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0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吴凌虹

石狮市第二实验小学 3627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成为当前教学中的重要方向。在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基本上处于长期被动的学习状态下,过于忽视动手操作这一环节。因此,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中内容以及学生兴趣特点等,创设多元化数学课堂,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探索交流、相互激励、不断反思,呈现出动态化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实践性等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发育等方面不够成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对于一些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知识点难以消化,思维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局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引用相关的教学用具,对事物进行拼、摆、剪、测量等,进行实质性地操作,对数学知识中的一些数量关系、空间图形等进行动手操作,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教学手段,一方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贪玩好动的心理,增加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和思考,思维得到一定的发散,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意义

  1. 实践求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学的知识以基础为主,可以说学习数学的本质就是做数学,要让学生注重知识的构建,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整体过程。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一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就会临阵磨枪,把各个知识点进行练习,考试成绩出来也比较喜人,但是很快就容易将知识遗忘,这就说明没有将知识全面掌握和内化,缺少知识的整体构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感,结合学生的天性、特点、兴趣来因势利导,创设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模式,通过动手操作能够使学生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并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摸索数学规律,创建数学思维和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1. 激发兴趣

在以往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采用应试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传授的内容枯燥乏味,使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整节课下来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导致学生的内心越来越消极。而兴趣才是通往学习的主要道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打开学习之门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让学生们融入其中,通过科学引导,使学生们参与到动手操作活动中,在活动中能够积极探索、自主探讨、细心观察、分析思考,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1. 引入生活动手操作,真实体验快乐收获

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学阶段的数学主要基础性知识较强,加强数学生活化是当前重点教学目标。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与数学能够有机融合,能够在课堂上带给小学生更多的新鲜感、体验感、喜悦感。小学数学教师要引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性格特征来设定教学模式,营造生活化轻松舒适的课堂氛围,积极参与生活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大世界中多学、多思、多用、多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开启数学知识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拼一拼、摆一摆、剪一剪、搭一搭等方式来揭开数学知识中的神秘面纱,在操作过程中会总结出数学规律,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在这样的教学形势下,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能够将数学知识转化,便于对题目、知识、运算等方面的理解,从生活的角度去探究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搜集相关的数学素材,有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进行数学练习,教师为学生们出了一道题,让学生们根据这道题进行推理。“有40块奶糖,分别每6块装一袋。请问一共能装多少袋?还余几块?”这样的题目有很多学生知道怎么做,但是并没有深入领会,没有对知识完全渗透,这就需要学生们动手操作,将整个过程推理出来。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来学习,分别发放一些学习用的小棒,让学生们去自主探究思考,推理出最终的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动手操作后,学生们将自己的结论进行分享,把过程有序地、完整地表达出来,不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思考能力。

  1.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敢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模式来完善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饱满,吸引学生的专注力,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有句老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知,科学靠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面,在此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及困难,通过共同努力探索、讨论、思考、分析来突破难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厘米和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会积极调整教学方案,采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为学生讲授和指导。为了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感和实践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使用测量工具,学生之间相互测量身高,并要求学生记录下来具体的高度,分别用厘米和米不同单位来进行记录,了解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与不同。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厘米与米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在课堂上获得真实的体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真正在数学课堂实现动手操作的机会。

  1.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在操作活动中,教师可以针对性、计划性地进行指导,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继霞.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1(44):19.

[2]保骥.谈小学数学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引领教学[J].学苑教育,2021(3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