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2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策略研究

吕容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 610211

摘要:学生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参与主体,是影响班级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是班主任单向地对学生实施管理。部分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发展,面对教师单向的管理,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导致班级管理质量不尽如人意。同时,受到如此管理的影响,学生的自我发展也受到消极影响。不断探索与创新,切实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引导者,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班级管理策略的尝试与探索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班集体作为学校教育最基层的组织单位,承担着日常教学与育人管理,促进学生发展成长的责任。班集体的形成是班级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班集体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力。为此,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策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塑造学生的集体人格,让学生可以自主地管理班级,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促进班风和谐。

1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1.1管理方法不当

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在小学管理中普遍使用,但是小学生正是认知思维年龄发展的阶段,强制性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会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过多的干预,只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强制性措施带来的是对行为的束缚,从思想教育方面,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显然这种方式并不利于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培养,不适用于小学生的管理模式。

1.2管理模式单一

小学管理中常用的管理模式单一,制度化的管理模式为核心,通过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是显然在管理过程中,这种单一的模式,并不能够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反而带来了学生的抵触心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片面单一地划分学生的需求,缺乏对于学生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充分了解。并不从管理层面尽到班主任应尽的责任,并不适用于目前的小学生管理。

1.3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在小学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起着复杂且重要的作用,这也就对于班主任的能力有了极高的要求,一般都是由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担任,但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数量上并不满足于日常教育需求,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而言,更多的还是年轻教师较多,由此来看,班主任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2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策略

2.1放手发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建立起个体之间相互需要的积极关系,可以共同确立起班级发展的目标,让学生树立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让班级成员可以荣辱与共,共同进步。因此,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单纯依靠班级干部管理班级的方式,让班级的每一个个体都充分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防止中等生与学困生产生班级建设与我无关的意识,确保班级的有效建构。为了让班级成员都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教师为班级设置了许多管理岗位,除了传统的班干部成员外,教师还设置了“灯官”“作业长”“图书管理员”等职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领取任务,确保每个班级成员都有事可做,责任到人。此外教师还设置了“班长轮换”制,定期地举行换届选举,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班级的领导者,锻炼每一个学生的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单纯地以成绩定英雄,让班级管理成为每个学生的发展的过程、成长的体验。同时,对于在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奖励,学生在班级的肯定中,更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班级建设成为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奋斗的目标,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集体的作用,约束学生的行为,学生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自我管理、自主管理、自觉成长,共同成为班级建设的主体。

2.2组织集体实践,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学生的认识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主要是通过班级成员相互作用而成就的,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与模仿可以扩大优秀习惯在班级中的影响,促进集体凝聚力的增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组织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养成,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长。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较易分散,所以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时要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确保实践的效果。例如,为了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在校园运动会上给每个成员都安排了任务。在以往的运动会中,除了运动员,学生的参与感都不是很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笔者在运动会举办前专门召开班会,成立了运动会领导小组,下设了后勤部、通联部、联络组、啦啦队、运动员小组等五个部门,并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小组、项目。这样,在运动会开展过程中,班级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都可以基于自己的能力,为班级组织出力、加油。透过这一实践活动,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理地根据集体活动的需求,为学生创建合作的氛围,并让集体成员间的合作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沟通协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班级风气。

2.3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以理服众,树立班主任威信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集体作为一个小家,就必须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班级纪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并在不断试行的过程中加以改善。民主选出一批品学兼优、各有特点的学生组成班干部,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协同和监督,做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的媒介。总之,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2.4以身作则,自主管理,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对教师工作的积极配合,能够提高管理效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让他们在课外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首先,作为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在德育方面,用自身的行动去感化学生,通过自身行动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其次,要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采用轮流担任班干部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制约、互相监督、互相交流、共同进步,让学生感受作为班级管理者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最后,要形成和谐的班级环境就必须从树立良好的班风做起。

结束语

总之,小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时,也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其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建立起基本的规则意识、道德意识、服务意识、民主意识、积极进取意识,为个体成员以后的社会性参与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程金辉.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0(06):174-175.

[2]刘敏.农村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32):171.

[3]王礼梅.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9(10):80.

[4]潘惠萍.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J].教书育人,2019(0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