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

韦英生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中心学校石塘教学点 530507

摘要: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始融入到学校的教学中。与旧的教育理念不同,新的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更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当下十分流行的一种教育理念,其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实施有利于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养成发展综合素质的观念,这将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起到关键的启蒙作用。对此,本文针对当下传统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探讨了其出现的漏洞,并提出了一些融入了“以人为本”理念的相关管理措施,希望能为小学班主任管理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管理;管理策略

引言:良好的管理策略及教育方式应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革的,当今时代已然从以物为本发展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形式,以人为本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的教育方式和管理策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可以做出良好的策略以适宜的方式来进行小学教育,那么对于国家的人才培养是打好基石一般的存在,只有基石打好了,楼宇才能越盖越高。所以小学班主任从即刻开始就应该摒弃传统的小学管理策略,而积极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改革出更加适合当今时代小学生学习的新管理策略。

一、传统小学班主任管理漏洞

1.传统管理模式的偏见问题

传统的管理模式即从教评小组到学生,之间的层层都以考核分数为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即期末的考核成绩越高,证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模式效果越好。但这种以考核成绩为衡量标准的传统管理模式凸显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偏见。当学校以学生的考核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育水平时,就会无形地导致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评价而格外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也拥有了更多的管理班级的机会,从而使被忽视的成绩不好的学生无法使自己的特长被他人看到,同时也导致了这些学生不愿和老师敞开心扉,造成老师不知道而学生也不提的不断恶化的死循环局面。

2.混淆管理的主体

传统的管理模式以教师的管理为主体,尤其是受到越来越大的应试教育压力的影响,班主任的管理条例已然成了许多小学班级的铁规铁律,这就导致管理的主体从学生倾斜到了教师。以教师为管理主体虽然可以依靠教师的经验来规划管理策略,但这种管理策略大众却不一定有效,因为其毕竟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管理策略。

以人为本理念倡导以学生为管理的主体,加强小学班级管理制度中学生的参与度。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及真正的班级生活和学习需求,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现状的恰当的管理策略;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表能力,为学生的管理才能起到启蒙的作用。

3.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

学生的兴趣培养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事业的关键基石,良好的培养学生对于学习和生活的兴趣,能够促使学生乐于自主地去发现新事物或创造新事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然而当下许多小学班级的班主任依旧过于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甚至以学科成绩作为考核学生优秀程度的唯一标准。这不仅会导致僵硬的学习之风盛行,还会打击到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和期待越来越低,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校园生活的兴趣。

二、融入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1.摆脱“以教为本”,做好标杆

小学学生由于年龄的心智的原因,在学校生活时会对班主任产生非常大的依赖心理,因此小学班主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小学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划入小学生的模仿范畴。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待物平等尊重的老师会成为学生间的标杆,为学生的教育起到示范性的作用,进而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应以身作则,无论是在课堂中为学生教学,还是平时管理学生时,要时时刻刻注意并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学生传达优秀的人格素质和健康的心理,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导作用。

例如,在平时上课时,班主任以授课老师的角色应为学生们体现认真探究的精神。比如在课堂上以饱满的热情为学生们讲解知识并同学生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鼓励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而在平时的课外时间中,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展现尊重友好的性格特点,积极关注学生个人的心理状态。奖励表现优异同学的同时也要鼓励表现较差的同学,并向这些学生了解情况提供建议等。班主任也可以在班级中举办一些团体活动,并使自己也参与其中,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友好的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从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2.以学生为管理主体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通常习惯于以自己的经验和角度来规范班级中学生的行为,这使得班主任的管理重心容易偏移,即学生被不允许的行为不一定是对学生有害的,而只是不易于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应以学生为管理的主体,积极了解学生的状况和想法,将管理重心从自己的想法上转移到学生的需求上,在管理目的上不仅局限于为提高学生的成绩方面,而放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制定更加符合学生本体的管理策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建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的目的。

例如,班主任在制定班规时,可以先向学生们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学生在班级中发现过的问题,以及希望班级生活在哪方面能够得到改善等等。深入挖掘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需求后,班主任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班规制定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做出班级规划的同时也能思索到自己的规划出现的不足,以及自己在规划中所没有满足的方面,从而达到使学生自省的效果。除此之外,班主任在制定班规时也要注意不能只为了提高成绩而规范学生的行为,应在除了学习的其他多方面,比如提升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方面也需要班主任进行详细的考虑。

3.尊重每一个学生

一个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就像一场大雪中的每一个雪花一样,无论从性格还是思想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许多小学班主任容易以一个标准小学生为模板来考虑班级管理办法,这就导致学生的一些不同于标准模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倡“因材施教”教育方式,即班主任应在全面了解班级中学生的特性后,以便将学生分类从而分别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

例如,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班主任除了制定基本的行为规范外,还需要对其额外添加“实践时注意自身安全,不许进行危害自身及其他同学身体健康的行为”和“必须在家长或老师的陪同下进行动手实践”等条例;而对于思考能力强的学生,班主任可添加“鼓励亲自动手来实践所想”和“友好与同学讨论,不要与同学吵架”等条例。这种分层的管理条例不仅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形成墨守成规的性格。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最开始接触学校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此阶段不论是对于学生个人发展事业还是对于国家人才培育事业都是十分重要的。当下小学班主任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及时改变旧的管理思想,积极投入融入以人为本理念的管理策略的研究及使用中,共同为小学班主任管理事业越来越好做出奉献。

参考文献:

[1]吴华.以人为本的小学管理策略研究与探讨[J].家长,2019(36):86+88.

[2]李松.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影响及启发研究[J].新智慧,2019(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