清霖,郑璘玲.指向学生数学推理能力评价的试题命制[J].教学与管理,2021(1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