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以溶液的酸碱性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以溶液的酸碱性为例

刘慧珍

龙川县田家炳中学 广东省 河源市 517300

要:积极且合理地开发生成性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设计,积累教学总结与反思,提高学科与教育专业素养,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本文以“溶液的酸碱性”这一专题为例,主要讨论了高中阶段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开发策略。其中,资源意识、年级高低、教育理念是影响教学资源生成的三大重要因素。高中化学教师应当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合理预设教学、捕捉动态资源等策略培养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溶液酸碱性


教师预设的教学流程与内容的设计思路优势无法应对课上超出预期的突发事件。因此,生成性资源理论的诞生与发展为这一问题的出现提供了一创造性解决方案。现以“溶液的酸碱性”一课为例,具体分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高中阶段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现状

    1. 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足

赵兴在其硕士论文中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动态生成教学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调研[1]。文章指出,将近八成的教师仅在学生插嘴打断授课、提出其他猜想、某项讨论白热化时才会产生“可以借此机会进行生成性资源转化”的想法。在这些教师中,又有超过半数的教师选择忽略此事继续授课或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仅三成左右的教师选择与学生一同进行专题研讨。由此可见,高中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但却并没有将其付诸实践,尚未形成完整、开放、积极的开发利用思想,也缺乏构建资源开发流程与体系的具体策略。

    1. 资源生成随年级升高逐渐减少

高一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物质结构、转化关系、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等新知,此时的课堂教学相对而言更轻松,学生更易在课上发表自己对于课程内容的奇思妙想,教师也愿意在这一阶段探究课堂资源生成的可能性;高二阶段的师生开始承受来自级考、会考、联考的重重压力,课堂重心逐渐向知识点的讲解、梳理、巩固与提升迁移;高三阶段的学生即将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任课教师的教学重点完全转变成以应试为导向的多轮总复习。从上述教学情况分析可以推断,课堂教学资源生成的频率与质量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生成性资源则随之减少。

    1. 刻板教育理念阻碍资源生成

生成性资源是通过课堂、教师、学生三者创造性互动自然形成的课程资源,是“课堂”这一独特生态系统动态发展的有益产物。但是,当下高中化学课堂的生成性资源转化成功率并不理想,本校课程资源体系的建设进展较为缓慢。可以说,刻板教育理念是阻碍资源生成的一项重要原因。以教案设计为例,六成左右的教师重点关注自己对于教学流程与教学环节的处理方式,三成上下的教师会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仅有不到一成的教师将“课上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视为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2]。以上数据并未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与组织作用”的新课程标准,教师“以讲授、操练知识点为主”的应试型教育理念间接导致课堂互动的减少,极其不利于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以溶液的酸碱性为例

    1. 系统学习资源生成理论,提升理解运用水平

为了不断精进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教学,增强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教师应主动学习资源生成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提升理解与运用理论知识的水平。根据相关理论基础,这些生成性资源是教学情境与各参与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与教具)相互作用下的结果,它们的生成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但也同样有规律可循,教师此时便可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学生共同碰撞出灵感生成的火花;此类资源的产生通常独立于教师的主观计划之外,这一特质使得教师不仅需要密切关注课堂情况,更要在丰富多样的课外生活中寻求灵活多变的生成手段;生成性教学不是教师的单方面输出,需要学生构建创新思维,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大量素材来源[2]。以上内容都是基于资源生成理论提出的具体实施策略,这启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提高资源生成的效率。

以“溶液的酸碱性”为例:

溶液的酸碱性由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决定。在溶液混合时,酸与碱混合,分两种情况:酸碱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和酸的PH等于碱的POH等体积混合。酸碱等浓度等体积混合时:(1)强酸与碱碱等体积混合,显中性。(2)弱酸与强碱等体积混合,显碱性;(3)强酸和弱碱等体积混合,显碱性。结论:谁强显谁性。酸的PH和碱的POH相等等体积混合时:(1)强酸与碱碱等体积混合,显中性。(2)弱酸与强碱等体积混合,显碱性;(3)强酸和弱碱等体积混合,显碱性。结论:谁弱显谁性。

学生会在酸的PH等于碱的POH等体积混合的情况脱口而出“谁强显谁性”,我会强调“谁弱显谁性”,学生反应都很好奇,及时捕捉学生的好奇之心,对比分析对比“谁强显谁性”“谁弱显谁性”两种情况学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学生的反应也让我意识到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理解的固定思维和对弱酸、弱碱电离的理解不透彻。当即对弱酸、弱碱的电离进行了复习,强调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标准,这样本课的核心内容就铭记于学生心中。

    1. 课前合理预设教学方案,与生成达成统一

合理预设是生成资源的重要前提,需要注意的是,预设与生成相伴相生,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教师应当预设好尺度,多一分则僵化死板,少一分则脱轨失控。

按照课前预设,对比分析等浓度等体积和酸的PH等于碱的POH等体积混合溶液的情况,即可完成此课教学任务,学生表现容易混淆时,我们及时捕捉学生的困惑之处,及时做出解释,等浓度等体积混合既是酸碱完全中和的情况,即酸碱完全生成盐,自然是谁强显谁性;而酸的PH等于碱的POH等体积混合,既是C(H+)等于C(OH-)等体积混合,相当于弱酸或弱碱有剩余,故谁弱显谁性。在合适的时机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符合课前合理预设,又与生成达成统一。

    1. 课中及时捕捉动态资源,建立识别评价机制

在授课过程中,当超出预设范围的生成性资源初露苗头,教师便可将其捕捉并加以拓展或延伸。及时灵活的动态捕捉需要教师建立、完善与内化识别评价机制。这一机制可以帮助教师迅速判断素材雏形的性质、是否具有捕捉价值以及使用何种捕捉方式[4]。比如,在初学《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原因》时,教师向学生提问纯碱是否是碱,请学生作出判断并说明原因。如果有部分学生给出错误答案,教师便可抓住这一特殊事件,帮助他们回忆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中的知识点,同时继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Na2CO3从物质的分类构成上看是盐,Na2CO3溶液又为什么呈碱性?”以此作为新课导入引出本节课主题。

  1. 结语

高中化学课程的知识密度与时间安排决定了生成性资源的稀少与珍贵。如何筛选、应用与评价这些特殊的课堂教学资源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师亟待解决的创新型课题。教师自身应妥善处理常规教学方式与生成性资源教学之间的平衡,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可生搬硬套,令生成性资源开发成为日常教学工作的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 赵立. 高中化学教学中动态生成教学资源利用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 沈华.拓展知识 生成新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运用[J].名师在线,2020(35):87-88.

  3. 袁慧,何万林,黄萍,冉鸣.强碱滴定弱酸的信息化教学软件及其教学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11):72-77.

  4. 叶桂峰.浅谈化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赤子(中旬),2013(1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