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理论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0
/ 2

为人民服务理论的研究

李旭

广西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533000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立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主体角度突破了以往一切旧哲学的阶级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真理的客观规律性与价值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是广大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的客观真理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的辩证统一,必然是真理与价值的完美结合。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基和血脉在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贯穿党百年历程的初心使命,始终为人民利益和民族复兴而奋斗,是我们助推民族腾飞与强党兴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民中心;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百年党史证明: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引领中国社会变革的政治根基。


  1. 共产党人民服务的理论逻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指南,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是关于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支持广大劳动人民的经济诉求和政治诉求,力争实现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马克思把改变黑暗社会现实作为自身哲学的使命——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劳动人民、解放全人类,并把扬弃社会异化、扬弃私有制做为获得人类发展的途径。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决无私利可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成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始终如一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

作者:李旭 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价值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现实中感性的劳动人民应不应该获得、以及能不能获得自由与幸福的实践理论,理论揭示两层涵义,即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双手创造了财富,是价值实现的主体,也应是幸福的主体。

马克思的价值实现逻辑与异化价值实现逻辑本质的区别在于价值目的和价值结果的不同,马克思的价值实现逻辑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真理的客观规律性与价值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是广大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的客观真理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的辩证统一,必然是真理与价值的完美结合。马克思的价值实现过程不仅是物质革命,更体现为人的精神革命,人的精神革命是在实践中可以感知的实现的,物质革命为人的精神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精神革命为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和谐提供了物质前提,之所以把马克思的精神革命定义为促进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就是因为革命精神源自于物质主体的物质实践。异化价值实现遵循看不见的手的原则,并将其奉为公理法则,在追逐个人实现的动因中推动社会的变革,加剧社会异化,社会变革是以牺牲绝大多数人利益为代价和前提的,“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 , 不受我们控制的 , 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且把我们的打算化为乌有的物质力量 ”[1]

青年马克思曾经讲:“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2]正是凭着这种为人类解放寻求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自由与发展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逻辑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黑暗的旧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是以工农联盟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党,首要任务是为人民争取属于自己的政治权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铲除使中国人民受剥削、受压迫、受奴役的阶级根源,创建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党的百年历史雄辩说明,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人民的立场就是党的立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贯穿党百年历程的主题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新时代,只有奋力开创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才能走稳走实走好。


  1.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的内在契合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的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基础。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彰显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不可动摇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治国理政理需要聚焦民生,而不是把国家安危寄托于祈福和祭祀神灵,统治阶级应当关注民生需求,理顺公权为民的机制。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就是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不是官本主义文化,不是神本主义文化,而是以传统道德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文化,两千多年前的《管子》在论及治国理政时也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人心即天道公理,民心即天下,因此为人为官、治国理政必须明大德、严私德、守公德从社会利益执政为民,立党为公。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个体的自然属性,而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不断演化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客观社会关系,是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将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作为个人奋斗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追求,顺理成章地将“自由人的共同体”所体现的集体价值作为其学说的基本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强调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是通过社会价值实现来完成的,社会利益的实现更好地维护个人利益,个人价值通过国家社会集体价值的实现得到提升和放大,既提倡个人无私奉献,也强调集体关注个人利益得失,强调国家和社会重视人的个性和才能自由、充分地发展。马克思早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的选择》中就表达了这样的社会价值观:“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4] 马克思提倡人应该具有集体主义观念与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奉献自我的精神。


作者:李旭,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刘玮,吉林大学公共外语学院教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 1972年版,第3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459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501 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 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