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5
/ 2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研究

黄亚芸

玉屏侗族自治县德龙小学 邮政编码: 5540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改革步伐的买进,新教改推行下,促使教学活动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着以学生为中心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断推动我们教育事业发展,使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与质量不断提升。数学作为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课程,转变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教学策略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学设计、教学导入、重点教学、课堂互动、课堂学习、内容回顾、作业布置几个阶段组成,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活动愈加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我们需要以此对教学过程进行探究思考,并在不断的实践应用中找出一套行之有效,不仅能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更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学习习惯培养。

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

由于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其对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习惯以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设计教学活动,却忽视了当前班级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至于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进行中,虽然满足部分教学需求,但在一些比较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上,仍具有一些不足,其不足主要体现在没有对学生的个体实际差异性进行分化,导致一些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在学习中无法跟上学习进度。

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阶段,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多准备几个预备方案,比如如果一些学生对于这一课实在掌握较慢,那么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去不断巩固。又如果学生很快地就掌握了,那么我们又应当怎样帮助学生快速进行知识的延伸及转化,从而使教学设计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与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

二、根据需求创设情景

创设教学情景是教学活动展开的有效手段,良好的教学情景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使学生更具教学情景,提高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及应用能力。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学情景的创设应当以学生的标准和要求进行。

所谓标准,指的是该年龄阶段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比如小学地年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形成通常以更加直观的形象情景为主,那么在低年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以他们所熟知的感兴趣的内容,并用更加形象的方式进行情景创设。

比如进行《加减法》这一课教学时,我们可以直接借助实物情景,展开如分苹果等活动进行这一课的情景创设,让学生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更加形象的进行从“少”到“减-”,从“多”到“加+”,最后到多多少以及少多少的加减法计算的数学思维建设。

而对于中高年段的学生,虽然他们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由于年龄原因,他们通常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实物具有较为集中的注意力,那么在创设情境时,我们就需要充分主要情景内容的趣味性、探究性,以帮助学生从兴趣学习向着探索学习转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以这样的方式创设教学情景展开教学活动,不仅有效的活跃了课堂教学范围,更加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促进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

三、促进交流,启发学习

单一的教学并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效率,也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无法被称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甚至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行为,从而从被动学习教师教的内容变成主动学习自己不懂的以及未教学的内容。最后,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时间,或者在课堂教学后,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展开交流,以此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并帮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思维方式,促进学习能力。

比如在进行“体积”这一课教学时,为了促进学生就学习内容展开交流探究,笔者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在完成这一课基础要点后,便提出了“为什么西瓜比鸡蛋大!”这样一个看起来简单,但具有一定引导性的问题。随后果然有不少学生回答:“西瓜看起来就比鸡蛋大!”笔者再提问:“我把鸡蛋放在近处,把西瓜放在远处呢?”然后又有学生回答道:“西瓜摸起来比鸡蛋大!”笔者引导道:“那是因为西瓜的体积比鸡蛋大,所以我们看起来和摸起来,西瓜都比鸡蛋大!”之后笔者再通过提出问题引出了体积的计算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思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给予了学生更加生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以更加愉悦的方式完成了知识的学习,更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四、科学巩固、迁移应用

知识巩固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知识教学后利用多余时间进行知识点回顾的方式进行的知识巩固。第二,课堂教学后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进行的知识巩固。对于第一点,在课堂教学的知识教学完成后,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及延伸探究,并通过实践学习完成知识的迁移应用。

比如在进行经典数学题“鸡兔同笼”教学时,在给出问题的各个信息后,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应用列表法对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一一列出,在通过一段时间的逐一推论后,学生们均得出了正确答案。这时笔者又提出了问题:“除了采用列表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数学方法去做出正确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并在笔者的组织引导下展开了实验讨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笔者都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延伸学习,通过自己思考与实验去验证数学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巩固与迁移应用。

而在课后的作业布置方面,笔者会更具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分层的方式布置具有较强趣味性与探究性的作业内容,并尽可能地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模式布置作业,让学生能够从实践出真知,让作业真正发挥出知识巩固与迁移应用的作用。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培养,并加强引导,才能使尊重在学习与生活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海桦.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9(10):72.

[2]黄娟丽.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75.

[3]吴刚红.谈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J].新课程(小学),2016(0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