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野下跨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小小养蚕倌”课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3

“五育融合”视野下跨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小小养蚕倌”课程为例

董琳瑾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街第四小学 浙江省 杭州市 311217

【内容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学校的学生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因素要求学校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透彻理解“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的德育要求融合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形成各学科间横向配合。开设“小小养蚕倌”的校本课程,帮助学生在沉浸体验式学习中改善审美创造,践行健康实践,提升能力品质,进而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五育融合 校本课程


一、“蚕倌”课程的内需探索

  1. 变革学习方式,促深度学习发生

我校地处建设四路沿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校门口地铁7号线的开通运营,越来越多的留杭人才选择居住此地。随着高知识文化人才的注入,学校的生源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家长对学校的硬件设施、软实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作为学校需要及时更新教育模式,获得学生的喜爱与家长的认同。我校从前年开展PBL项目式学习,已经落实的五个项目式学习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此类新型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教与学”的学习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学科界限等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深度学习地发生。

  1. 指向知行合一,显全科学习魅力

现行常见的教学模式是单科教学,通过单一的学科传授单独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传统学习模式会让学生出现厌倦情绪无法应对新教材中的新题型。打破单科学习所存在的弊端,以学科融合的视角进行课程重构,让学习与生活产生勾连。我校教师团队为了应对全科教学的挑战,运行“团队式项目化”教研坊,以同伴互助达成共识,引领每一位教师掌握各学科的基本教学要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发现问题—理论学习—实践研究—反思总结这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学习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有所收获。

  1. 创新活动载体,提课程学习成效

学校缺乏相对完善有主题成体系的校本课程,目前学校的活动以少先队活动、节日主题教育等传统、被动的活动模式为主,主要价值为规范学生行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缺乏特色化与自主性。从学校层面出发,在原有PBL项目式学习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此为载体打破学校原有校园活动的局限性,让课程活动符合学生学情特点,融合学校教学模式,创新出学校特色的课程活动。通过新课程的开发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主动积极参与课程学习,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推动者,提升校本课程学习的成效。

基于以上种种内在需求,我们认为学校需要通过开展PBL项目式学习课程,结合各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学习状况,融合各学科知识,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真正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少年。本年度,学校各年级结合周边资源、学校实际、学生特点开发并实施了指向“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本文以二年级开设的“小小养蚕倌”项目式学习课程为例进行“五育融合”教育研究。

二、“蚕倌”课程的主题实践

“小小养蚕倌”项目式学习课程立足于二年级语文、数学、科学、美术、劳技、音乐、体育、少先队活动这八门学科,以学生的实践体验为核心,以学生为课程的主体,围绕蚕宝宝养殖进行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融合,将其知识技能、操作实践、成果展示、情感体验等领域有机融合,形成各学科、各技能间的交互交融,从而达到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少年”。


(一)打通学科边界,实现知识互通

学校是此次项目式学习课程开展的主要学习场所,为了能让学生在课程中收获不同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结合不同学科的学科特色,开设了各类丰富且具有趣味性的活动。

1.蚕的体征——动手操作,掌握多种方法

数学与科学在此次“小小养蚕倌”的项目式学习课程中,主要运用了数学的统计能力和科学的观察能力。课程结合二年级学生数学学科中学习到的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安排了专门的课堂学习如何在课上通过亲手测量,得出自己所养的蚕在不同阶段的身长与重量。以及通过数学计算,得出蚕在不同阶段食量的变化。除此之外,还在此基础上,学习了绘制图表的方法,将亲手测量的结果绘制成统计图和折线图,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自己所学的的技能展示出来。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了解了蚕的生长变化,同时也通过课堂上的实操,掌握了观察和测量的多种学习方法。

2.蚕的一生——由浅入深,提升表达能力

围绕项目式学习的总目标,我们希望通过语文学科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以符合二年级学习特点的“日记”入手,通过观察、记录、表达、汇总四步,完成蚕宝宝观察日记。由于二年级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因此,从简单的观察作为后期写作的基础,然后将观察到的蚕的特征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再把观察和记录的内容用正确的语言整理表达出来,最后集合同学们和自己的内容,有条理地用文字记录成一篇观察日记。后期再将日记和美术作品相结合,完成“蚕的日记”绘本。通过一步步的循序渐进,克服部分学生对于写作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同时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表达。

61bc33bbcaa4c_html_5394c3c9b590957.gif4.蚕的蜕变——身体力行,收获劳动快乐

借力音乐的歌舞特点,以歌颂蚕、以舞喻蚕,在音乐课中以“蚕”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歌舞教学,通过唱歌与跳舞来体会音乐中“小小养蚕倌”课程的乐趣。利用体育的运动优势,结合学校的亲子运动会,开展“跳跃的蚕宝宝”游戏,在“友谊第一,努力拼搏”的竞技精神的支撑下,进一步让学生通过身体的运动,感受运动的快乐。

5.蚕的文化——喜悦共享,展示活动成果

在一系列的课程活动中,学生在完成课程任务时,学会了自主学习、合作互助、寻求帮助等,这也使得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更加丰满。我们在活动结束的最后一节课作为“蚕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课,通过活动学习中学得的关蚕的各项知识进行知识分享活动,学生通过小队合作的方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例如关于蚕的古诗、名人、故事等内容进行整理,最后进行全班展示汇报。开展中队活动,分享学习成果,有利于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协同家庭力量,拓宽课程场馆

除了学校内的学习,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家庭教育水平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课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利用课外教学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完成活动任务显得十分重要。而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引导人,在孩子进行课程学习时,共同参与课程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理念。

1.自主学习,锻炼实践能力

1)坚持每天喂养清理。蚕宝宝的养殖是需要持续2—3个月时间的活动,因此只利用学校里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一条蚕宝宝的养殖需要从小小的卵孵化出来变成蚕,再经历多次蜕皮后结茧化蝶。蚕一系列的成长活动都离不开人的精心养护,如果想要将蚕养好,学生就需要每天及时用桑叶喂养蚕,及时清理蚕的居住环境等,这些活动都是保证蚕健康生长的必须条件,也考验了学生是否能坚持,有无爱心。

2)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在数学与科学课程开展后,老师会布置相关的的测量任务,这就需要学生每天在家实践操作并且明确记录。通过持续地操作实践,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了实践动手的能力。

2.共同参与,提升实操水准

1)亲子喂养。家孩子在家中进行“小小养蚕倌”项目式学习时,家长成为此次学习的参与者。每天的喂养清洁活动,如果学生因为其他原因无法及时完成时,家长则要承担喂养责任,参与养蚕活动。

2)帮扶学习。当喂养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蚕宝宝死亡等突发情况时,家长作为学习引导者,帮助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查找相关资料,学习关于蚕的各类养护知识。

3.探寻资源,体验采摘乐趣

在蚕的养殖过程中,蚕的食物——桑叶是参与养殖的学生最头疼的问题。由于大部分学生生活中城市,周边的农田也几乎没有桑树,因此,一到周末,和父母一起在周边的农村、郊外,寻找桑叶,成了孩子们最惦记的事。虽然可以网上购买,但通过亲手采摘,不仅体验了自己动手的乐趣,更是培养了学生内在的责任感。

(三)融合社会资源,构建区域研学

蚕丝作为古代中国文明产物之一,至今已有4700年的历史。江浙地区又有着丰富的丝质产业,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与蚕丝有关的社会资源。所以,在校内学习的基础上,寻找身边的文化资源,走进主题文化场馆,构建具有特色的研学活动,感受蚕丝的独特魅力。

1.走进丝绸博物馆,感受丝线魅力

杭州的养蚕丝织历史悠久,中国丝绸博物馆更是设于杭州西子湖畔。因此利用节假日,开展小队活动,在家长志愿者带领下,学生走进中国丝绸博物馆,通过参观,感悟从蚕到丝绸的神奇变化,感受中国悠久的丝绸文化。

2.学蚕桑丝织技艺,体验非遗文化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学生通过课堂体会了养蚕这一其中环节。还有缫丝、染色和丝织等一系列环节的生产工艺在自己家中很难实现,因此收集蚕茧,寻找蚕桑丝织技艺的传承人,实际观看并且动手体验缫丝、染色、丝织等复杂的制作工艺。在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技艺的奇妙。

61bc33bbcaa4c_html_9f9106d980dffc8a.gif61bc33bbcaa4c_html_9f9106d980dffc8a.gif3.展假期实践作品,激励参与热情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动手制作完成了一系列精美又充满新意的艺术作品,为了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平台,开设“小小养蚕倌”专题微信推送,展出每次课程中优秀的手工作品和作业记录,以此激发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和课后实践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蚕倌”课程的成果展望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少年”是学校“蚕倌”课程的目标与初衷,也是为后续整合全校资源开展项目式课程的实践与铺垫。通过此次学生的认真参与,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本次课程也取得了小小的成绩,更需要持续地探索实践,才能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上取得更显著的成绩。

1.健康实践有路径

“小小养蚕倌” 课程打通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将二年级学生在校的各个学科进行汇集融合,也结合了丰富的课外场所,践行了课堂所学。音乐、体育课上,学生唱歌跳舞玩游戏,即使失败也咬牙坚持,锻炼了孩子们的体力;数学、科学课上,通过观察动手测量,引导孩子在每天的劳动中提升实践能力,最终才能完成详尽细致的图表;日复一日,采桑养蚕,让孩子动手实践,克服对昆虫的恐惧,学会劳动,感受劳动的快乐……多项教学活动、趣味运动、劳动实践,从学校到家庭到社会连成了“三位一体”循环的参与路径,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进行健康实践,激发学生的体育、劳育美德。也期望在“三位一体”的持续帮助下,让各个学生都有爱劳动、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2.能力品质有提升

做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小学生,通过“蚕倌”课程活动,学生学习了系统的蚕文化知识,对于蚕宝宝的知识,从喂养到观察到发散学习,从方方面面对蚕有了更深的研究。最终成果呈现也是十分精彩:收获的蚕卵、绘本故事《蚕的日记》、完整地蚕统计图表、各类蚕的艺术作品……综合循环一轮课程之后,学校定期推出的“小小养蚕倌”系列微信推送,也收获了来自同行和家长的好评。学生也立足于课程本身,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在实践中学会帮助他人,懂得互相帮助的美德;利用每天的空余时间,将小小的蚕卵养成飞蛾,一系列的生命变化让学生懂得了生命的珍贵,要爱护每一个小生命;而近3个月的坚持不懈,才能培养学生坚持、认真的处事态度。任何课程都不能仅仅只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更是要对孩子的美好品德有所强化。

3.审美创造有改善

二年级学生对于美的概念还很模糊,但却有着自己明确的喜好。我们在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选择的前提下,利用欣赏各类优秀美术绘画作品,制作相关手工作品,让学生感知到怎么样的创造才能体现出蚕的美丽。在美术、劳技等课程的学习帮助下,学生从开始的无从下手到最后能够独立完成精美的作品,这就是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们也通过自己的养蚕经验和学习非遗文化的经历,纷纷表达了对养蚕这项劳动的佩服,也知道养蚕和传统行业的辛苦,这是价值观的提升。

本次“小小养蚕倌”PBL项目式课程是学校在校本课程上的新探究、新起点,虽然只是在二年级的小小尝试,但我们希望能够早日以项目式课程为学习平台,搭建出以全校为载体的新型课程体系,以期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宋荣贵.《项目式学习:面向未来的教育新思路》[D].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

[2]吴国平.发展素质教育 培育时代新人[N].中国教育报,2020-1-22(03)

[3]于娜.《小学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与实现途径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61bc33bbcaa4c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