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应途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30
/ 3

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应途径分析

张秀梅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保店镇明德小学 253400

摘要: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指的是:教师长时间处于小学生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经历和情感大量投入到工作中,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均处于亚健康,教师的疲惫感造成了与小学工作之间的疏离状态。有大量研究表明,小学生教师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中的高危人群,教师面临的工作强度较大,工作压力较为严重,造成小学教师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问题,进而产生职业倦怠。在本文的论述中将针对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心理问题;解决措施


一、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一)心理状况整体堪忧

纵观我国小学心理教育现状来看,心理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缺失,这也是小学心理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具体体现在:首先,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环节,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水平,更好的适应技能型岗位的需要,但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多以理论心理教育为主,这也是当下职业教育的缺失;其次,心理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小学心理教育制度将重点放在心理教育过程的控制以及心理教育结果的评价上,心理教育反馈不及时,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无法对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指导;最后,心理教育制度不严格,执行标准不统一1】

教师自身的职业满意度不足。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就是: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与职业环境和工作的各个层面中带有自身的主观情绪的感受。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在长期面对教育工作以及压力之下出现的情绪行为,产生衰退,出现各种的极端反应。主要表现在对工作缺乏热情,对工作淡漠,对工作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教师需要连续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工作的压力相对较大,任务较为繁忙,导致教师非常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教师若是出现职业倦怠,就会导致没有办法将学校发配的教学任务完成,不利于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正确培养。

(二)教师教学积极性低

首先,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受到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一部分县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不能够有效应用于小学教学。小学教学活动缺少生动性、趣味性、针对性,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未能够得到满足,教师教学活动开展也难以顺利进行。

其次,小学领导在评估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质量、职业操守等方面时缺少科学的评价机制。教师面临的升职机会较少,导致大量教师认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便能够应付工作,即便是尽心竭力也难以获得升职空间,教师的倦怠心理也逐渐加深。

最后,教师的职业倦怠和教师自身的性格和素质有所关联,基础教育内的教师中,中专毕业的教师和农村民办考学教师占有较大的比例,年龄偏大,没有受过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和教育学教育。导致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实践技能与工作经验衔接不到位,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导致教师自我成就感严重丧失,对教育工作出现倦怠的情绪和心理。

(三)教学的情绪化较大

教师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其职业倦怠心理之间具有密切关系。通常情况下,性格较为乐观开朗的教师在工作中也会秉承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具有极强的自信心,以饱满的热情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而性格较为软弱的教师则会出现逆来顺受、无所适从的状态,诱发职业倦怠心理产生2】

小学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与自身的职业期望和发展定位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部分小学教师认为“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并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自身也难以达到规定的标准,进而难以在工作中展现出主观能动性。与之对应的是一部分教师能够在自身工作中找到快乐和希望,通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展现出小学生教育的丰富多彩,实现个人价值,这类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几率则比较小。

(四)教师心理压力诸多

小学教师每天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不仅要负责学生的课堂教学工作,还需要完成教室布置、节目编排、家校联系等。并且,我国众多小学呈现教师人员不足现象,教师承担了繁重的工作内容,加重了教师的疲惫状态。与此同时,小学一个班级中学生众多,且均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教师工作中的紧张感十分明显,加重教师职业倦怠出现的几率3】

近年来,我国愈发关注小学教师实践能力,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旨在打造小学“双师型”教师队伍。但从政府对文件的落实力度来看,首先,缺失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落实和激励机制,区域内负责小学事务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并未对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并未制定实施、调度和管理计划等,虽然中央层面已经细致的阐述了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活动的重要性,但由于基层并未对政策文件精神进行深入落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优化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有效策略

(一)加强环境建设,提高教师职业满意

基础教育内的教师需要意识到: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作为教师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性载体,需要将学生学习的观念进行转变。学校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认知层面上的基础教育,促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关键性,使其能够尊重教师的工作成果和劳动成果。教师在开展课堂的时候需要主动的参与,依照教师的要求,积极配合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积极回应,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各项作业和任务。与老师积极的交流和互动,促使教师可以感受到自身的努力,可以被学生认可和接受,从而降低教师对职业的懈怠感,提升教师的获得感以及自豪感

4】

基础教育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对小学教师进行理解和关心,能够换角度思考问题,真正的做到为小学教师着想。与教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到教师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的难题,从而保证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状态,开展教育工作。促使教师可以在教育工作中不断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将自身的才华充分展现,为教师营造着公平、公正的施展平台,从而有效的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出来。与此同时,学校需要主动的建立、健全教师评估体系,促使教师可以了解到自身教育成果,对教师的成果进行点评,促使教师获得较强的荣誉感和获得感。运用优胜劣汰的模式,促使教师能够有较强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激发其能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规避出现职业倦怠的状况发生。

(二)强化教师素养,引导教师自我调节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应当对自身严格要求,秉承着小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标准,明确小学生教育的教学规范和教学形式,不断探索和创新小学生教学的可行性措施,转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无聊与沉闷。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利用自身的语言表达、肢体动作等,增强课堂氛围的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小学生教师应当在仪容仪表、衣着服饰上为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引导,授课阶段教师应做好表情管理,以面带微笑的状态给予学生亲和力。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即便是答案错误教师也不能一味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鼓励学生的正确观点和奇思妙想,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授课阶段,师生之间的协调配合是提升情感教育质量的不二法门,教师应当利用语言的魅力感染学生,给予学生更好的课堂感受。与此同时,教师也能够在自身营造的教学氛围中感受到师生之间互动、沟通的快乐,降低倦怠心理出现的消极影响。

(三)提升教师精神,增强教师心理承受

小学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在繁重的工作中出现心理落差和生理反应是正常现象。教师在教学中的经理消耗展现在生理上会表现为疲惫感、腰酸腿痛、倦怠疲劳等。此时需要教师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压力,选择正确的形式休息充电。例如,吃一顿大餐、尝试泰式按摩、周末放松身心休息等。都能够有效缓解生理方面的不适感。而针对心理问题,教师可以重温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时的心理变化,回顾自己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在教育中实现价值5】

小学要主动贯彻相关文件精神,并组织各专业教师认真学习文件内容,了解职教规定,使学校内的所有教师均能意识到企业实践是优化教学能力的根本,也是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设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学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提升工作人员依从性与忠诚度。一部分小学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局限心理,认为当下自身的人才并不能够满足小学的需求,而希望利用高薪聘请更多的外来人才,难道真的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实际上,完善小学当下的人才培养和规划理念是极为重要的。小学应当认识现阶段能够有效完成自身工作,明确工作内容,能够将自身的成长与小学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有效的对于内部的人才进行培养和教育,帮助人才实现自身的工作预期和工作提升。转变人才需求途径也能够降低小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实现人才的最大化利用。

(四)优化综合支持,社会给予充分支持

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中的组成成分之一,社会需要给予基础教育教师更多的空间与机会,给予其正确的评价,为其创造出较好的发展条件,让基础教育内的教师可以参与到更多的研究和考察活动中,促使其能够不断的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基础教育内的教师需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此同时,更需要有较强的耐受力和承受力,从自身做起,积极的面对不良评价,努力将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促使教学活动更具质量6】

小学管理者应当增强教师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制度,由于教师承担着较强的工作压力,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强度较大,管理人员应当看到教师的付出与辛劳,在工资、福利、升职条件上给予教师更多帮助和支持,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提升。传统的升职机制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比重较小,小学领导应当设定月度、季度、年度职能考核标准,保证教师能够基于自身的努力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避免其长时间处于相同工作状态下出现倦怠心理。在小学教师考核工作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业水平考核,更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升华与价值观成长。教师应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指导,并且鼓励学生的成长和变化,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结束语:

小学教师是小学生接触世界的引领者,积极向上的教师能够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健全的人格;而消极低沉的教师则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不利于小学生成长。鉴于此,针对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应当从小学管理者、教师个人两个方面加以调整,为我国的小学生教育事业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毓,祝文君.农村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育[J].新智慧,2020,(19):60,119.

[2]苏鹏举,张斌,王海福.我国西北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7-109.

[3]王爱伟.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浅谈[J].读与写,2020,17(13):262.

[4]陶伟,古海波.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积极心理学视角[J].基础外语教育,2019,21(5):16-22.

[5]杨超选.农村公办小学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与职业发展[J].南北桥,2019,(11):187.

[6]尚继儒,李亚彤.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发展的现状探析[J].才智,2019,(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