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命共成长——基于“不稳定家庭”对学生影响的调查开启小学生家校共育新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4
/ 2


与生命共成长——基于“不稳定家庭”对学生影响的调查开启小学生家校共育新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陈优娜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桃源街道回浦小学 315600


【摘要】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家庭稳定性系数越来越差,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在教育过程中要多渠道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尽我所能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使家长们在共学、共班、共评中和他们的孩子共成长。

【关键词】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家校沟通


一、基于调查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组成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国家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在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的这三个学期里,我校多渠道摸排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得出了一份学生名单,我们对这批孩子的家庭进行了深入调查,希望通过对这些学生家庭教养模式的分析追本溯源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隐患,发现这部分学生中通过信息采集表发现这些心理特殊,情绪(行为、学习等)不稳定的学生家庭环境均不太稳定,有些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些是留守儿童,有些是隐形留守(父母在身边却基本不重视教育的)。当问及这22位学生的班主任:“你认为影响该生最大的因素是什么?”时,有12位班主任填上了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导致了孩子成为问题孩子。

二、提炼做法

我校不稳定家庭学生所占总人数的比例接近70%,即使剩下的30%学生有着稳定的家庭,但是城乡结合部的现状,使得多数的当地家长也并没有具有过高的家庭教育理念。如何开展有效的家校沟通,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从而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成为班主任抓好德育工作的一个渠道。

  1. 开创“家长学校”,助力家庭教育——共学

从2017年秋季开始,在街道教办和成校的大力支持下,回浦小学开设了家长学校。时间设定每周三晚6:00—8:00,为二年级段学历在高中以下的家长开设家长学校课堂,通过每次不同教师不同主题的教育讲座提升家长自身素质,从而更新他们的家庭教育理念,共育学生的成长。

期间,我们针对这批家长的薄弱点——学历较低,家长们难免在孩子的学习习惯上存在疏忽或者意识不到的情况,在家长学校课程选择上安排了各类专家从不同的角度为家长答疑解惑。

讲座的老师们都设身处地站在家长的层面,为家长解惑,给他们送去宝贵的经验和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习惯养成方面,大多数的老师都有所涉及,有的是从自身育儿经历谈起,有的是借鉴名人故事展开,还有的从现如今学生最需要重视的现象入手……无不以心换心,诚心沟通,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让我们共同的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家长们走进小学,坐到座位上,聆听老师们的讲座,瞬间翻起童年时期的小学记忆,有切身的课堂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子女上学的感受。很多家长白天辛苦工作了一天,甚至都来不及吃晚饭就匆匆赶到学校上课,只为不迟到误了课程。这样的身教行为着实感染着他们的孩子,有个别孩子因为家里无人也会跟着父母前来上课,亲子同课堂同一桌,这样的经历感染着孩子,影响着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一年之后,当这批认真学习的家长通过考试拿到高中学历证书时,他们非常开心,感受着孩子们学习的心理路程,了解着现今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无不对他们孩子的学习是一种正向激励。

  1. 搭建信息平台,共享教育理念——共班

(1)信息平台

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班主任们开展家校沟通带来了巨大的便捷。如QQ家长群、智慧教育平台、班级优化大师的APP软件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表现的平台,家长可以及时配合工作,良好有效的家校联系模式可以积极推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建设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使用最广泛的微信家长群的创建上,我校做了分享和交流。叶凌晓老师在业务学习会上做了《微力无边》班级微信群使用经验交流,此后很多班级班级纷纷创建了班级微信群,在合理的群公告——

群规:

1.禁发广告和链接;

2.禁止表情包斗图;

3.禁止微商发广告;

4.禁止闲聊与学生无关话题刷屏;

5.群内请礼貌对话;

6.对老师的尊重放心里,感谢不用多,一句就够,老师都懂的;

7.想了解自己孩子情况随时可发老师,方便的时间会回复;

8.有需要投票与支持的可发本群,不过只限本班孩子(亲戚朋友家就不要进来拉票了)

健康良好交流环境

需要你我共同配合

提示下,家长们纷纷在班级群里积极和教师进行互动沟通,很多积极拥有正能量的家长在群里也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教师们正面宣传班级中某位家长良好的家庭教育行为,潜移默化中也在引导其他家长的做法,慢慢地榜样的力量便开始蔓延开来。有些时候教师也可以分享好的建议和做法已达到指导家长的目的。这学期我们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相比一二年级而言,少数孩子出现了叛逆不合作的现象,很多家长问起为什么孩子性情大变,原本的乖巧变成了如今的反抗。其实这与孩子的成长有关,三年级的孩子由依赖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强的转型时期,逐渐变得有主见。鉴于共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寻找相关的资料来帮助家长了解此阶段孩子的现状,冷静应对从而学习有效的对策。

(2)家委会团体

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教师的琐事压力,如校服不合身需要自行调换,就可以交给外交委员;有需要共同的辅助资料,也联系秘书长和财务委员一起订购。同时也便于凝聚班集体的力量,我们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相互之间传递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虽然家长会和家访是家校联系中固有的形式,但对于更完整地了解学生,让家长更清楚孩子的在校情况,家长会和家访的工作功不可没。为了让这两块的工作更好地落实,我校对家长会在时间上进行了固定化,第一学期学期初召开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期中前后召开四年级家长会,第二学期学期初召开六年级家长会,期中前后召开三年级家长会,二年级和五年级家长会则结合在相关家校活动中,长此以往形成制度。在家访记录本上平时多记录,平时多关注孩子的点滴表现,即使是一些小事,如做操、作业情况,上课下课表现,只要有必要和家长反馈交流的都可以记录进家访手册中。一个学期下来,一本家访手册就是学生们的成长记录的缩影。

3.善激励多反馈,巩固家庭教育成效——共评

一阶段的学习需要有一个总结,期末考试,期末评优都是为了来年激励孩子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家长们也是一样,一学期的耐心陪伴才能换取孩子的稳定发挥。因此,在期末总结或者大型活动之后,给家长们颁发一张“优秀家长”的证书无疑不是对他们良好行为的重大激励。

借着学校举办的读书节活动,班级里如火如荼开展了书香家庭的评选活动,让那些陪伴孩子阅读的家长登上全校师生目睹的舞台,接受校领导的颁奖,大大激励了家长,从善从众的心理在家长群里慢慢发挥着作用,巩固家庭教育提升所达成的效果。

三、反思期望

正所谓,“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从学校近三年的工作中反思提炼,基于自己的调查报告反思了家校沟通新模式,以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在操作上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实效性难以保证。写此文目的是警示自己也同时为了提醒同伴多关注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特别薄弱的孩子们,我们是否可以从家校共育上去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去动员家长加入学校学习。养成教育在目前虽然也经常被提及,但是在最后的考评阶段,学习成绩不免又夺走了人们的眼球。通过上述的研究发现,期望作为教师的我们尽可能采取有效的策略去改善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也希望家长们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尽可能以身作则去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东生.《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研究报告[J].才智,2018(36):139.

[2]王芳.家校合作共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03):154-155.

[3]林秀萍.家庭教育环境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185-186.

[4]陈得烈.新时代如何做好家校共育工作之我见——结合椒山初中及自己家校共育实践[J].学周刊,2019(02):168-16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