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徐媚巧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南城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 台州 31802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知识的生长过程,积淀可迁移、可运用的数学学习基本活动经验,并将合作中所自然生长的数学学习能力运用于今后学习或更高深的数学课题研究中去。在此理论指导基础之上,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以合作学习方式为主,注重学生体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实践。基于此,以下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引言

对小学数学课堂来讲,本应作为课堂主导力量的学生们并没有足够的探索性及兴趣性,在缺乏以上课堂上基本素质的前提下,教师若是想顺利展开教学则更加艰难,教学进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基于这一现状提出的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迅速地被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以其强有力的导向性促使学生受到课堂上潜在的驱动力,而产生意识上的对问题的主动探究性,从同学间彼此的交流中获得兴趣,得到成长。

一、教师要变牵为导,变革教学方式

合作学习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和帮助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个过程和这种形式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要发挥好“倾听者”的角色,从学生的合作、发言中及时捕捉生成,及时纠正,及时肯定,及时引导,做到真正的变牵为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科学地引导学生了解从哪里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并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方法,鼓励学生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其过程进行监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即教师出示预习提纲,指导预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形成预习能力。又如,在实践中,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去绞尽脑汁想办法。以《折一折做一做》这节操作型课程为例,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通过操作过程充分思考“你这个图形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你有什么发现?”围绕图形是怎么产生的这一问题促使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使学生深刻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从而真正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无疑降低了抽象概念学习的难度,它将概念中的关键点分散到组内多名学生的身上,激发团队的智慧以攻克难点。

二、科学合理手段提升小组效率,引导式的教学更易被接受

小学阶段,孩子在家具备的特性——惰性。孩子不愿意学习、不愿意上课,只想在家里看动画片、吃好吃的。若是问孩子喜欢什么孩子必定会如此回答。但在小组合作模式展开的课堂教学中,小组的学习效率在每一名孩子都消极怠工的情况下是不会有新进展的,所以这还需要教师提出相应科学合理的手段改善小组学习效率。如,在《分一分与除法》一课中,教师关注的点在于学生能否理解“除法”,能否对盘子里的苹果均匀地分给朋友们,又是否能够基于乘法推出除法的运算口诀。在笔者看来,这节课有趣的地方在于与以往《乘法》一课相类似,教师可将乘法那一课堂中每个环节都做了哪些事情,并就那些事情还有哪些补充进行呈现,在呈现比对的过程中,学生更加容易发现“除法”课程中的“关键点”,也就是这一课程中的重点部分,毕竟在二者存在某些相似点时,其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往往能够保证。以“乘法”课程为例,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递进式的逐层上升,进而触摸到课程核心所在,最大程度提升课堂小组合作模式效率。

三、结合教学内容,设定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开展自由学习活动.任何合作模式的开展一定要具备完善的学习任务,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展开之前,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数学书本上的教学目标设定合理的引导任务.这样一来,小组合作学习在明确的目标或者问题指引下,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全面、高效的学习分析活动.比如,在北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关于“圆的周长”的教学中,在课前预习阶段,为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圆的周长的一些知识,数学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手边的工具如绳子、直尺等,测量出圆形纸片一周的长度.这样一个合作学习任务的设定具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学生可以借助之前自己掌握的测量知识,开动脑筋,想出各种巧妙的测量方法,如有的小组选择用绳子围绕圆形纸片一周,然后用直尺测出绳子的长度;有的小组直接使用直尺进行测量,他们搭配合作,在圆形纸片上做好起点的标记,然后让纸片从直尺的一端进行滚动,最后回到起点标记的位置就是圆一周的长度.教师通过设定这种具有发散性的合作学习任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合作积极性,从而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在任务的驱使下出谋划策,最终得到各种巧妙的解决办法.

四、引导学生采取友善的讨论态度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还不具备站在他人角度上思考问题的意识,当学生之间的意见产生分歧时,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都非常明显,持有不同意见的两个学生可能会出现争执,如果争执不休就可能影响学生之间的感情。所以,作为数学老师要时刻关注小组合作的状态,或者在安排小组合作的任务时,数学老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做好铺垫:“大家一定要平和地交流哦,友好的交流态度是高效合作的前提,祝大家合作愉快。”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为他人考虑的良好品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人格,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及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老师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然后利用提问互动、过程简化、游戏教学、完善评价等等方法开展教学。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授课氛围,还能够让他们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进而为其后续阶段的发展铺垫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冬梅.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0):21-22.

[2]王宝强.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60.

[3]邹淑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0):71.