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关于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分析  

王旭光

平度市国土资源储备中心(平度市自然资源局) 266700

摘要: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村人口减少,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对提高农村生活,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有着消极的影响。为了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分配不合理,以及农村人口较少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土地整治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土地整治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农村土地整治模式,最后提出了农村土地整治措施的应用,希望能够提高农村土地整治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治;理论基础;整治模式

城市化进程发展以及国家大力推动城市经济建设,造成了城乡差距较大,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内务工,工作等现象,农村土地资源浪费,并且出现了农村“空心化”现象,这种问题不仅导致城市人口激增,城市病逐渐加重,为城市建设带来困难,也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荒废、土地闲置、农村经济落后城市经济,拉大城乡之间的距离,为经济建设带来困难。因此要重视农村土地资源整治,优化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确保土地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


一、农村土地整治的理论基础

1.农村土地整治内容

农村土地整治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人口整合,土地资源的利用,地区的发展。了解农村地区人口构成,并且调查农村的土地资源,才能为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农村土地整治包括将杂乱的平房变为楼房,将多余出的土地变为良田、耕地,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水文条件,地形、气候等详细分析,调查耕、林、渔等占地,整合资源,发挥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农村土地政治由相关部分统筹各项土地整治的资金,从而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促进国家新农村建设。

2.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农村人力资源大量涌向劳动力主要包括两个因素:第一,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城市内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城市内人们可以享受更多的科教文卫服务。第二,弄粗经济落后,而且农村工作枯燥劳累,部分农村地区思想观念落后,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满足年轻人的思想需求,而且农村的教学条件、医疗条件较差,形成一种“推力”。在推拉理论中,推力主要是向外推的丽娘,例如农村将人力资源推向城市,并且抵制外来的劳动力资源流入。拉力主要是指劳动力驻留力量,城市与农村的一个拉力,一个推力,造成了农村劳动力流失的问题。

2.城乡一体化理论

城乡一体化是农村土地整治的有效途径,由于经济的发展,工业与农业要加强联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城市与农村相互融合,形成统一的经济市场。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吸引劳动力回农村,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新的道路。

二、农村土地整治模式

1.提高农村土地整治意识

在整治工作开展前,工作人员要提高土地整治意识,意识到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将这种思想带入到工作中,积极为农民科普土地整治工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土地整治是如何提高农民收益,以此推动农村土地整治的开展,满足农民需求。土地整治开展后农村地区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在农村就业,农村的基础设施也会更加完善,极大程度上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所以在整治工作开展前要对农村土地资源深入分析,掌握土地资源整治的优势,以此制定科学的整治规划,确保土地整治工作开展的质量。

2.部门间协同资源整合

农村土地资源整治的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对此政府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将职能部门进行资源整合构建统一的管理部门,部门内部之间要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出台相关政策时要结合农村土地统筹的数据、农村实地调查结果、农村人口等各方面信息,结合信息制定规划,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在整治措施推行前要进行宣传工作,帮助农民更好的理解整治措施带来的益处,对农村生活的影响。

3.统筹规划

土地整治工作会受到当时的环境以及客观因素影响,对此要加强土地整治过程中的规划,站在宏观与微观的角度统筹规划,明确规划的合理性。农村土地整治规划要与国家相关制度相符合,规划制定要与城乡一体化理论符合,根据目前农村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规划。与此同时规划的制定也需要考虑整治工程的实际情况,例如整治过程中存在的人员问题,技术问题等,也需要做出明确的人员调配。因此要统筹规划,科学的制定规划内容,将规划变得更加科学、合理,确保工作效率的提升。

4.加强后期维护

农村土地整治的后期需要有效的维护,维护整治效果需要群众支持,群众面对政府下达的政策时不能盲目服从,如果出现疑问要主动向政府提出疑问,需要群众结合农村土地整治后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不断优化农村土地整治的措施。在实际落实后要深入贯彻规划内的内容,不能只做表面工程。政府要拓宽信息搜集渠道,确保农民的建议能够反馈到土地资源整治部门。

5.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制度

在农村土地整治前要根据相关制度制定规划,在执行规划时也应该按照相关制度,在执行时发现制度存在问题后及时反馈,部门的管理者结合实际的遇到的问题完善制度,确保制度的完整性。在土地整治后期要对整治结果进行维护,监理基层的运营管理制度,基层工作人员与农民之间也要保持有效的沟通,确保整治措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村民的最新意见能反馈到管理部门。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要完善资金体系,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完善编制问题,为基层人员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完善监督制度,对土地整治时的资金使用、规划的实际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确保土地整治有序进行。

6.集约化土地资源

整治农村土地要调查农村地区的闲置土地资源,由于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农村土地资源浪费,会出现大量的闲置用地,在人数较少的村子使用合并的方式释放土地空间,并且对空闲的土地资源进行测量工作,结合村子的实际情况选择空地的使用类型。空地可以作为乡镇企业的选址,学校的选址、耕地等,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农村土地在集约化时也要注意土地规模的使用,结合农村以及城市的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与控制土地资源的使用面积,不能过度占用耕地,也不能过度缩减住宅用地。

7.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协议

农村土地在整治的过程中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存在混乱的情况,为规划工作带来一定苦难。大部分纠纷的原因是土地的流转协议出现问题,所以在农村土地整治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土地承包流转协议,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制定土地流转合同模板,并且聘请专业的法律机构对合同的法律效应以及合同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弥补与修改。在合同内要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时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时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合同内也要对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面积、期限、使用权限等明确规范,确保合同内容的规范与全面。



总结: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加快为农村地区带来巨大压力,农村劳动力流失,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对此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整治农村的土地资源。在整治前期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实地考察农村土地资源的情况,在国家规定的制度下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做好土地流转承包与经营的合同的相关内容,完善土地整治时的宣传工作,从而提高土地整治工作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孔雪松, 王静, 金志丰,等.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思考[J]. 中国土地科学, 2019, 33(5):95-102.

[2]刘永强, 龙花楼, 李加林. 农业转型背景下土地整治流转耦合模式与保障机制辨析[J]. 经济地理, 2020(10).

[3]于朋良. 土地整治模式和制度创新策略分析[J]. 中国高新区, 2019, 000(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