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教学法在实验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7
/ 4

CBL 教学法在实验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蔡雪梅、何成禄、何增品、钟敏、朱敏、陈树花、李娅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检验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检验诊断学教研室

[摘要]目的 探讨在实验诊断学理论教学中应用基于案例学习(CBL )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级两个临床医学班各3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LBL,实验组采取CBL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教和教学效果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两份问卷调查分析、考核成绩比较和专家评教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验诊断学理论课教学中应用CBL教学法,效果显著,同时可获得学生较高的认同度。

[关键词] 实验诊断学;CBL 教学法;教学效果


Application of CBL teaching method in experimental diagnosis

Cai Xuemei, He Chenglu, He Zengpin, Zhong Min, Zhu Min, Chen Shuhua, Li Ya

Medical laboratory,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and Diagnostic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Yunnan 65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ase-based learning (CBL) in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experimental diagnostics. Methods a total of 39 students from two clinical medicine classes of grade 2017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LBL,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CBL teaching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questionnaire analysis, assessment results and expert evaluation results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BL teaching method in experimental diagnostics theory teaching is effective and can obtain high degree of recognition from students.

[Key words] Experimental diagnostics; CBL teaching method; The teaching effect


618740daa4ea4_html_60faf0407af66c6c.gif

通讯作者:李娅,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Email13708710060@139.com

*基金项目: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项目《CBLMBBS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项目号2018-JY-Y-057

0

1

8

-

J

Y

-

Y

-

0

5

7

0

1

8

-

J

Y

-

Y

-

0

5

7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的实验室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和动物试验等手段,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客观资料,并以此与其他临床资料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对协助临床明确疾病的诊断、观察病情、制定预防措施、判断预后,以及为开展医学实验研究提供必须的技能和有益数据资料的学科[1-2]。它是一门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运用实验室检测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等,帮助学生建立临床诊断思维
[3-4]。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完成从基础知识学习到临床思维建立的转型,提高学习实验诊断学的兴趣,始终是实验诊断学教学要面对并函待解决。

以传统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法(LBL)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虽然可以系统讲解理论知识,但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效果相对不佳。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全新教学模式,其核心是“以临床病例为先导,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5]。CBL教学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因此可以适用于各种专业学生的教学[6]。CBL教学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教学成果,包括(1)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7];(2)提高知识掌握的持久性[8];(3)激发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9];(4)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

实验诊断学是医学生临床学习与实践的基石,知识涉及面广,涉及多个亚学科或专业方向,包括临床检验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分子诊断等章节,而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中需要加强整体思维的建立,既要有建立在检验医学之上的横向思维,也要有建立在疾病基础之上的纵向思维。CBL教学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己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本课题组以肝功能的实验室诊断内容中,以一例肝硬化病例,应用CBL教学模式研究其在实验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实验诊断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级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创新班学生共计39人,(男生18人,女生21人)平均年龄(20. 2±0.5)岁。同时随机抽取2017级昆明医科大学临床二大班学生共计39人,(男生18人,女生21人)平均年龄(20. 4±0.4)岁,采用传统LBL方法教学,两组授课教师为同一教师,课程为相同章节内容。两组学生在授课方法及教师均相同的前提下,其《诊断学》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步证实两组学生学习能力及表现相近。

1.2方法

1.2.1教材选取《诊断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实验诊断学,肝功能检验章节,授课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

1.2.2教学方法 由同一教师在两个班采用CBL和LBL方法授课肝功能检验内容,CBL教学模式方法如下:教师提前一周将准备好的肝硬化病例和相关问题发给学生,学生分5人一组针对各个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课堂由一位同学介绍病例,随后小组讨论,带教老师以病例为中心提出预设问题,让同学串联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本节的新知识,自主思考后围绕病例针对性的进行检验指标应用的临床意义,局限性等问题分析与解读,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归纳。对照班级采用LBL教学模式,按照大纲要求将涉及的检验指标及知识点讲授给学生。

1.2.3教学效果的评价

1.2.3.1学生问卷调查评价 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课堂气氛,剖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后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份,其中1份内容涉及CBL和LBL两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对自我能力提升、学习兴趣等的评价(评分选项为1-5分),问卷内容包含11个问题:(1)提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提高理解能力;(3)调动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4)提升自学能力;(5)提升逻辑分析能力;(6)提高解决问题能力;(7)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效率;(8)提升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9)启发临床思维;(10)激发个人潜能;(11)激发团队协作和效能。另一份调查问卷为对CBL教学方法的评价,包含教学方法认可度,启发临床思维的方法,师生互动情况和课堂进度安排合理性4方面的调查,评价结果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等级。

1.2.3.2 考核成绩比较 考试在理论授课结束后进行,分为记忆型题、知识运用型题,测试时间为40 min。

1.2.3.3专家点评 经教管处协助邀请教学5位资深专家听课并评教,课程结束后专家给出质量评估及建议,90分以上为优秀,80-89为良好,80以下为合格。

1.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 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用(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 两班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每班发放调查问卷共39份,收回39份,全部为有效问卷,经统计学分析,11个教学效果评价项目评分中,结果显示对于“提高理解能力”评分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其他10项,CBL组明显优于LB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 2 两班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每班发放调查问卷共39份,收回39份,全部为有效问卷,经统计学分析,CBL班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97.4%(38/39)的同学评价非常满意,2.6%(1/39)的同学评价满意;对于CBL教学方法中启发临床思维的方法100%(39/39)同学评价非常满意;对于师生互动100%(39/39)同学评价非常满意;对于课堂进度安排的合理性94.9%(37/39)的同学评价非常满意;LBL班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71.8%(28/39)的同学评价非常满意,28.2%(11/39)的同学评价满意;对于LBL教学方法中启发临床思维的方法48.7%(19/39)同学评价满意;对于师生互动43.6%(17/39)同学评价满意;对于课堂进度安排的合理性76.9%(30/39)的同学评价非常满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3考核成绩比较 考核成绩,CBL组分数高于对照LBL组(P<0.05),见表1。

1 CBLLBL两种教学方法考核成绩比较

分组(例)

考核成绩(分,均值±标准差)

CBL组(39)

91.2±6.77

LBL组(39)

82.6±5.23

t值

12.497

p值

<0.001

2. 4专家评教 5位专家对CBL教学方法授课评分均为优秀,学生积极自主思考,课堂氛围活跃,启发临床思维,对教学内容掌握有明显的推动;而对于LBL教学方法授课,仅有2位专家评分优秀,3位专家评分良好,建议集中在课堂互动性、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学习效果、学风建设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3讨论

CBL教学模式源于哈佛商学院,早在1920年就已经提出。最初使用于通过案例辅助教学的课程中并取得良好效果。而CBL教学方法最近十多年才在国内快速发展应用。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 LBL教学方法,CBL对于实验诊断学教学有明显的优势,不仅体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中,同时也体现在对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

实验诊断学教学最终目的是带动临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临床思维,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为今后过渡到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深化教学的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实验诊断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临床专业的学生,对各项实验结果与临床疾病联系的关注及应用程度要远远超过对检验方法的关注度,因此,此次教学方法改革尝试加强病例分析及讨论,明显看到了CBL教学方法为实验诊断学带来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在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中,除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选项无明显差异外,其余选项如提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调动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提升自学能力、提升逻辑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效率、提升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启发临床思维、激发个人潜能、激发团队协作和效能10个方面均显示出其优越性,同时医学生对CBL教学方法也有非常高的认同度。

实验诊断学作为一门桥梁课程,与其他学科交叉多,多个实验结果组合的案例在不同层面刺激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最大程度结合,但教师需做更多的课前准备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时间成本更大,对于教师的要求及挑战更高。在CBL教学结束后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CBL教学可以更短时间内激发同学探索、学习并掌握重点内容,最终结果是大幅提高了学习效率。同一教师针对相同教学内容对不同班级分别以CBL和LBL进行教学,经比较发现CBL效果明显较优。分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在准备CBL课程前,为了回答老师提出的预设问题,需要针对病例进行课前主动思考,带有压力和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明显可以促进学习效果。预先准备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牢固。

本研究不可避免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人数尚不够多,为了使研究更具说服力,将来可进一步扩大学生人数,避免统计偏倚,同时增加CBL在实验诊断学课程中的教学次数以甚至同时在多门课程中应用,利于横向和纵向之间作比较,反复验证教学效果和研究结论,还可尝试CBL结合LBL甚至与PBL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及效果,以进一步丰富本研究的内涵[10]

总之,医学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CBL也是一种较适用于医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己成为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多个研究已证明CBL教学方法相较传统教学方法更为高效。本研究也证实,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CBL教学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得到同学们非常高的认同度,可以作为LBL的辅助教学模式应用于更多的医学课程中。


参 考 文 献

[1]尚红,王兰兰.实验诊断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

[2]万学红,卢雪.诊断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7.

[3]耿红莲,温海燕,仲人前.探索适应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0):1046.

[4]贺宝军,张蕴莉.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教学新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7):31.

[5]CARDIE C. Using decision trees to improve case-based learning[J].Machine Learning Procecdings,l993,2(2);25-32.

[6]KULAK V,NEWTON G. A guide to using case-based learning in biochemistry education[J].Biochem Mol Biol Educ,2014,42(6):457-473.

[7]Facionc P.The disposition toward critical thinking:Its character,measurement,and relationship to critical-think-ing skill[J].Informal Logic,2000,20(1):61-84.

[8]MALAU-ADULI B S, LEE A Y S, COOLING N,et al. Retention of knowledge and perceived relevance of basic sciences in an integrated case-based learning(CBL) curriculum[J].BMC Med Educ,2013,13(2):139-148.

[9]CLIFF W, WRIGHT A. Directed case study method for teaching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J].Adv Physiol Educ,1996,15 ( Suppl 1):S19-28.

[10]许可,钱士匀,郑文芝,等.不同教学模式在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 38(8):114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