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探索

张丽萍

桂林市全州县石塘镇朝南小学 广西桂林 541504

摘要:教师要将阅读教学向课外进行拓展延伸,加强课内外阅读的联动,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发展、审美品位的提升。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深读,让他们边读边思,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清晰,让自己的观察、表达能力得以提升。教师要加强课内外阅读的融合,引学生去搜集资料,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1课外阅读对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作用和意义

1.1是培育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

小学生正处于为今后人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有利于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积极的阅读态度,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储备自己需要的语文知识,进而把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上来。教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小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帮他们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在阅读中主动思考和探究,有力地推动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为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信息化时代,各种电子类游戏和新媒体节目充斥着小学生的生活,小学生很难沉下心来进行阅读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把一些符合小学生心智特点的读物推荐给他们,进而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让小学生能静下心来读好书,这对发展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意义重大。与此同时,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让他们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2.1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受到忽视

课内阅读是在统一的课堂时间完成的,而课外阅读则主要是利用课后的时间开展的。但当前,很多小学生的课后时间都被各种特长班和课业辅导班占据,很多家长则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科成绩和特长培养上,并没有为孩子安排特定的阅读时间,对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和布置也不够重视。还有部分小学生虽然在课外也会阅读,但是他们的阅读材料大多数是教辅类书籍,没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教师虽然也会根据阶段性的学习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但在整体上对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不够重视。

2.2课外阅读的书目繁多

当前,我国教育模式正在发生改革,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在中考高考等重大考试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考查的形式变得更为综合,除了增加阅读理解类题目的比例外,还通过材料作文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材料。在这样的情况下,阅读成了语文科目的关键词。为了满足需求,阅读市场快速兴起,很多与之相关的书目被编排出来,令人眼花缭乱。由于课外阅读的书目不受学校限制,学生在选择阅读书目的时候无法有效甄别,面对繁多的书目种类无法准确地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甚至会在盗版书籍中学习错误的知识,这种课外阅读的作用是适得其反的。

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3.1合理选择,融入名著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学生如果仅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选择,往往会选择价值不高的书籍,使课外阅读活动走向低效。教师要为学生留有宽松的阅读空间,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推荐必读与选读书目。课外书目往往没有题材等方面的制约,教师在为学生选择书籍时,要从同题材、同主题的书中选择代表性的一种即可,从同一名家也选择一本作品即可。教师要听取家长、学生的意见,对推荐的书目进行适当的修改。

小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力,他们选择图书往往较为随意,他们对搞笑的内容感兴趣,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让他们选择感兴趣、向善向美向上的书籍,能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思考在阅读中自己的喜欢之处、疑惑之处、有何感想,如何去说服他人来读,学生通过梳理书的结构,通过推荐新书引发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也能促进他们表达能力的发展。

3.2指导阅读方法,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产生无效阅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化的方法,他们只是在家长和教师规定的时间内漫无目的地阅读,没有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阅读计划,具有较强的机械化特征,这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了变无效阅读为有效阅读,教师就要加强指导。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做好摘抄和记笔记,引导他们将阅读的感受以随笔的方式记录下来,使他们加深对文本的记忆和理解。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略读法和精读法,比如,对于资料性和故事性的阅读材料可以略读,而对于文笔优美、逻辑性强的材料则可以精度,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做好批注,以此记录自己的疑惑、感受等,这可以实现阅读与思考的结合。

3.3进行阅读交流,激发阅读热情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不仅要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拓展阅读内容和渠道,还要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小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并互相讲述和交流,这样就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因此,小学生课外阅读交流活动要定期举行,将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空间提供给小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专门的阅读交流角,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读后感,也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展开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读后感在线共享,然后师生共同评议。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外阅读中。例如,在课外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这类百科全书类型的课外读物时,其中丰富全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小学生解开很多疑惑,让他们的知识面变得更加宽泛。我们通过实施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感兴趣并且具备优势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解答其他同学的疑惑,这样通过思维的碰撞可以把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起来,让他们更加充满热情地投入课外阅读中去。

3.4组织阅读活动,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很多小学生都对阅读形成了枯燥、无活力的刻板印象,而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是打破这一印象的重要途径,这可以使课外阅读变得妙趣横生、多姿多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各类实践活动作为载体开展课外阅读,发挥向导的角色组织活动并带领学生加入活动,在活动中为他们设置相应的任务。比如,在中秋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中秋诗词大会”的活动,要求小学生通过阅读的形式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并在活动中通过诗词接龙、诗词对接的形式相互比拼。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选取其中的诗词内容引导学生赏析,感受来自古代的“中秋味道”。

3.5跟踪指导,多元评价

教师要发挥以评促读的功能,强化跟踪指导,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调整阅读策略,从而提升阅读的效果。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评价,使用的语言要温和,要易于被学生所接受,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更愿意参与阅读。教师要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用“你的点评很有智慧”等激励学生,除语言的激励之外,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也会对学生的阅读起到莫大的激励,能引发他们深层次的阅读,让他们产生深入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要会记笔记、会写读后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评价的主体要多元,除教师评价外,还要让家长、同学等参与到评价之中,通过多元主体的评价,提升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要关注评价的层次性,除阅读内容之外,还要将阅读时间、阅读能力等纳入评价之中,这样的评价才会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使评价更有效。教师评价的方式要多样,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对他们的检测要有深度,评价要落在点子上,这样才能对学生的阅读有所帮助。

结论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把握阅读教学的特点,针对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小学生把核心素养培养起来。

参考文献:

[1]徐光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5).

[2]吴倩,丁小彦,周龙芬.以评价创新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J].中小学管理,2019(03).

[3]林端惠.正确操作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