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平台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基于云平台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探究

林瑛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丽群小学 广东梅县区 514731

摘要】梅县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简称云平台)个以云计算为技术支持,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结合的教育云平台。本文基于云平台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云预习、云构建和云拓展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实例的应用,旨在分析如何运用云平台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平台 云预习 云构建 云拓展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从而带来了教与学的重大变革。随着云平台在全区的普及和推广,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巨大改变。丽群小学网络学习也由原来的Moodle网络社区向云平台升级,目前在丽群小学人人有空间、人人用空间,并实现利用区科研成果“课前云预习、课中云构建、课后云拓展”的一云三段在线学习模式来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

一、梅县区教育云平台特点

梅县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以云计算为技术支持,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结合的教育云平台,同时汇聚第三方优质资源与应用,面向老师、学生、家长提供一站式的教学服务[1]。教师可通过云平台上传下载各种资源,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师网络空间,利用云平台中的“互动课堂、教学助手、人人通空间”等应用,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教师网络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在线评价可以帮助老师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一)云平台资源多元化,有利于教师备课和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平台中生成性教学资源也逐渐呈现多元化态势。云平台可以帮助教师将教学过程设计得更加激趣和灵活,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教师可以在云平台中创建、发布与共享自己的电子教案,也可以对平台优秀教学资源进行二次修改使用,并将新的资源进行再共享。在云平台“教学资源”栏目,教师可以方便查看相应的教案、课件、微课、图片、文字和音频等数字教学资源,也可收藏到“我的资源”中,在教学时随手可用。通过教学资源共享,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备课效率,又减轻了不必要的工作压力,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

(二)促进师生的有效沟通,教学交流更加广泛

随着科技的进步,云平台的资源建设也更加快捷、方便,学生和教师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进行学习和交流,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从现实交流转换为网络交流,因地域差距造成的交流困难已经彻底解决,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质量及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人人可学、处处可学[2]。

在云平台中,师生都用实名制帐户登陆,教师可以在平台中随时掌握学生的网上学习情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平台中可以随时进行交流互动,交流的内容和话题也更加广泛,平台同时建立学生个人成长电子档案袋。

(三)完善的教学评价和丰富的教学工具,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云平台,教学评价已经从课堂扩展到课堂外,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总结性评价等几种方式,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评价的过程性,教师在云平台中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互动、测试和作业等方式不断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当完成一个阶段的评价后,系统会给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和分析,为学生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指明方向,并且不断鼓励学生,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状态,从而提高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效率。

二、云平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更谈不上创新,通过云平台进行教学可以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教学课件、微课、教案、活动内容、测试评价和作业等教学资源上传至云平台教师网络空间,供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拓习,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前运用云平台“课前导学”让学生进入“云预习”,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自主对预习内容进行学习,课中教师运用云平台的“互动课堂”进行授课,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完成知识的“云建构”,课后通过“课后作业、提出问题、在线测试”等进行课后评价、反馈,实现“云拓展”。

(一)设置不同教学目标任务,实现个性化和针对性教学

云平台教学助手从“课前导学”、“互动课堂”、“在线检测”到“课后作业”进行了结构化整合。资源的下载、上传、分类、保存和共享都在云上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课前中,教师会设置相关的学习问题或评价内容,让学生利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在课中,教师会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供学生选择,也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适当的教学评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以《信息技术》课《漂亮的风车》为例。课前,教师先上传这节课的《导学案》,并设定三个学习任务。任务一:用一片叶子变出风车;任务二:用不同的三个风车图案放在舞台的固定位置变出三个风车,任务三:利用图章工具,通过为角色造型设置不一样的旋转中心,并设置不同的旋转角度和次数,可以制作出各种的图案,这样难度呈梯度递增。学生通过从完成从简到繁的任务,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也更加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探索意识。

(二) 加强课堂实时互动,实现知识的“云建构”

教师在云平台中布置的各种任务,需要学生在电脑中自主完成操作,在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互动课堂”中的常用工具来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来提高师生互动效果。同时“教学助手”中的各种教学工具如讨论、分组、评价等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通过云平台常用教学工具,能够实现宽松的学习环境、实时交互的学习氛围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例如《制作特色贺卡》这一课,在云课堂教学资源中教师先设计出6幅参考作品,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贺卡分组进行制作,通过学习微课能分析出该贺卡如何设置页面及插入背景图、添加艺术字、插入图片、插入形状等操作,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素材-制作作品-提交作品。在课中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可以应用云平台工具辅助教学,比如通过手机拍摄上传和实时投屏功能进行重难点分析,利用云平台讨论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效率。

(三) 促进课后“云拓展”,进一步深入课堂学习

教师一方面将教学过程保存到教育云平台,有利于学生回顾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设计相应的提高练习,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上获得巩固。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任务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的深度。可以让学生通过作业提交模块,上传至教师发布的任务菜单下,教师与同班同学均可查阅,教师还可以对作业进行等级打分和撰写评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点赞和评价。

如在学习《制作特色贺卡》一课中,课后学生可以一展身手,自己精心设计出一张贺卡送给老师或同学,制作完成后上传到云平台学生个人空间。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一些制作方法和修饰艺术字或文本等问题,可以在学生自己的空间提问,同学或老师看到后就可以帮该学生答疑解惑,使同学们课后可以进一步的探究学习。

综上所述,基于云平台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更有优势,教师能够更高效地管理和掌控课堂,使学生更有兴趣地融入到课堂学习的情境中,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提升课堂效率和改善教学效果的同时,通过师生双向沟通,促进了教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广东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简介[EB/OL]. http://zy.gdedu.gov.cn

[2] 基于云平台教学模式创新与设计.doc[全文可读] http://max.book118.c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